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伽利略根據(jù)小球在斜面上運動的實驗和理想實驗,提出了慣性的概念,從而奠定了牛頓力學的基礎(chǔ).關(guān)于物體的慣性,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物體只有在不受外力的情況下才表現(xiàn)出慣性來
B.在宇宙飛船中的物體沒有慣性
C.列車啟動時,速度增加得十分緩慢,說明速度小時慣性較大
D.物體的慣性大小與物體是否運動,運動的快慢以及受力情況無關(guān)

分析 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它指的是物體能夠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的一種性質(zhì),慣性大小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guān),質(zhì)量越大,慣性越大

解答 解:A、任何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故A錯誤;
B、在宇宙飛船中的物體有慣性,故B錯誤;
C、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guān),質(zhì)量越大,慣性越大,慣性大小與速度大小無關(guān),故C錯誤;
D、物體的慣性大小與物體是否運動、運動的快慢以及受力情況無關(guān),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 慣性是物理學中的一個性質(zhì),它描述的是物體能夠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zhì),不能和生活中的習慣等混在一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如圖所示,在一矩形區(qū)域內(nèi),不加磁場時,不計重力的帶電粒子以某一初速度垂直左邊界射入,穿過此區(qū)域的時間為t.若加上磁感應強度為B、垂直紙面向外的勻強磁場,帶電粒子仍以原來的初速度入射,粒子飛出磁場時偏離原方向60°,利用以上數(shù)據(jù)求:帶電粒子的比荷及帶電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如圖所示,長為L的輕桿,一端固定一個小球,另一端固定在光滑的水平軸上,使小球在豎直平面內(nèi)作圓周運動,關(guān)于小球在最高點的速度v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v的最小值為$\sqrt{gL}$
B.v由零逐漸增大時,向心力也逐漸增大
C.當v由$\sqrt{gL}$逐漸增大時,桿對小球的彈力逐漸增大
D.當v由$\sqrt{gL}$逐漸減小時,桿對小球的彈力逐漸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如圖所示,等腰三角形內(nèi)分布有垂直于紙面向外的勻強磁場,它的底邊在x如圖所示的異形導線框,勻速穿過一勻強磁場區(qū),導線框中的感應電流i隨時間t變化的圖象是(設(shè)導線框中電流沿abcdef為正方向)(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做簡諧運動的彈簧振子,下述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振子通過平衡位置時,速度最大
B.振子在最大位移處時,加速度最大
C.振子在連續(xù)兩次通過同一位置時,位移相同
D.振子連續(xù)兩次通過同一位置時,動能相同,速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疊羅漢是一種二人以上層層疊成各種造型的游戲娛樂形式,也是一種高難度的雜技.如圖所示為六人疊成的三層靜態(tài)造型,假設(shè)每個人的重量均為G,下面五人的背部均呈水平狀態(tài),則最低成正中間的人的一只腳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約為( 。
A.$\frac{8}{7}$GB.$\frac{5}{4}$GC.$\frac{3}{4}$GD.$\frac{3}{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兩列波相疊加產(chǎn)生干涉現(xiàn)象,則振動加強區(qū)域與減弱區(qū)域不斷變化
B.γ射線是高能光子流,在通過電場過程中會發(fā)生偏轉(zhuǎn)
C.麥克耳孫-莫雷實驗表明:不論光源與觀察者做怎樣的相對運動,光速都是一樣的
D.機械波是在介質(zhì)中傳遞波源質(zhì)點以及振動能量的一種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一列機械波某時刻的波形圖如圖所示.從此時開始,質(zhì)點d到達波蜂的時間比質(zhì)點c早0.5s.已知質(zhì)點b的平衡位置為x=$\frac{4}{3}$m.
①機械波的波速為多少;
②質(zhì)點b再經(jīng)過多少時間第一次到達波峰以及這段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所示的三個物體A、B、C,其質(zhì)量分別為m1、m2、m3,B放在水平面上,一切摩擦均不計,滑輪和繩的質(zhì)量不計,為使三個物體間無相對運動,則水平推力的大小應為(  )
A.$\frac{{m}_{3}g}{{m}_{1}}$B.$\frac{{m}_{1}}{{m}_{3}}$(m1+m2+m3)gC.$\frac{{m}_{1}}{{m}_{2}}$(m1+m2+m3)gD.$\frac{{m}_{3}}{{m}_{1}}$(m1+m2+m3)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