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在遺傳物質探索的過程中,赫爾希和蔡斯設計了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該實驗證明了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B.為了獲得35S標記的噬菌體,可用含35S的完全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T2噬菌體
C.細菌裂解釋放的噬菌體中,可檢測到32P標記的DNA,檢測不到35S標記的蛋白質
D.用同位素35S標記的一組實驗中,放射性少量出現在試管的下層,可能是侵染時間過短所致

分析 噬菌體侵染細菌的過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體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體的DNA;原料:細菌的化學成分)→組裝→釋放.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步驟:分別用35S或32P標記噬菌體→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混合培養(yǎng)→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細菌→在攪拌器中攪拌,然后離心,檢測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質.

解答 解:A、由于噬菌體的成分只有DNA和蛋白質,沒有RNA,所以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能說明DNA是遺傳物質,不能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A錯誤;
B、噬菌體是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不能在完全培養(yǎng)基中直接培養(yǎng),所以標記噬菌體的方法是用含35S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細菌,然后再用含35S的細菌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噬菌體,B錯誤;
C、噬菌體侵染細菌時,只有被32P標記的DNA進入細菌,并作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體合成,而合成子代噬菌體所需的原料均由細菌提供,且DNA復制方式為半保留復制,因此細菌裂解釋放的噬菌體中可檢測到用32P標記的DNA,但檢測不到用35S標記的蛋白質,C正確;
D、35S標記的是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噬菌體侵染細菌時,蛋白質外殼留在細菌外,若用35S標記噬菌體的侵染實驗中,沉淀物中存在少量的放射性可能是攪拌不充分,少數蛋白質外殼仍吸附在細菌表面,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右圖所示曲線不能表達前者隨后者變化的是(  )
A.乳酸菌的無氧呼吸與氧氣濃度的關系
B.正在發(fā)生質壁分離復原的細胞的吸水力與時間關系
C.胚胎期每個細胞的核內DNA數目與時間關系
D.艾滋病患者體內T細胞數量與HIV濃度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關于“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將5克綠葉放入研缽中,再放入少許二氧化硅、碳酸鈣和10mL無水乙醇,進行迅速充分研磨就可提取到綠葉中色素
B.綠葉中色素分離的理論依據是它們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C.濾紙條插入時應注意濾液細線不能觸及層析液
D.葉綠素a的色素帶最寬,溶解度最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關于DNA分子復制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脫氧核苷酸
B.DNA獨特的雙螺旋結構及堿基互補配對原則與DNA準確復制無關
C.解旋后以一條母鏈為模板合成兩條新的子鏈
D.一條母鏈和一條子鏈形成一個新的DNA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以下有關細胞分裂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周期包括間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它們之間的界限非常明顯
B.成熟的生殖細胞一般進行減數分裂產生子細胞
C.動物細胞分裂時,中心體的復制到G2期即完成
D.原核生物的細胞分裂方式比較簡單,一般不經過遺傳物質的復制與均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細胞中,與蘚類葉細胞的結構最接近的是(  )
A.藍藻B.HIV
C.水稻根尖分生區(qū)細胞D.黑藻葉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類和靈長類動物的一種烈性病毒,該病毒侵入人體后會引起相應的免疫反應.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
A.該病毒侵入人體后,T細胞會釋放淋巴因子并增殖分化
B.該病毒再次侵入人體后,記憶細胞會迅速增殖分化成漿細胞,進而產生大量抗體
C.該病毒侵入人體細胞后,抗體將暫時不能發(fā)揮作用
D.淋巴因子、抗體、溶菌酶都為免疫活性物質,均由免疫細胞產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有關種群和群落的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年齡組成能反映種群數量變化趨勢
B.建立自然保護區(qū),可提高該區(qū)域珍稀動物種群的環(huán)境容納量
C.建立人工群可將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為調控之下
D.樣方法和標志重捕法分別是調查群落中植物和動物豐富度的常用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漿細胞的形成不會是(  )
A.抗原直接刺激B細胞B.抗原再次侵入,刺激記憶細胞
C.T細胞把抗原呈遞給B細胞D.吞噬細胞把抗原呈遞給B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