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一研究小組測定了某河流水樣中的細菌含量,并進行了細菌的分離等工作來調查其水質狀況.回答下列問題:
(1)該小組采用稀釋涂布平板法檢測水樣中的細菌含量.在涂布接種前,隨機取若干滅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養(yǎng)了一段時間,這樣做的目是檢測培養(yǎng)基平板滅菌是否合格;
(2)該小組采用平板劃線法分離水樣中的細菌.操作時,接種環(huán)通過灼燒滅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劃線時,總是從上一次的末端開始劃線.這樣做的目的是將聚集的菌體逐步稀釋以便獲得單個菌落.
(3)示意圖A和B中,B表示的是用稀釋涂布平板法接種培養(yǎng)后得到的結果.

(4)該小組將得到的菌株接種到液體培養(yǎng)基中并混勻,一部分進行靜置培養(yǎng),另一部分進行振蕩培養(yǎng).結果發(fā)現(xiàn):振蕩培養(yǎng)的細菌比靜置培養(yǎng)的細菌生長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蕩培養(yǎng)能提高培養(yǎng)液的溶解氧的含量,同時可以使菌體與培養(yǎng)液充分接觸,提高營養(yǎng)物質的利用率.

分析 本題是對微生物實驗室培養(yǎng)過程中對實驗用品進行滅菌常用的方法及檢測培養(yǎng)基滅菌是否徹底的方法、估算樣品中菌株數(shù)的方法、微生物常用的接種方法和具體操作步驟的綜合性考查,回憶微生物實驗室培養(yǎng)過程中對實驗用品進行滅菌常用的方法及檢測培養(yǎng)基滅菌是否徹底的方法、估算樣品中菌株數(shù)的方法、微生物常用的接種方法和具體操作步驟,然后解答問題.

解答 解:(1)在涂布接種前,隨機取若干滅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養(yǎng)了一段時間,這樣做的目是檢測培養(yǎng)基平板滅菌是否合格.
(2)對接種環(huán)常用的滅菌方法是灼燒滅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劃線時,總是從上一次劃線的末端開始劃線的目的是:將聚集的菌體逐漸稀釋分散以便獲得由單個細胞繁殖而來的菌落.
(3)分析題圖可知,A培養(yǎng)皿采用的接種方法是平板劃線法,B培養(yǎng)皿采用的接種方法是稀釋涂布平板法.
(4)由題意可知,振蕩培養(yǎng)比靜置培養(yǎng)的細菌生長速度快,由此可以說明該細菌是需要菌,由于振蕩培養(yǎng)提高l培養(yǎng)液中溶解氧的含量,同時可使菌體與培養(yǎng)液充分接觸,提高營養(yǎng)物質的利用率,細菌生長速度加快.
故答案為:
(1)滅菌     檢測培養(yǎng)基平板滅菌是否合格
(2)將聚集的菌體逐步稀釋以便獲得單個菌落
(3)B      
(4)溶解氧   營養(yǎng)物質

點評 本題考查微生物培養(yǎng),意在考查考生識記所列知識點,并能運用所學知識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關于酶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溶膠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B.同一生物體內(nèi)各種酶的催化反應條件都相同
C.任何一個活細胞都產(chǎn)生酶,酶在細胞內(nèi)才能起催化作用
D.所有酶的合成都包括轉錄和翻譯兩個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肝臟細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 。
A.水分B.蛋白質C.脂肪D.無機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關于細胞成分和結構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組成生物體的大分子都是以碳鏈作為基本骨架
B.在生物細胞中核糖體的形成可能與核仁無關
C.細胞是一切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D.細胞的形態(tài)和功能是一致的,在高度分化的細胞中更明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閱讀以下兩則材料,回答有關問題:
材料一:圖1是某家族甲、乙兩種遺傳病的系譜圖.甲病由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乙病由另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已知Ⅲ-4攜帶甲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攜帶乙病的致病基因.

(1)甲、乙兩病的遺傳方式分別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則Ⅲ-4的基因型為AaXBY;若Ⅲ-3和Ⅲ-4再生一個孩子,同時患兩病的概率是$\frac{1}{24}$.
(2)Ⅳ-2會把乙病致病基因遺傳給其女兒(選填“兒子”、“女兒”);與Ⅲ-2為直系血親關系的個體是II-1、II-2、I-1、I-2.
材料二:某雌雄異株植物體內(nèi)的物質B形成過程如圖2所示,基因M、m和N、n分別位于兩對常染色體上.
(3)能產(chǎn)生B物質的植物的基因型有4種.如果兩個不能產(chǎn)生B物質的品種雜交,F(xiàn)1全都能產(chǎn)生B物質,隨后讓F1雌雄個體隨機交配,則后代中產(chǎn)生B物質和不產(chǎn)生B物質的個體數(shù)比例為9:7.
(4)根據(jù)物質B形成的過程,可知基因與性狀的關系是: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從而控制生物體性狀;兩對基因可決定一種性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有關細胞內(nèi)物質含量比值的關系,不正確的是( 。
A.細胞內(nèi)結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種子萌發(fā)時比休眠時低
B.人體細胞內(nèi)$\frac{{O}_{2}}{C{O}_{2}}$的比值,線粒體內(nèi)比細胞質基質低
C.神經(jīng)纖維膜內(nèi)$\frac{{K}^{+}}{N{a}^{+}}$的比值,動作電位時比靜息電位時高
D.適宜條件下光合作用過程中$\frac{{C}_{5}}{{C}_{3}}$的比值,短暫降低光照強度后比降低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2009年10月,我國自主研發(fā)的轉基因抗蟲水稻“華恢1號”獲得農(nóng)業(yè)部頒發(fā)的安全證書.圖1表示該抗蟲水稻主要培育流程,據(jù)圖回答:

(1)④過程應用的主要生物技術是植物組織培養(yǎng);該技術的過程主要包括脫分化和再分化兩個階段,利用的基本原理是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2)殺蟲基因(crylA)是人們根據(jù)幾種Bt毒蛋白的分子結構,設計并人工合成的,這屬于蛋白質工程技術范疇.
(3)組建理想的載體需要對天然的質粒進行改造.圖2是天然土壤農(nóng)桿菌Ti質粒結構示意圖(示部分基因及部分限制性內(nèi)切酶作用位點),據(jù)圖2分析:
①人工改造時,要使抗蟲基因表達,還應插入啟動子.
②人工改造時用限制酶Ⅱ處理,其目的是:第一,去除質粒上的tms和tmr(基因),保證T-DNA進入水稻細胞后不會引起細胞的無限分裂和生長;第二,使質粒帶有單一限制酶作用位點,有利于目的基因(或外源DNA)準確插入.第三,使質粒大小合適,可以提高轉化效率等.
③若用限制酶Ⅰ分別切割改造過的理想質粒和帶有抗蟲基因的DNA分子,并構成重組Ti質粒.分別以含四環(huán)素和卡那霉素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已成功導入抗蟲基因的水稻胚細胞,觀察到的細胞生長的現(xiàn)象是在含卡那霉素的培養(yǎng)基能夠生長,而在含四環(huán)素的培養(yǎng)基中不能生長.
(4)若限制酶Ⅱ切割DNA分子后形成的粘性末端為,則該酶識別的核苷酸序列是GACGT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伴性遺傳(sex-linked inheritance)是指在遺傳過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狀由性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這種由性染色體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狀的遺傳方式就稱為伴性遺傳,又稱性連鎖(遺傳).回答以下有關性染色體的問題:
(1)有些遺傳病也是伴性遺傳,那么人類遺傳病通常是指遺傳物質疾病.
(2)請繪出一個最簡單的單基因顯性遺傳病的遺傳系譜圖,根據(jù)該圖能排除伴X顯性遺傳病的可能性.
(3)人類性染色體上的性別決定基因(SRY)決定胚胎發(fā)育成男性.根據(jù)上述信息分析,人類中XX男性和XY女性的變異原因可能是XX男性是因為來自父方的X染色體在親代產(chǎn)生精子的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過程中與Y染色體含基因(SRY)的片段發(fā)生交叉互換所致、XY女性可能是來自父方的Y染色體上的SRY基因突變或Y染色體片段丟失所致.一對性染色體正常的夫妻,生了一個性染色體組成為XXY的男孩,則該異常的原因是該男孩的父親或母親(填“父親”或“母親”)在產(chǎn)生配子的過程中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或第二次分裂出現(xiàn)異常所致.
(4)紅綠色盲(B-b)和血友。℉-h)都是伴X隱性遺傳。粚Ψ蚱蓿煞騼煞N病都患、妻子正常,若他們的兒子都患色盲或血友病,則該夫妻的基因型分別為XbhY、XBhXbH ,這對夫妻再生一個患病兒女的概率為50%.
(5)人類的某對相對性狀受性染色體X與Y同源區(qū)段上一對等位基因(T-t)控制,若某對夫婦的子女中,男孩和女孩的表現(xiàn)型不同,則這對夫婦的基因組合有2種可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物質或結構只存在于植物細胞而不存在于動物細胞的是( 。
A.糖原、淀粉B.DNA、RNAC.中心體、核糖體D.細胞壁、大液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