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愈傷組織分化方向是多種激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 |
B. | 組織培養(yǎng)過程中起作用的激素都來源于培養(yǎng)基 | |
C. | 培養(yǎng)基中添加的通常是植物激素類似物 | |
D. | 細胞分裂素與生長素的比例高有利于生芽 |
分析 1、植物組織培養(yǎng)過程:外植體→(脫分化)→愈傷組織→(再分化)→器官或胚胎→完整植株.
2、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的比值大時有利于根的形成,這時生長素起主導作用.比值小時,則促進芽的形成,這時細胞分裂素起主導作用.
解答 解:A、愈傷組織分化方向是多種激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如受到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等激素的影響,A正確;
B、組織培養(yǎng)過程中起作用的激素大部分來源于培養(yǎng)基,少量來自植物細胞自身合成的,B錯誤;
C、培養(yǎng)基中添加的通常是植物激素類似物,C正確;
D、細胞分裂素與生長素的比例高有利于生芽,比值低時有利于根的分化,D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相關知識,重點考查花藥離體培養(yǎng)的過程和條件,只要考生記住相關知識點即可得出正確答案,屬于考綱識記層次的考查,這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構建知識網(wǎng)絡體系.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光合作用中CO2的固定 | B. | 氨基酸通過縮合反應形成多肽 | ||
C. | 葡萄糖分解為丙酮酸 | D. | [H]與O2結合產(chǎn)生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TP 中的“A”與構成 RNA 中的堿基“A”表示的不是同一物質 | |
B. | ATP 能溶于水,制成 的藥劑只能注射不能口服 | |
C. | 葉綠體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 ATP 可以被 DNA 分子復制所利用 | |
D. | 把酵母菌的培養(yǎng)條件從有氧改為無氧時,細胞中 ATP 與 ADP 含量難以達到動態(tài)平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圖(1)中a、b兩個過程發(fā)生的場所是葉綠體基粒 | |
B. | 若突然停止光照,則短時間內(nèi)圖(1)中A物質含量下降 | |
C. | 該植物夜晚能吸收CO2,不能合成D的物質,原因是空氣中CO2濃度低 | |
D. | 圖(2)中,X可表示CO2濃度、光照強度、溫度、土壤中Mg2+濃度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0.25 | B. | 0.5 | C. | 0.75 | D. | 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西桂林一中高一下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相對性狀是指同種生物的不同性狀的不同表現(xiàn)類型
B.雜種后代中顯現(xiàn)不同性狀的現(xiàn)象稱性狀分離
C.表現(xiàn)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D.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對同源染色體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西桂林一中高一下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豌豆雜交實驗中,高莖與矮莖雜交,F(xiàn)2中高莖和矮莖的比為787∶277,上述實驗結果的實質是( )
A. 高莖基因對矮莖基因是顯性
B. F1自交,后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
C. 控制高莖和矮莖的基因不在一條染色體上
D. 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而分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西桂林一中高二下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使用固定化酶技術生產(chǎn)高果糖漿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高果糖漿的生產(chǎn)需要使用果糖異構酶
B.在反應柱內(nèi)的頂端裝上分布著許多小孔的篩板,防止異物的進入
C.將葡萄糖溶液從反應柱的上端注入,果糖從反應柱下端流出
D.固定化酶技術復雜,成本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深圳高級中學高一下期中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小麥抗稈銹病對易染稈銹病為顯性,F(xiàn)有甲、乙兩種抗稈銹病的小麥,其中一種為純合子,若要鑒別和保留純合的抗稈銹病的小麥,應選用下列哪種方法最簡便易行
A、甲╳乙 B、甲、乙分別測交
C、甲╳甲,乙╳乙 D、甲╳乙 得F1再自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