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噬菌體的侵染實驗中,起決定作用的是( 。
A.利用細菌的結構和原料,噬菌體DNA多次復制
B.子代噬菌體的組裝和釋放
C.利用細菌結構和原料合成噬菌體外殼蛋白質
D.噬菌體的DNA注入活細菌內(nèi)

分析 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
1、噬菌體的結構:蛋白質外殼(C、H、O、N、S)+DNA(C、H、O、N、P)
2、過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體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體的DNA;原料:細菌的化學成分)→組裝→釋放.
3、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步驟:分別用35S或32P標記噬菌體→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混合培養(yǎng)→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細菌→在攪拌器中攪拌,然后離心,檢測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質.
4、結論:DNA是遺傳物質.

解答 解:噬菌體侵染細菌的過程為吸附→注入(注入噬菌體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體的DNA;原料:細菌的化學成分)→組裝→釋放.因此,起決定作用的是噬菌體的DNA注入活細菌內(nèi),然后以噬菌體DNA為模板進行復制,并指導蛋白質合成.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的能力;具備驗證簡單生物學事實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黑龍江省高二上期中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表示獼猴桃果實采摘后乙烯釋放速率和硬度的變化規(guī)律。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獼猴桃果實在成熟過程中,參與調(diào)節(jié)的植物激素只有乙烯

B.獼猴桃采摘前,果實細胞不能合成乙烯,有利于果實發(fā)育

C.獼猴桃采摘后,乙烯釋放增加,果實硬度減小

D.采摘后獼猴桃在密閉環(huán)境中保存,有利于延長貯藏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如圖是人體某局部組織中的幾種體液成分(A、B、C、D)的關系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
(1)圖中A、B、C(填字母)合稱為細胞外液,它構成了體內(nèi)細胞生活的液體環(huán)境,故稱為內(nèi)環(huán)境.
(2)圖中含蛋白質最多的細胞外液是A(填字母)
(3)某人皮膚燙傷后,出現(xiàn)了水泡,該水泡內(nèi)的液體主要是指圖中的B(填字母).
(4)若該關系圖存在于人體的胰腺組織中.當血糖較低時,胰島A細胞會分泌的胰高血糖素進入到血漿中,需要穿過0層生物膜.
(5)若該關系圖存在于人體的鼻黏膜的局部組織中,當過敏原再次進入機體時,與分布在含有D(填字母)的細胞表面的相應抗體結合,最終會使該處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增強,B(填字母)增多引起鼻黏膜水腫.
(6)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A中的pH值還是在7.35~7.45,原因是圖中A內(nèi)存在著緩沖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春節(jié)過后,柴靜的紀錄片《穹頂之下》引發(fā)了公眾對于PM2.5的廣泛關注.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μm顆粒物,往往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很大影響.為研究PM2.5對人體T細胞的影響,用含不同濃度顆粒物的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T細胞,48小時后檢測Na+-K+-ATP酶活性及細胞活力.實驗結果如下:
組別顆粒物濃度/μg•mL-1Na+-K+-ATP酶活性/U•mg pro-1細胞活力(相對值)
A035.81
B5030.60.98
C10020.50.87
D20012.40.48
SDH是有氧呼吸的關鍵酶.細胞活力通過測定各組細胞SDH總活性來表示,用于反映顆粒物對細胞的毒性.
(1)顆粒物入肺會導致吞噬細胞的溶酶體(細胞器)膜破裂,釋放水解酶破壞細胞結構.
(2)PM2.5超標的空氣會引起過敏病人哮喘等癥狀,此時的PM2.5被稱為過敏原(或抗原),B淋巴細胞的細胞周期會縮短.
(3)請寫出實驗目的探究(PM2.5中)不同濃度顆粒物對T細胞的影響(或對相關酶、細胞活力的影響).
(4)本實驗評價指標所反映的顆粒物對T淋巴細胞的毒性,或表現(xiàn)為殺傷作用致細胞數(shù)減少,或表現(xiàn)為抑制了細胞的有氧呼吸生理過程).請寫出實驗結論在一定范圍,隨著顆粒物濃度的增加,顆粒物對T淋巴細胞的毒性增大.
(5)長期在超標PM2.5環(huán)境中暴露的人群,其T淋巴細胞參與的細胞(特異性免疫)免疫發(fā)生障礙,導致識別、攻擊癌細胞的能力下降,癌癥發(fā)病風險提高.這體現(xiàn)出免疫系統(tǒng)具有監(jiān)控、清除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如圖是某化合物的結構簡圖,據(jù)圖回答:

(1)此化合物的名稱是三肽.該圖中,①為氨基,④為肽鍵,⑥為羧基.
(2)圖中表示R基的代號是②、③、⑤.
(3)形成該化合物的生物化學反應叫做脫水縮合,在該化合物的形成過程中,失去的水分子數(shù)為2個,相對分子質量減少了36.
(4)組成這類化合物的基本單位的結構通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有關生物膜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膜的組成成分可以從內(nèi)質網(wǎng)膜轉移到高爾基體膜,再轉移到細胞膜
B.細胞膜和液泡膜都是選擇透過性膜
C.各種生物膜的化學組成和結構相似
D.生物膜是對生物體內(nèi)所有膜結構的統(tǒng)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在“驗證DNA和RNA的分布實驗”中,下列做法的目的是:
(1)取人口腔上皮細胞時必須漱口,原因是去除食物碎屑(或食物殘渣);
(2)將口腔上皮細胞浸到質量分數(shù)為0.9%的NaCl溶液中的目的是保持口腔上皮細胞的正常形態(tài)
有利于觀察;
(3)用質量分數(shù)為8%的鹽酸水解的目的是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將染色體上的DNA和蛋白質分離,便于染色劑與DNA結合;
(4)在將涂有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的載玻片加熱時要時刻注意均勻加熱;
(5)沖洗涂片時要用蒸餾水的緩水流沖洗 10s,是為了防止細胞被水流沖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關于種群和群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鵲是一個灰喜鵲種群
B.可以用標志重捕法調(diào)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種群密度
C.洪澤湖近岸區(qū)和湖心區(qū)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構成群落的水平結構
D.演替達到相對穩(wěn)定的階段后,群落內(nèi)物種組成不再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有關蛋白質合成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終止密碼子不編碼氨基酸
B.每種tRNA只運轉一種氨基酸
C.tRNA的反密碼子攜帶了氨基酸序列的遺傳信息
D.轉錄和翻譯都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