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jax.js
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2.根據如圖1所示表示的實驗過程,回答下列問題:(A、B表示某種植物的胚芽鞘)

(1)圖1甲中,供應塊是含生長素的瓊脂塊,接受塊是不含生長素的瓊脂塊.實驗結果,胚芽鞘C發(fā)生的現象向左彎曲生長.這一現象說明生長素能由胚芽鞘的上部運輸到下部,促進生長.
(2)圖1乙中胚芽鞘D不能發(fā)生C的現象,這說明生長素不能由胚芽鞘的下部運輸到上部.
(3)上述實驗說明,生長素在植物體內的運輸方向從形態(tài)學上端到下端.運輸方式是主動運輸.
(4)如圖2所示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反應,A點所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對莖、芽、根生長的效應依次是促進生長、促進生長、抑制生長;分析三條曲線,可見生長素對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的作用程度不同;單獨分析一條曲線表明生長素的作用具有兩重性.

分析 根據題意和圖示1分析可知:甲組實驗中,含生長素的供應塊位于形態(tài)學上端,不含生長素的接受塊位于形態(tài)學下端;乙組實驗中,含生長素的供應塊位于形態(tài)學下端,不含生長素的接受塊位于形態(tài)學上端.若生長素只能從形態(tài)學上端運輸到形態(tài)學下端,則胚芽鞘C向左彎曲生長,胚芽鞘D不生長不彎曲;若生長素只能從形態(tài)學下端運輸到形態(tài)學上端,則胚芽鞘DC向左彎曲生長,胚芽鞘C不生長不彎曲;若生長素既可以從形態(tài)學上端運輸到形態(tài)學下端,也可以從形態(tài)學下端運輸到形態(tài)學上端,則胚芽鞘C和D均向左彎曲生長.
圖2所示表示生長素對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的作用程度不同;單獨分析一條曲線,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同一器官所起作用不同: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表明生長素的作用具有兩重性.

解答 解:(1)甲圖中,含生長素的供應塊位于形態(tài)學上端,不含生長素的接受塊位于形態(tài)學下端,生長素可以從形態(tài)學上端運輸到形態(tài)學下端,即供應塊的生長素能運輸到接受塊并能促進細胞的生長,因此胚芽鞘C向左彎曲生長.
(2)乙圖中,含生長素的供應塊位于形態(tài)學下端,不含生長素的接受塊位于形態(tài)學上端,結果胚芽鞘D不能發(fā)生C的現象,即向左彎曲生長,說明接受塊中不含生長素,從而進一步說明生長素不能從形態(tài)學的下端向形態(tài)學的上端運輸.
(3)上述實驗說明,生長素在植物體內的運輸方向是極性運輸,即只能從形態(tài)學的上端運輸到形態(tài)學的下端.由于生長素運輸需要載體、消耗能量,所以其運輸方式是主動運輸.
(4)如圖2所示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反應,A點所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對莖、芽、根生長的效應依次是促進生長、促進生長、抑制生長;分析三條曲線,可見生長素對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的作用程度不同;單獨分析一條曲線,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同一器官所起作用不同: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表明生長素的作用具有兩重性.
故答案為:
(1)向左彎曲生長   生長素能由胚芽鞘的上部運輸到下部,促進生長
(2)生長素不能由胚芽鞘的下部運輸到上部
(3)從形態(tài)學上端到下端    主動運輸
(4)促進生長、促進生長、抑制生長   不同器官的作用程度   兩重性

點評 本題結合實驗圖解,考查生長素的產生、分布及運輸,要求考生能結合所學的知識判斷甲、乙中接受塊中是否含有生長素及胚芽鞘C和胚芽鞘D的生長情況,并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有關植物激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植物頂芽細胞上可能存在多種植物激素的受體
B.所有植物激素均具有兩重性和極性運輸的特點
C.植物激素的產生受基因組控制而與環(huán)境條件無關
D.植物激素往往能夠直接參與細胞內的代謝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已知小麥抗銹病是由顯性基因控制,讓一株雜合子小麥自交得F1,淘汰掉其中不抗誘病的植株后,再自交得F2,從理論上計算,F2中抗繡病占植株總數的(  )
A.14B.58C.56D.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關于種群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種群內的個體是競爭關系B.種群是研究生物群落的基礎
C.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D.湖泊中的各種魚類是一個種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肌肉注射時,藥液進入人體后經過的一般途徑是(  )
A.血漿→組織液→淋巴→血漿→靶細胞B.淋巴→血漿→組織液→血漿→靶細胞
C.D.組織液→血漿→組織液→靶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有關生物多樣性和生物進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細菌在接觸青霉素后會產生抗藥性的突變個體,青霉素的選擇作用使其生存
B.蜂鳥細長的喙與倒掛金鐘的筒狀花萼是它們長期共同進化形成的相互適應特征
C.生物多樣性的形成過程,就是新物種不斷形成的過程
D.可遺傳變異能定向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自然選擇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關于生態(tài)系統(tǒng)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就是指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能量傳遞過程
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則這只兔子中約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體內
C.碳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的循環(huán)主要是以CO2的形式進行的
D.食物鏈中初級消費者數量越多,次級消費者能夠獲得的能量一定就越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人類某種囊性纖維化病為單基因遺傳病.如圖為該遺傳病的系譜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據圖分析,該遺傳病的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Ⅱ-1和Ⅱ-2若再生一個孩子為患病女孩的概率為18,所以生育前應該通過遺傳咨詢和產前診斷等手段,對遺傳病進行監(jiān)控和預防.
(2)囊性纖維化病是CFTR基因突變導致的人類遺傳病,迄今為止,己經發(fā)現超過1000種可以導致囊性纖維化的CFTR基因突變,這體現了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的特點.其中的一些患者是由于CFTR基因缺失了三個堿基對,導致其編碼的CFTR蛋白缺失了一個苯丙氨酸,苯丙氨酸的密碼子為UUU或UUC,據此可推知基因缺失的序列為AAA∥TTT或AAG∥TTC.
(3)在正常肺部組織細胞中,細胞膜上的CFTR蛋白幫助氣離子轉運出細胞.突變最終導   致合成的CFTR蛋白的功能異常,患者的肺部黏液堆積增多,易被細菌感染.以上事實說明,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性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男性紅綠色盲患者中一個處于有絲分裂后期的細胞和女性紅綠色盲基因攜帶者中一個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細胞進行比較,在不考慮變異的情況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紅綠色盲基因數目比值為1:1B.染色單體數目比值為4:1
C.核DNA數目比值為4:1D.常染色體數目比值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