10.一定條件下,在一個1L的密閉容器中,加入2mol A和1mol B,發(fā)生下列反應:2A(g)+B(g)?3C(g)+D(s),10min后達到平衡,平衡時C的濃度為0.12mol/L.
(1)維持容器的溫度不變,若縮小容器的體積,則平衡不移動(填“向正反應方向”或“向逆反應方向”或“不”).
(2)維持容器的體積和溫度不變,按下列四種配比作為起始物質(zhì),達到平衡后,C的濃度仍與上述平衡相同的是BC.
A.4mol A+2mol B
B.3mol C+1mol D
C.2mol A+1mol B+1mol D
(3)若維持容器內(nèi)的體積和溫度不變,反應從逆反應開始,按不同配比作為起始物質(zhì),達到平衡時,C的濃度與上述平衡相同,則C的起始物質(zhì)的量應滿足的條件是1.2mol<nc≤3mol.
(4)到達平衡時B的轉(zhuǎn)化率為40%.若到達到平衡后向容器中加入少量的C,其它條件保持不變,B的轉(zhuǎn)化率將變。ㄌ睢白兇蟆被颉白冃 被颉安蛔儭保

分析 (1)對于反應前后體積不變的化學反應而言,壓強變化不會引起化學平衡的移動;
(2)根據(jù)等效平衡判斷即可;
(3)采用極限法求出C的物質(zhì)的量;
(4)10min后達到平衡,平衡時C的濃度為0.12mol/L,結(jié)合方程式可計算消耗B的物質(zhì)的量,以此計算B的轉(zhuǎn)化率,加入少量C,平衡逆向移動.

解答 解:(1)D為固體,對于反應前后體積不變的化學反應,壓強變化不會引起化學平衡的移動,
故答案為:不;
(2)根據(jù)等效平衡,把物質(zhì)都換算成方程式一邊的物質(zhì),且和初始加入的入2mol A和1mol B相等即可.
①4molA+2molB 與初始A、B濃度不同,故A錯誤; 
②D是固體,量的多少不會引起化學平衡的移動,3molC換算成A、B,A、B濃度分別為2mol、1mol,與初始濃度相同,故B正確;
③D是固體,量的多少不會引起化學平衡的移動,2molA+1molB和題干投入量相等,故C正確.
故答案為:BC;
(3)若維持容器的體積和溫度不變,反應從逆反應開始,按不同配比作為起始物質(zhì),達到平衡時,C的濃度仍是1.2mol•L-1,此時和初始時是等效的,當加入2mol A和1mol B,即加入3molC,符合題意,如果假設C全部反應轉(zhuǎn)化為A、B,此時C的物質(zhì)的量最小是1.2mol,即1.2 mol<nc≤3mol,
故答案為:1.2 mol<nc≤3mol;
(4)10min后達到平衡,平衡時C的濃度為0.12mol/L,由方程式可知消耗B的物質(zhì)的量為0.4mol,則B的轉(zhuǎn)化率為$\frac{0.4mol}{1mol}×100%$=40%,由于容器的體積不變,加入少量C,生成物濃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動,B的轉(zhuǎn)化率減。
故答案為:40%; 變。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的有關(guān)計算、等效平衡等,為高頻考點,側(cè)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計算能力的考查,難度中等,(2)中注意對等效平衡規(guī)律的理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麻黃素又稱黃堿,是我國特定的中藥材麻黃中所含有的一種生物堿,經(jīng)我國科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其結(jié)構(gòu)如圖:麻黃素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是羥基,屬于醇類(填“醇”或“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013年霧霾天氣多次肆虐我國中東部地區(qū).其中,汽車尾氣和燃煤尾氣是造成空氣污染的原因之一.
(1)CO2是大氣中含量最高的一種溫室氣體,控制和治理CO2是解決溫室效應的有效途徑.目前,由CO2來合成二甲醚已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其化學反應是:2CO2(g)+6H2(g)?CH3OCH3(g)+3H2O(g)△H>0.
①寫出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K=$\frac{[CH{\;}_{3}OCH{\;}_{3}]•[H{\;}_{2}O]{\;}^{3}}{[CO{\;}_{2}]{\;}^{2}•[H{\;}_{2}]{\;}^{6}}$.
②判斷該反應在一定條件下,體積恒定的密閉容器中是否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是BD.
A.容器中密度不變
B.單位時間內(nèi)消耗2molCO2,同時消耗1mol二甲醚
C.v(CO2):v(H2)=1:3
D.容器內(nèi)壓強保持不變
(2)汽車尾氣凈化的主要原理為:2NO(g)+2CO (g) $\stackrel{催化劑}{?}$2CO2 (g)+N2 (g).在密閉容器中發(fā)生該反應時,c(CO2)隨溫度(T)、催化劑的表面積(S)和時間(t)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據(jù)此判斷:
①該反應的△H<0(選填“>”、“<”).
②當固體催化劑的質(zhì)量一定時,增大其表面積可提高化學反應速率.若催化劑的表面積S1>S2,在圖中畫出c(CO2)在T2、S2條件下達到平衡過程中的變化曲線.
(3)已知:CO(g)+2H2(g)?CH3OH(g)△H=-a kJ•mol-1
①經(jīng)測定不同溫度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如下:
溫度(℃)250300350
   K2.0410.2700.012
若某時刻、250℃測得該反應的反應物與生成物的濃度為c(CO)=0.4mol•L-1、c(H2)=0.4mol•L-1、c(CH3OH)=0.8mol•L-1,則此時v<v(填“>”、“<”或“=”).
②某溫度下,在體積固定的2L的密閉容器中將1mol CO和2mol H2混合,測得不同時刻的反應前后壓強關(guān)系如下:
時間(min)51015202530
壓強比(P/P0.980.900.800.700.700.70
則前15分鐘,用氫氣表示的平均化學反應速率為0.02mol•(L•min)-1,達到平衡時CO的轉(zhuǎn)化率為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8.以氯化鈉和硫酸銨為原料制備氯化銨及副產(chǎn)品硫酸鈉的工藝流程如圖:

【查閱資料】
①上述流程所示物質(zhì)中只有NH4Cl受熱易分解:NH4Cl  $\frac{\underline{\;\;△\;\;}}{\;}$ NH3↑+HCl↑
②氯化銨和硫酸鈉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曲線如圖所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氯化鈉和硫酸銨溶液混合得到硫酸鈉晶體的化學方程式:(NH42SO4+2NaCl═2NH4Cl↓+Na2SO4
(2)欲制備10.7g NH4Cl,理論上需NaCl質(zhì)量為11.7g.
(3)實驗室進行蒸發(fā)結(jié)晶用到的主要儀器除鐵架臺、鐵圈、酒精燈外,還要有玻璃棒、燒杯、蒸發(fā)皿.
(4)“冷卻結(jié)晶”過程中,析出NH4Cl晶體的合適溫度為35℃.
(5)不用其它試劑,檢查NH4Cl產(chǎn)品是否純凈的方法:
操作步驟現(xiàn)象結(jié)論
取少量氯化銨產(chǎn)品于試管底部,加熱 
如果試管底部沒有固體剩余 
表明氯化銨產(chǎn)品純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粗銅精煉后的陽極泥含有Cu、Au(金)和PbSO4等雜質(zhì),濕法處理陽極泥進行綜合利用的流程如圖:

(1)用CuSO4做電解液電解含銅、金、鉛的粗銅,陽極的電極反應式有:Pb-2e-+SO42-=PbSO4和Cu-2e-=Cu2+
(2)堿浸渣的主要成分是Au、PbCO3.(寫化學式)
(3)操作I的主要步驟為蒸發(fā)濃縮,降溫結(jié)晶,過濾.
(4)寫出用SO2還原AuCl4-的離子方程式2AuCl4-+3SO2+6H2O=2Au+3SO42-+8Cl-+12H+
(5)為了減少廢液排放、充分利用有用資源,工業(yè)上將濾液2并入硝酸進行循環(huán)操作,請指出流程圖中另一處類似的做法將濾液1并入CuSO4溶液中.
(6)已知298K時,Ksp(PbCO3)=1.5×10-13,Ksp(PbSO4)=1.8×10-8,將1mol PbSO4固體放入1L Na2CO3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達到平衡,溶液中c(CO32-)為5mol/L,溶液體積在反應前后保持不變,則平衡后c(SO42-)=1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5.小蘇打(NaHCO3)試樣中含有碳酸鈉晶體(Na2CO3•l0H2O),為測定試樣中小蘇打的質(zhì)量分數(shù)w(NaHCO3),實驗小組同學設計了如圖裝置進行實驗.

實驗過程:
I.按圖組裝儀器,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II.將m1 g試樣放入硬質(zhì)玻璃管中,裝置B、C、D中藥品如圖,已知加藥品后裝置B的質(zhì)量為m2g、裝置C的質(zhì)量為m3 g;
Ⅲ.關(guān)閉活塞a,點燃酒精燈加熱試樣,直到B裝置中無氣泡冒出后,打開活塞a向裝置中通入N2,一段時間后,撤掉酒精燈,關(guān)閉活塞a;
Ⅳ.稱得裝置B的質(zhì)量為m4g、裝置C的質(zhì)量為m5g.
請回答以下問題(裝置中原有空氣對實驗的影響忽略不計):
(1)裝置A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Na2CO3•10H2O$\frac{\underline{\;\;△\;\;}}{\;}$Na2CO3+10H2O.
(2)裝置B的作用為吸收反應生成的水蒸氣.裝置C的作用為吸收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
(3)實驗過程中通入N2的目的為把裝置中的CO2和水蒸氣排出被裝置B和裝置C完全吸收.
(4)實驗結(jié)束后發(fā)現(xiàn)裝置A中硬質(zhì)玻璃管右端有水珠,則w(NaHCO3)的計算式為:$\frac{42({m}_{5}-{m}_{3})}{11{m}_{1}}$×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2.常溫下,將20.0g 14.0%的NaCl溶液與30.0g 24.0%的NaCl溶液混合,得到密度為1.15g/cm3的混合液.水的密度為1g/cm3.(計算結(jié)果均須保留到小數(shù)點后面兩位數(shù)字)
(1)該混合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
(2)該溶液中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已知C(s、金剛石)+O2═CO2(g);△H=-395.4kJ/mol,
C(s、石墨)+O2═CO2(g);△H=-393.5kJ/mol.
①石墨和金剛石相比,石墨的穩(wěn)定性大于金剛石的穩(wěn)定性.
②石墨中C-C鍵鍵能大于金剛石中C-C鍵鍵能.(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掌握電解質(zhì)和非電解質(zhì)的概念,能熟練判斷一種物質(zhì)是不是電解質(zhì)是認識電解質(zhì)的性質(zhì)、研究離子反應的前提.以下有10種物質(zhì):①銅②稀硫酸③氯化氫④氨氣⑤空氣⑥二氧化碳⑦熔融NaHSO4⑧氯化鈉⑨碳酸鈣⑩氯氣
(1)上述物質(zhì)屬于電解質(zhì)的是③⑦⑧⑨;
(2)寫出NaHSO4在水溶液中的電離方程式:NaHSO4=Na++H++SO42-;它屬于鹽(“酸”“堿”“鹽”).
(3)向明礬KAl(SO42•12H2O的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沉淀質(zhì)量最大,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Al3++2SO42-+2Ba2++4OH-=2BaSO4↓+Al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