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通過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可以快速繁殖、生產(chǎn)藥物及培育無病毒的植株等.圖1是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過程,請回答相關問題.

(1)圖中A表示藍莓組織培養(yǎng)的脫分化過程.如果要用此方法,在對外植體細胞進行接種前,需要進行制備制備MS固體培養(yǎng)基(配制培養(yǎng)基)、外植體消毒這兩項工作.在外植體消毒中,要選用適當濃度的兩種溶液依次進行表面消毒
(2)離體的植物器官、組織或細胞能夠被培養(yǎng)成新的植物體的說明了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所用的培養(yǎng)基中微量元素和大量元素 提供植物細胞生活所必需的無機鹽;蔗糖提供碳源,同時能夠維持細胞的滲透壓.
(3)若要進行蘭花無病毒植株的培育,首先選擇蘭花的莖尖或根尖分生組織作為外植體,其原因是細胞分裂快,被病毒感染的機會少.
研究人員研究了莖尖外植體大小對苗的成活率和脫毒率的影響,實驗結果如圖2所示:實驗結果表明,莖尖越小,脫毒率越高,成活率越低.  外植體最佳大小是0.27.
(4)為了探究6-BA和IAA對某菊花品種莖尖外植體再生叢芽的影響,某研究小組在MS培養(yǎng)基中加入6-BA和IAA,配制成四種培養(yǎng)基(見表),滅菌后分別接種數(shù)量相同、生長狀態(tài)一致、消毒后的莖尖外植體,在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統(tǒng)計再生叢芽外植體的比率(m),以及再生叢芽外植體上的叢芽平均數(shù)(n),結果如表.
培養(yǎng)基編號濃度/mg•L-1m/%n/個
6-BAIAA
10.5076.73.1
20.177.46.1
30.266.75.3
40.560.05.0
回答下列問題:
①從實驗結果可知,誘導叢芽總數(shù)最少的培養(yǎng)基是1號培養(yǎng)基.
②為了誘導該菊花試管苗生根,培養(yǎng)基中一般不加入6-BA(填“6-BA”或“IAA”).

分析 分析圖1:圖中A表示組織培養(yǎng)的脫分化,B表示再分化;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原理是: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
分析圖2:莖尖越小,脫毒率越高,成活率越低,脫毒培養(yǎng)中莖尖外植體的適宜大小為0.27mm.此時脫毒率較高,成活率也較高.

解答 解:(1)圖中A表示藍莓組織培養(yǎng)的脫分化過程.如果要用組織培養(yǎng)的方法,在對外植體細胞進行接種前,需要進行制備MS固體培養(yǎng)基(配制培養(yǎng)基)、外植體消毒這兩項工作.在外植體消毒中,要選用適當濃度的酒精和氯化汞兩種溶液依次進行表面消毒.
(2)離體的植物器官、組織或細胞能夠被培養(yǎng)成新的植物體的說明了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所用的培養(yǎng)基中微量元素和大量元素提供植物細胞生活所必需的無機鹽;蔗糖提供碳源,同時能夠維持細胞的滲透壓.
(3)植物的芽尖、莖尖生組織分裂快,很少被病毒感染甚至無病毒,故常用作培育無病毒植株的材料,研究人員研究了莖尖外植體大小對苗的成活率和脫毒率的影響,實驗結果如圖2所示:實驗結果表明,莖尖越小,脫毒率越高,成活率越低,脫毒培養(yǎng)中莖尖外植體的適宜大小為0.27mm.此時脫毒率較高,成活率也較高.
(4)①n代表再生叢芽外植體上的叢芽平均數(shù),從實驗結果可知,1號培養(yǎng)基叢芽總數(shù)量最少.
②生長素/細胞分裂素:比值高,有利于根分化,抑制芽的形成,比值低,有利于芽分化,抑制根形成,比例適中,有利于愈傷組織生長.由表格可知IAA比例上升抑制長芽,為生長素(吲哚乙酸),所以6-BA為細胞分裂素.為了誘導該菊花試管苗生根,培養(yǎng)基中一般不加入6-BA.
故答案為:
(1)脫分化       制備MS固體培養(yǎng)基(配制培養(yǎng)基)         酒精和氯化汞
(2)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      微量元素和大量元素        蔗糖
(3)細胞分裂快,被病毒感染的機會少    脫毒率越高,成活率越低     0.27     
(4)①1        ②6-BA

點評 本題結合圖示,考查了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nèi)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wǎng)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東煙臺市高三上學期12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研究發(fā)現(xiàn),植物的Rubisco酶具有“兩面性”,CO2濃度較高時,該酶催化C5與CO2反應,完成光合作用;O2濃度較高時,該酶催化C5與O2反應,產(chǎn)物經(jīng)一系列變化后到線粒體中會產(chǎn)生CO2,這種植物在光下吸收O2產(chǎn)生CO2的現(xiàn)象稱為光呼吸。請回答:

(1)Rubisco酶的存在場所為__________,其“兩面性”與酶的_________(特性)相矛盾。

(2)在較高CO2濃度環(huán)境中,Rubisco酶所催化反應的產(chǎn)物是__________,該產(chǎn)物完成光合作用還需要__________(物質)。

(3)夏季中午,水稻會出現(xiàn)“光合午休”,此時光合作用速率明顯減弱,而CO2釋放速率明顯增強,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研究表明,光呼吸會消耗光合作用新形成有機物的1/4,因此提高農(nóng)作物產(chǎn)量需降低光呼吸。小李同學提出了如下減弱光呼吸,提高農(nóng)作物產(chǎn)量的措施:

①適當降低溫度 ②適當提高CO2濃度

不能達到目的的措施是__________(填序號),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5)與光呼吸相區(qū)別,研究人員常把細胞呼吸稱為“暗呼吸”,從反應條件和場所兩方面,列舉光呼吸與暗呼吸的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省遂寧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抗原侵入機體后,會引起機體產(chǎn)生先天性免疫反應,同時釋放出某種信號? 機體內(nèi)的樹突細胞(具有樹狀分支和吞噬功能的細胞)獲取信號后會引發(fā)T細胞產(chǎn)生免疫反應。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樹突細胞識別抗原與糖蛋白密切相關

B.致敏T細胞裂解靶細胞的過程與溶酶體密切相關

C.T細胞受抗原刺激后,將處理后的抗原暴露在體液中,由抗體與其特異性結合而被清除

D.樹突細胞釋放更多遞質,加強免疫細胞的聯(lián)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省遂寧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長期使用某種殺蟲劑后,害蟲的抗藥性增強,殺蟲效果下降,原因是

A.殺蟲劑誘發(fā)了害蟲抗藥性基因的產(chǎn)生

B.殺蟲劑能誘導害蟲分解藥物的基因大量表達

C.抗藥性強的害蟲所產(chǎn)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強的抗藥性

D.殺蟲劑對害蟲具有選擇作用,使具有抗藥性的害蟲數(shù)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從化學元素來看,生物界與非生物界的差異性主要表現(xiàn)在(  )
A.構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具有特異性
B.生物體中有個別的化學元素在非生物界中沒有
C.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nèi)和在無機自然界中的元素種類相差很大
D.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nèi)和在無機自然界中的元素含量相差很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回答下列與酶相關的問題:
(1)為探究溫度對酶活性影響,某同學設計如下實驗:
操作步驟操作方法試管A試管B試管C
1過氧化氫溶液2mL2mL2mL
2溫度處理40℃100℃O℃
3加新鮮的肝臟研磨液2滴2滴2滴
4觀察現(xiàn)象
該實驗設計很難說明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因為溫度在該實驗中設計的是自變量,但也會成為無關變量,原因是由于過氧化氫受溫度影響較大,溫度升高到一定溫度時,過氧化氫會自行分解.
(2)為探究淀粉酶專一性,某同學按照下表步驟進行實驗:(假設淀粉酶最適溫度為40℃)
操作步驟操作方法試管Ⅰ試管Ⅱ
1加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2加新鮮的蔗糖溶液2mL
3加新配制的斐林試劑lmL1mL
4加新鮮的淀粉酶溶液1mLlml
540℃水浴加熱2分鐘2分鐘
660℃水浴加熱2分鐘2分鐘
7觀察現(xiàn)象
該操作程序可能會導致達不到預期結果,原因3和4、5的順序有誤,先需酶與反應底物相混合,之后加斐林試劑后,進行水浴加熱.溫度設置應該為50~65℃溫水中水浴加熱10min,調(diào)整后的順序為1245367.(用序號表示)
(3)酶起催化作用的本質是降低了化學反應的活化能.組成酶的基本單位是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
(4)高溫使酶失活的原因是高溫會破壞酶的空間結構從而使酶失去活性,酶制劑適于在低溫(0-4℃)保存的原因是低溫會使酶活性降低,不能破壞酶的空間結構,因此溫度適當升高,酶活性可以恢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圖為人類中的一種單基因遺傳病系譜圖.請回答:

(1)據(jù)系譜圖推測,該病是由隱性(顯性/隱性)基因導致的疾病.
(2)如果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Ⅲ代中基因型一定相同的個體是Ⅲ1和Ⅲ4(填個體編號).若Ⅲ5是攜帶者,其致病基因來自Ⅰ2的概率為100%或1.
(3)如果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甲家庭(指的二代1-2,三代1-2-3構成)中一定是雜合子的是Ⅱ1、Ⅲ1、Ⅲ2填個體編號).若Ⅲ5是攜帶者,其致病基因來自Ⅰ2的概率為25%或$\frac{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影響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決定因素是( 。
A.年齡組成B.性別比例C.種群密度D.出生率和死亡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請根據(jù)有關細胞膜的知識,回答一下問題.
(1)研究發(fā)現(xiàn),脂溶性物質容易透過細胞膜,不溶于脂質的物質透過細胞膜十分困難.這表明組成細胞膜的成分中有脂質分子.
(2)用丙酮提取膜中的磷脂分子,發(fā)現(xiàn)它在空氣、水界面上展開時,磷脂分子的面積是原來細胞表面積的2倍,因為細胞膜是由2層磷脂分子組成的.
(3)通過有關方法,測得多種膜的化學成分,如表:
蛋白質(%)脂質(%)糖類(%)
變形蟲細胞膜5644     5
小鼠肝細胞膜4857     6
 人紅細胞膜5145     9
 線粒體內(nèi)膜8126     0
 葉綠體內(nèi)膜73 31     0
依據(jù)上表數(shù)據(jù),請分析構成細胞膜與細胞器膜的化學物質組成上的共同點是都由蛋白質、脂質和少量的糖類組成,化學物質組成上的主要區(qū)別是線粒體內(nèi)膜和葉綠體內(nèi)膜不含糖類.功能越復雜的細胞膜,所含蛋白質的種類和數(shù)量越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