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B材料的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 | |
B. | 兩次滑動中物塊到達P點速度大小相等 | |
C. | 兩次滑動中物塊到達底端速度大小相等 | |
D. | 兩次滑動中物塊到達底端的過程中機械能損失不相等 |
分析 從C到D和從D到C分別利用動能定理可以比較物塊滑到低端時的速度大小,根據Q=fs相對可以比較兩次產生熱量大小,從而判斷損失的機械能大。
解答 解:A、由于A、B材料不同,因此它們的動摩擦因數(shù)不同,故A錯誤;
B、由題意可知,小物塊兩次滑動經過P點的時間相同且DP>CP,因此從D到P的平均速度大于從C到P的平均速度,設從C到P點時速度為v1,從D到P時速度為v2,則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特點$\overline{v}$=$\frac{{v}_{0}+v}{2}$,得$\frac{{v}_{2}}{2}>$$\frac{{v}_{1}}{2}$,即從D到P點速度大于從C到P點的速度,故B錯誤;
C、從C到D和從D到C過程中摩擦力做功相等,重力做功相等,根據動能定理可知,兩次滑動中物塊到達底端速度相等,故C正確;
D、兩次滑下的過程中摩擦力做功相同,斜面靜止不動,因此兩次滑動中物塊到達底端摩擦生熱相等,根據功能原理知,機械能損失相等,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熟練應用動能定理是解答這類問題的關鍵,應用動能定理時注意正確選擇兩個狀態(tài),弄清運動過程中外力做功情況,可以不用關心具體的運動細節(jié).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frac{4P}{m{v}_{m}}$ | B. | $\frac{3P}{m{v}_{m}}$ | C. | $\frac{2P}{m{v}_{m}}$ | D. | $\frac{P}{m{v}_{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發(fā)現(xiàn)天然放射現(xiàn)象的意義在于使人類認識到原子具有復雜的結構 | |
B. | 盧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建立的基礎是α粒子的散射實驗 | |
C. | 原子核內的某一核子與其他核子間都有核力作用 | |
D. | 比結合能大的原子核分解成比結合能小的原子核時要放出能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彈簧秤讀數(shù)及小車對地面壓力均增大 | |
B. | 彈簧秤讀數(shù)及小車對地面壓力均變小 | |
C. | 彈簧秤讀數(shù)不變,小車對地面的壓力變大 | |
D. | 彈簧秤讀數(shù)變大,小車對地面的壓力不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實驗時若是緩慢壓下活塞,也能觀察到硝化棉燃燒起來 | |
B. | 玻璃筒內氣體的溫度升高,筒內氣體分子熱運動的速率有可能減小 | |
C. | 硝化棉能燃燒起來,表明氣體從外界吸熱,內能增加 | |
D. | 外界對氣體做功等于氣體向外傳遞的熱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經典力學可以說明行星和衛(wèi)星的運行軌道 | |
B. | 經典力學適用于微觀領域 | |
C. | 經典力學只適用于微觀、高速、強引力場 | |
D. | 經典力學只適用于宏觀、低速、弱引力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瑪麗•居里提出原子的核式結構學說 | |
B. | 盧瑟福通過α粒子散射實驗發(fā)現(xiàn)了電子 | |
C. | 查德威克在原子核人工轉變的實驗中發(fā)現(xiàn)了質子 | |
D. | 愛因斯坦質能方程為核能的開發(fā)利用提供了理論依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光速不變原理是狹義相對論的兩個基本假設之一 | |
B. | 長度縮短是狹義相對論的兩個基本假設之一 | |
C. | 時間延緩是狹義相對論的兩個基本假設之一 | |
D. | 質量增大是狹義相對論的兩個基本假設之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快艇的運動軌跡一定為直線 | |
B. | 能找到某一位置使快艇最快到達浮標所用的時間為10$\sqrt{2}$s | |
C. | 能找到某一位置使快艇最快到達浮標所用的時間為20s | |
D. | 快艇最快到浮標處經過的位移為100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