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直接氧化法制備混凝劑聚合硫酸鐵[Fe2(OH) n(SO4) 3-n/2]m(n>2,m≤10)的實驗流程如下:

已知:鹽基度=n(OH-)/3n(Fe)×100%.式中n(OH-)、n(Fe)分別表示PFS中OH-和Fe3+的物質的量.所得產(chǎn)品若要用于飲用水處理,需達到鹽基度指標為 8.0%~16.0%.
(1)實驗加入硫酸的作用是抑制Fe2+水解;取樣分析Fe2+濃度,其目的是確定氧化Fe2+所需H2O2的量.
(2)用pH試紙測定溶液pH的操作方法為將小片pH試紙放在點滴板(或表面皿)上,用玻璃棒沾取少量待測液滴在試紙上,迅速與標準比色卡對照;若溶液的pH偏小,將導致聚合硫酸鐵中鐵的質量分數(shù)偏低.(填“偏高”、“偏低”、“無影響”)
(3)聚合反應的原理為m[Fe2(OH)n(SO4) 3-n/2]?[Fe2(OH)n(SO4) 3-n/2]m,則水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Fe2(SO43+4nH2O?4Fe2(OH)n(SO43-n/2+2nH2SO4
(4)產(chǎn)品鹽基度的測定方法:
Ⅰ稱取m g固體試樣,置于400mL聚乙烯燒杯中,加入25mL鹽酸標準溶液,再加20mL煮沸后冷卻的蒸餾水,搖勻,蓋上表面皿.
Ⅱ室溫下放置10min,再加入10mL氟化鉀溶液,搖勻,掩蔽Fe3+,形成白色沉淀.
Ⅲ加入5滴酚酞指示劑,立即用物質的量濃度為c mol•L-1的氫氧化鈉標準液滴定至終點,消耗體積為VmL.
Ⅳ向聚乙烯燒杯中,加入25mL鹽酸標準溶液,再加20mL煮沸后冷卻的蒸餾水,搖勻,蓋上表面皿.然后重復Ⅱ、Ⅲ做空白試驗,消耗氫氧化鈉標準液的體積為V0mL.
①達到滴定終點的現(xiàn)象為加入最后一滴NaOH標準液,燒杯中液體顏色恰好為淺紅色,且30s內(nèi)不變色.
②已知試樣中Fe3+的質量分數(shù)為w1,則該試樣的鹽基度(w)的計算表達式為$\frac{56(V{\;}_{0}-V)c×10{\;}^{-3}}{3mW{\;}_{1}}$×100%.

分析 直接氧化法制備混凝劑聚合硫酸鐵,將硫酸亞鐵溶解在硫酸中,調節(jié)PH值,用雙氧水將亞鐵離子氧化成鐵離子,再經(jīng)水解得聚合硫酸鐵,經(jīng)過濃縮、烘干得聚合硫酸鐵,
(1)Fe2+易水解,加入硫酸可以防止水解.取樣分析Fe2+濃度,是定量分析,其目的是確定氧化Fe2+所需H2O2的量;
(2)pH試紙的操作方法是將小片pH試紙放在點滴板(或表面皿)上,用玻璃棒沾取少量待測液滴在試紙上,迅速與標準比色卡對照.若溶液的pH偏小,說明Fe2+有部分水解了,將導致聚合硫酸鐵中鐵的質量分數(shù)偏低;
(3)水解的原理是Fe2+結合水中的OH-;
(4)①酚酞與堿會變紅,故達到滴定終點的現(xiàn)象為加入最后一滴NaOH標準液,燒杯中液體顏色恰好為淺紅色,且30s內(nèi)不變色;
②已知:鹽基度=$\frac{n(OH{\;}^{-})}{3n(Fe)}$×100%.式中n(OH-)、n(Fe)分別表示PFS中OH-和Fe3+的物質的量,通過化學式計算.

解答 解:(1)Fe2+易水解,實驗加入硫酸的作用是防止亞鐵離子水解,取樣分析Fe2+濃度,是定量分析,其目的是確定氧化Fe2+所需H2O2的量.
故答案為:抑制Fe2+水解;確定氧化Fe2+所需H2O2的量;
(2)依據(jù)pH試紙的操作方法分析:將小片pH試紙放在點滴板(或表面皿)上,用玻璃棒沾取少量待測液滴在試紙上,迅速與標準比色卡對照.若溶液的pH偏小,說明Fe2+有部分水解了,將導致聚合硫酸鐵中鐵的質量分數(shù)偏低;
故答案為:將小片pH試紙放在點滴板(或表面皿)上,用玻璃棒沾取少量待測液滴在試紙上,迅速與標準比色卡對照; 偏低;
(3)水解的原理是Fe2+結合水中的OH-,反應的方程式為:4Fe2(SO43+4nH2O?4Fe2(OH)n(SO43-n/2+2nH2SO4;
故答案為:4Fe2(SO43+4nH2O?4Fe2(OH)n(SO43-n/2+2nH2SO4;
(4)①酚酞與堿會變紅,故達到滴定終點的現(xiàn)象為:加入最后一滴NaOH標準液,燒杯中液體顏色恰好為淺紅色,且30s內(nèi)不變色;
故答案為:加入最后一滴NaOH標準液,燒杯中液體顏色恰好為淺紅色,且30s內(nèi)不變色;
②已知:鹽基度=$\frac{n(OH{\;}^{-})}{3n(Fe)}$×100%,式中n(OH-)、n(Fe)分別表示PFS中OH-和Fe3+的物質的量.通過化學式的計算,w=$\frac{({V}_{0}-V)c×10{\;}^{-3}}{3×\frac{mW{\;}_{1}}{56}}$×100%=$\frac{56(V{\;}_{0}-V)c×10{\;}^{-3}}{3mW{\;}_{1}}$×100%;
故答案為:$\frac{56(V{\;}_{0}-V)c×10{\;}^{-3}}{3mW{\;}_{1}}$×100%.

點評 本題考查鹽類的水解、pH試紙的使用、方程式的書寫、物質的量的相關計算,主要是流程分析判斷,物質性質的理解應用,掌握基礎是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物質的類別與所含能團都正確的是( 。
(1)酚類-OH
(2)羧酸-COOH--
(3)醛類
(4)CH3-O-CH3醚類
(5 酯類
A.(1)(2)(3)(4)(5)B.(2)(4)C.(2)(3)(4)D.(2)(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用0.1023mol•L-1NaOH標準溶液滴定25.00mLHCl溶液,以酚酞為指示劑,終點時用去NaOH25.70mL,計算HCl溶液的濃度.(NaOH+HCl=NaCl+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水是重要的自然資源,與人類的發(fā)展密切相關.

(1)25℃時,水能按下列方式電離:
H2O+H2O?H3O++OH-  K1=1.0×10-14
OH-+H2O?H3O++O2-  K2=1.0×10-36
水中c(O2-)=1.0×10-36mol•L-1(填數(shù)值).
(2)水廣泛應用于化學反應.將干燥的碘粉與鋁粉混合未見反應,滴加一滴水后升起紫色的碘蒸氣,最后得到白色固體.有關該實驗的解釋合理的是CD.
A.加水使碘和鋁粉形成溶液            B.水作氧化劑
C.碘粉與鋁粉反應是放熱反應          D.水作催化劑
(3)鐵酸銅(CuFe2O4)是很有前景的熱化學循環(huán)分解水制氫的材料.
。痴n外小組制備鐵酸銅(CuFe2O4)的流程如下:

攪拌Ⅰ所得溶液中Fe(NO33、Cu(NO32的物質的量濃度分別為2.6mol•L-1、1.3mol•L-1
①攪拌Ⅰ所得溶液中Fe元素的存在形式有Fe3+和Fe(OH)3(填化學式).
②攪拌Ⅱ要跟蹤操作過程的pH變化.在滴加KOH溶液至pH=4的過程中(假設溶液體積不變),小組同學繪制溶液中c(Fe3+)、c(Cu2+)隨pH變化的曲線如圖,其中正確的是B(用“A”、“B”填空).
(已知:Ksp[Fe(OH)3]=2.6×10-39、Ksp[Cu(OH)2]=2.2×10-20

③操作Ⅲ為洗滌、干燥.
ⅱ.在熱化學循環(huán)分解水制氫的過程中,鐵酸銅(CuFe2O4)先要煅燒成氧缺位體(CuFe2O4-a),氧缺位值(a)越大,活性越高,制氫越容易.
④氧缺位體與水反應制氫的化學方程式為CuFe2O4-a+aH2O=CuFe2O4+aH2↑.
⑤課外小組將鐵酸銅樣品在N2的氣氛中充分煅燒,得氧缺位體的質量為原質量的96.6%,則氧缺位值(a)=0.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1)用系統(tǒng)命名法給下列物質命名
名稱:2,4,6-三甲基-3-乙基辛烷   名稱:2-甲基-1,3-丁二烯
(2)分子式為C5H10的烯烴的結構有5種,其中有三個-CH3的結構簡式為:

一氯丁烯的同分異構體有8種,分子里含有結構的有4種
(3)等物質的量的下列烴,完全燃燒耗氧量最大的是⑤
①甲烷  ②2-甲基丁烷  ③2-甲基-1-丁烯  ④苯 ⑤己烷 ⑥1-己烯
(4)用一種試劑將下列各組物質鑒別開.
:KMnO4(H+)溶液.
,和C6H12(已烯):溴水.
,CCl4和乙醇: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0.苯甲酸乙酯(C9H10O2)是一種無色透明液體,不溶于水,稍有水果香味,用于配制香水香精和人造精油,大量用于食品工業(yè)中,也可用作有機合成中間體,溶劑等.
(1)其制備方法為:
(2)已知:①
名稱相對分子質量顏色,狀態(tài)沸點(℃)密度(g•cm-3
苯甲酸122無色片狀晶體2491.2659
苯甲酸乙酯150無色澄清液體212.61.05
乙醇46無色澄清液體78.30.7893
環(huán)己烷84無色澄清液體80.80.7318
②苯甲酸在100℃會迅速升華
③無水氯化鈣可與乙醇形成難溶于水的CaCl2•6C2H5OH
(3)實驗步驟如下:
①在儀器A中加入12.20g苯甲酸,25mL 95%的乙醇(過量),20mL環(huán)己烷以及4mL濃硫酸,混合均勻并加入沸石,按如圖所示裝好儀器,控制溫度在65~70℃加熱回流2h.利用分水器不斷分離除去反應生成的水,回流環(huán)己烷和乙醇.
②反應結束,打開旋塞放出分水器中液體后,關閉旋塞,繼續(xù)加熱,至分水器中收集到的液體不再明顯增加,停止加熱.
③將儀器A內(nèi)反應液倒入盛有適量水的燒杯中,分批加入Na2CO3至溶液呈中性.用分液漏斗分出有機層,水層用25mL乙醚萃取分液,然后合并至有機層,加入氯化鈣,靜置,過濾,將濾液用蒸餾燒瓶進行分餾,低溫蒸出乙醚和環(huán)己烷后,繼續(xù)升溫,接收210~213℃的餾分.
④檢驗合格,測得產(chǎn)品體積為12.86mL.  
回答下列問題:
(1)在該實驗中,儀器A的名稱為三頸燒瓶,其容積最適合的是C(填選項前的字母).
A.25mL       B.50mL       C.100mL       D.250mL
(2)制備苯甲酸乙酯時,最合適的加熱方法是水浴加熱,控制溫度的目的是防止副反應的發(fā)生和苯甲酸升華.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暴.
(3)步驟①中使用分水器不斷分離除去水的目的是使平衡不斷地向正向移動.
(4)步驟②中應控制餾分的溫度在C.
A.65~70℃B.78~80℃C.85~90℃D.215~220℃
(5)步驟③有機層應從分液漏斗下口(填“上口”或“下口”)流出.加入Na2CO3的作用是除去硫酸和未反應的苯甲酸;若Na2CO3加入不足,在之后蒸餾時,蒸餾燒瓶中可見到白煙生成,產(chǎn)生該現(xiàn)象的原因是苯甲酸乙酯中混有未除凈的苯甲酸,在受熱至100℃時發(fā)生升華.加入氯化鈣的目的是使產(chǎn)品中混有的乙醇形成難溶于水的CaCl2•6C2H5OH,過濾除去.
(6)計算本實驗的產(chǎn)率為90.0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7.工業(yè)上用難溶于水的碳酸鍶(SrCO3)粉末為原料(含少量鋇和鐵的化合物)制備高純六水氯化鍶晶體(SrCl2•6H2O),其過程為:

已知:Ⅰ.有關氫氧化物沉淀的pH:
氫氧化物Fe(OH)3Fe(OH)2
開始沉淀的pH1.56.5
沉淀完全的pH3.79.7
Ⅱ.SrCl2•6H2O 晶體在61℃時開始失去結晶水,100℃時失去全部結晶水.
(1)操作①中碳酸鍶與鹽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SrCO3+2H+=Sr2++CO2↑+H2O.
(2)在步驟②-③的過程中,將溶液的pH值由1調節(jié)至B;宜用的試劑為E.
A.1.5   B.3.7    C.9.7
D氨水    E氫氧化鍶粉末    F碳酸鈉晶體
(3)操作②中加入H2O2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2Fe2++H2O2+2H+=2Fe3++2H2O.
(4)操作③中所得濾渣的主要成分是Fe(OH)3、BaSO4(填化學式).
(5)工業(yè)上用熱風吹干六水氯化鍶,適宜的溫度是A.
A.50~60℃B.80~100℃C.100℃以上
(6)步驟⑥宜選用的無機洗滌劑是飽和氯化鍶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無機化合物可根據(jù)其組成和性質進行分類,例如:

(1)如圖所示的物質分類方法名稱是樹狀分類法.
(2)以K、Na、H、O、S、N中任兩種或三種元素組成合適的物質,分別填在下表中②、⑥后面.
物質類別氧化物氫化物
化學式①H2SO4
②HNO3
③NaOH
④KOH
⑤Na2SO4
⑥K2SO4,KNO3
⑦SO2
⑧SO3
⑨NH3
(3)在①③⑦⑨中屬電解質的是①③(填序號).
(4)寫出①與③發(fā)生中和反應離子方程式H++OH-=H2O.
(5)寫出實驗室制備⑨的化學方程式2NH4Cl+Ca(OH)2$\frac{\underline{\;\;△\;\;}}{\;}$2NH3↑+2H2O+CaCl2
(6)硝酸的摩爾質量是63g/mol.3.4g氨氣是0.2mol;分子數(shù)是0.2NA個;含氫原子0.6mol.在標準狀況下,4.48L CO2是與6.4g O2的物質的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5.如圖所示,兩圓圈相交的陰影部分表示圓圈內(nèi)的物質相互發(fā)生的反應.已知鈉及其氧化物的物質的量均為0.1mol,水的質量為100g.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Na2O2中陰陽離子數(shù)目之比為1:2
B.反應①的離子方程式為:Na+2H2O═Na++2OH-+H2
C.反應③最多能產(chǎn)生0.05 mol O2
D.①、②、③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從大到。孩伲劲冢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