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37442  437450  437456  437460  437466  437468  437472  437478  437480  437486  437492  437496  437498  437502  437508  437510  437516  437520  437522  437526  437528  437532  437534  437536  437537  437538  437540  437541  437542  437544  437546  437550  437552  437556  437558  437562  437568  437570  437576  437580  437582  437586  437592  437598  437600  437606  437610  437612  437618  437622  437628  437636  447348 

(六)曹攄明斷

曹攄,字顏遠。少有孝行,好學,善屬文。太尉王衍見而器之,調補臨淄令?h有寡

婦,養(yǎng)姑甚謹,姑以其年少,勸令改適,婦守節(jié)不移。姑愍之,密自殺,親黨告婦殺姑。官為考鞫,寡婦不勝苦楚,乃自誣。獄當決,適值攄到,攄知其有冤,更加辯究,具得情實。時稱其明。獄有死囚,歲夕,攄行獄,愍之,日:“卿等不幸,致此非所,如何?新歲人情所重,豈不欲暫見家邪?”眾囚皆涕泣日:“若得暫歸,死無恨也。”攄悉開獄出之,克日、令還。掾史固爭,咸謂不可。攄日:“此雖小人,義不見負,自為諸君任之。”至日相率而還,并無違者。一縣嘆服,號為“圣君”。入為尚書郎。仁惠明斷,百姓懷之。時天大雨雪,宮門夜失行馬①,群官檢察,莫知所在,攄使收門士,眾官成謂不然。攄日:“宮掖禁嚴,非外人所敢盜,必是門士以燎寒耳!懼,果服。(《晉書》)

   [注]①行馬:攔阻人馬通行的木架。

  1.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好學,善文   撰著

   B.姑之,密自殺   哀憐

   C.仁惠明斷,百姓之   思念,想念

   D.必是門士以寒耳   燃燒

2.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與現(xiàn)代漢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

   A.時天大雨雪          B.群官檢察,莫知所在

   c.新歲人情所重         D.攄知其有冤,更加辯究

3.下列句中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姑其年少,勸令改適    B、自諸君任之

     皆美于徐公          身客死于秦,天下笑

C、眾官咸謂不        D、至日相率

     雜相許             吾嘗終日思矣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確的一項是   (   )

   A.勸令改適,婦守節(jié)不移

   --勸她改變主張,回娘家去,她恪守婦道不愿回去

   B.若得暫歸,死無恨也

   --如果能回去,哪怕時間很短,那么死了也沒有什么遺憾了

   C.卿等不幸,致此非所

   --你們到這不是人杲的地方,沒有什么可指望了

   D.開獄出之,克日令還

   --打開監(jiān)獄放他們出去,讓他們第二天回來

5.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都能間接體現(xiàn)曹攄明斷曲直是非的一組是   (   )

    ①太尉王衍見而器之

   、跀d知其有冤,更加辯究,具得情實

   ③時稱其明

   、苤寥障嗦识,并無違者

   ⑤一縣嘆服,號為“圣君”

    ⑥攄使收門士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⑤⑥

  6.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正確韻一項是   (   )

   A.曹攄年少時孝順好學,很早就展露為官才華,于是太尉王衍讓他擔任臨淄令。

   B.曹攄將牢中死囚放回家過年,手下人都說不可以。結果囚徒都一個接一個地回來了,沒有人負約。

   c.臨淄縣有位寡婦,照顧婆婆非常周到,但丈夫的親屬對她有看法,于是在婆婆自殺后“告婦殺姑”。

   D.曹攄剛剛擔任尚書郎時就非常仁慈賢明,自上而下的人都很服他。

試題詳情

(五)蔣琬得諸葛亮器重

   蔣琬字公琰,零陵湘鄉(xiāng)人也,弱冠與外弟泉陵劉敏俱知名。琬以州書佐隨先主入蜀,除廣都長。先主嘗因游觀奄至廣都,見琬眾事不理,時又沉醉,先主大怒,將加罪戮。軍師將軍諸葛亮請曰:“蔣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為政以安民為本,不以修飾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毕戎餮啪戳粒瞬患幼,倉卒但免官而已。琬見推之后,夜夢有一牛,頭在門前,流血滂沱,意甚惡之,呼問占夢趙直,直日:“夫見血者,事分明也。牛角及鼻,‘公’字之象,君位必當至公,大吉之征也!表曋,為什邡令。先主為漢中王,琬入為尚書郎。建興元年,丞相亮開府,辟琬為東曹掾。舉茂才,琬固讓劉邕、陰化、龐延、廖淳,亮教答日:“思惟背親舍德,以殄①百姓,眾人既不隱于心,實又使遠近不解其義,是以君宜顯其功舉,以明此選之清重也!边w為參軍。五年,亮往漢中,琬與長史張裔統(tǒng)留府事。八年,代裔為長史,加撫軍將軍。亮數(shù)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給。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當與吾共贊王業(yè)者也!泵鼙砗笾魅眨骸俺既舨恍遥笫乱艘愿剁。’’

   (《三國志》)

   [注]①“殄”:通“腆”,豐厚,美好。

1.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至廣都   突然

  B.琬見之后   推崇,稱贊

  C.思背親舍德   思,想

  D.表后主日   秘密,暗中

2.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與現(xiàn)代漢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

   A.見琬眾事不理,時又沉醉    B.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給

   C.又使遠近不解其義      D.后事宜以付琬

3.下列旬中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琬州書佐隨先主入蜀

     資政殿學士行

   B、先主嘗游觀奄至廣都

     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C、先主雅敬亮,不加罪

     而陋者以斧斤考擊而求之

   D、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彼與彼年相也,道相似也

4.將下列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白話文

(1)   是以君宜顯其功舉,以明此選之清重也

(2)   公琰托志忠雅,當與吾共贊王業(yè)者也

5.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是蔣琬深受諸葛亮器重原因的一組是   (   )

   ①非百里之才也

   ②君位必當至公

   ③背親舍德,以殄百姓

   ④不以修飾為先

   ⑤琬固讓劉邕、陰化、龐延、廖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6.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

   A.劉備出游暗訪至廣都,見蔣琬不理政事,要給他定罪,后經諸葛亮求情,才免去罪名。

   B.蔣琬曾請趙直占夢,趙直胡亂欺騙他有大吉之兆。

   C.蔣琬堅辭茂才之舉,諸葛亮認為這樣做既不能使百姓得到好處,又讓大家心里不痛快。

   D.蔣琬深得諸葛亮的賞識和器重,主要是因為他“以安民為本,不以修飾為先!

試題詳情

(四)高柔斷案

   護軍營士竇禮近出不還營,以為亡,表言逐捕,沒其妻盈及男女為官奴婢。盈連至州府,稱冤自訟,莫有省者。乃辭詣廷尉。柔問日:“汝何以知夫不亡?”盈垂泣對曰:“夫少單特,養(yǎng)一老嫗為母,事甚恭謹,又哀兒女,撫視不離,非是輕狡不顧家室者也。”柔重問曰:“汝夫不與人有怨仇乎?”對日:“夫良善,與人無仇!庇秩眨骸叭攴虿慌c人交錢財乎?”對日:“嘗出錢與同營士焦子文,求不得!睍r子文適坐小事系獄,柔乃見子文,問所坐。言次,曰:“汝曾舉人錢不?”子文日:“自以單貧,初不敢舉人錢物也!比岵熳游纳珓樱烊眨骸叭晡襞e竇禮錢,何言不邪?”子文怪,知事露,應對不次。柔日:“汝已殺禮,便宜旱服。”子文于是叩頭,具首殺禮本末,埋藏處所。柔便遣吏卒,承子文辭往挖掘,即得其尸。詔書復盈母子為平民,班文天下,以禮為戒。(《三國志》)

1.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竇禮近出不還營,以為  逃跑

   B.養(yǎng)一老嫗為母,甚恭謹  侍奉

   C.稱冤自訟,莫有者   知道

   D.文天下   頒布

2.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稱冤自訟,莫有省者   為自己辯白

   B.夫少單特,養(yǎng)一老嫗為母  孤單

   C.具首殺禮本末   全面交代(罪行)

   D.汝已殺禮,便宜早服   應該

3.下列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

  ①子文怪,知事露,應對不次    ②全軍為上,破軍次之

  ③乃辭詣廷尉             ④承子文辭往挖掘

   A.①與②相同,③與④相同    B.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同

C.①與②不同,③與④相同     D.①與②不同,③與④不同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確的一項是   (   )

   A.沒其妻盈及男女為官奴婢

   --收他的妻子盈和家中的男女仆人為官府的奴婢

   B.汝曾舉人錢不?

   --你是不是曾經拿過別人的錢?

   C.時子文適坐小事系獄

   --當時子文正好因一件小事被關進監(jiān)獄里

   D.柔察子文色動

   --高柔觀察到子文有悔改之意

  5.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能體現(xiàn)高柔斷案高明的一組是(   )

①    又日:“汝夫不與人交錢財乎?”

②    詔書復盈母子為平民,班文天下,以禮為戒

③    柔察子文色動,遂日:“汝昔舉竇禮錢,何言不邪?”

④    柔便遣吏卒,承子文辭往挖掘,即得其尸

⑤    稱冤自訟,莫有省者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

  6.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

   A.高柔斷案手段高明,開始故意不受理禮妻的訴訟,靜觀禮妻的反應。

   B.竇禮少年喪父,對母親盡心侍奉。

   C.竇禮之妻去州府申冤,但沒有人查問此案。

D.焦子文見高柔來獄中,知事已敗,不敢再有隱瞞。

試題詳情

(二)李章懲豪

   李章,字第公,河內懷人也。五世二千石。章習《嚴氏春秋》,經明教授,歷州郡吏。光武為大司馬,平定河北,召章置東曹屬,數(shù)從征伐。

   光武即位,拜陽平令。時趙、魏豪右往往屯聚,清河大姓趙綱遂于縣界起塢壁,繕甲兵,為民所害。章到,乃設饗會,而延謁綱。綱帶文劍,被羽衣,從士百余人來到。章與對宴飲,有頃,手劍斬綱,伏兵亦悉殺其從者,因馳詣塢壁,掩擊破之,吏人遂安。

   遷千乘太守,坐誅斬盜賊過濫,征下獄免。歲中拜侍御史,出為瑯邪太守。時北海安丘大姓夏長思等反,遂囚太守處興,而據(jù)營陵城。章聞,即發(fā)兵千人,馳往擊之。掾史止章日:“二千石行不得出界,兵不得擅發(fā)。”章按劍怒:“逆虜無狀,囚劫郡守,此何可忍!若坐討賊而死,吾不恨也。”遂引兵安丘城下,募勇敢燒城門,與長思戰(zhàn),斬之,獲三百余級,得牛馬五百余頭而還。興歸郡,以狀上帝,悉以所得班勞吏士。后坐度人田不實征,以章有功,但司寇論。月余免刑歸。復征,會病卒。(《后漢書》)

1.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召章東曹屬   安置

   B.誅斬盜賊過濫   治罪

   C.若坐討賊而死,吾不也  遺憾

   D.后坐人田不實征   丈量

2.下列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

  ①數(shù)從

  ②復,會病卒

  ③士百余人來到

  ④伏兵亦悉殺其

   A.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同     B.①與②相同,③與④相同

   C.①與②不同,③與④不同     D.①與②不同,③與④相同

  3.下列句中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馳詣塢壁           B、若坐討賊

     我欲之夢吳越           以三保勇多藝,推為長

   C、興歸郡,狀上聞       D、司寇論

     嚙人,完御之者         微頷之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經明教授,歷州郡吏

   --通習經典,教授學生,曾做過州郡的吏員。

   B.清河大姓趙綱遂于縣界起塢壁

   --清河大姓趙綱甚至在塢壁起兵謀反。

   C.二干石行不得出界,兵不得擅發(fā)

   --做二干石官的不能走出郡界,軍隊不能擅自出動。

   D.悉以所得班勞吏±

   --(光武帝命令)把所得的財物全部分發(fā)慰勞給有功的官吏士兵。

  5.下列句子,全部表現(xiàn)李章懲處豪強態(tài)度堅決、行為果斷的一項是(   )

   ①召章置東曹屬,數(shù)從征伐

   ②章與對飲,有頃,手劍斬綱

   ③因馳詣塢壁,掩擊破之

   ④章聞,即發(fā)兵干人,馳往擊之

   ⑤若坐討賊而死,吾不恨也

   ⑥悉以所得班勞吏士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6.下列表述,和文意不相符的一項是   (   )

   A.李章深受光武帝的信任與器重,早在他任大司農時,就曾跟隨光武帝一起,平定河北,征伐盜賊。 

   B.李章面對強敵,巧設饗食,不動聲色,斬強盜之首頭顱于地,突出表現(xiàn)了一個將領的大智大勇。  

   C.李章不為陳規(guī)所限,寧可丟掉自己的性命,也要牟兵攻打隨意囚禁太守的地方豪強的做法得到了光武帝的肯定。

   D.李章屢次征伐盜賊,建立奇功,保護了地方百姓和地方官員生命,但他有時斬殺盜賊過于隨便,也因此受到朝廷的批評和彈劾。 (三)孔奮力行清潔

   孔奮,字君魚,扶風茂陵人。曾祖霸,元帝時為侍中。奮少從劉歆受《春秋左氏傳》,歆稱之,謂門人日:“吾已從君魚受道矣!痹馔趺y,奮與老母幼弟避兵河西。建武五年,河西大將軍竇融請奮署議曹掾,守姑臧長;八年,賜爵關內侯。時天下擾亂,唯河西獨安,而姑臧稱為富邑,通貨羌胡,市日四合,每居縣者,不盈數(shù)月輒至豐積。奮在職四年,財產無所增;事母孝謹,雖為儉約,奉養(yǎng)極求珍膳;躬率妻子,同甘菜茹。時天下未定,士多不修節(jié)操,而奮力行清潔,為眾所笑,或以為身處脂膏,不能以自潤,徒益苦辛耳。奮既立節(jié),治貴仁平,太守梁統(tǒng)深相敬待,不以官屬禮之,常迎于大門,引入見母。

   隴、蜀既平,河西守令成被征召,財貨連轂,彌競川澤。唯奮無資,單車就路,姑臧吏民及羌胡更相謂日:“孔君清廉佳賢,舉縣蒙恩,如何今去,不共報德!”遂相賦斂牛馬器物千萬以上,追送數(shù)百里。奮謝之而已,一無所受。(《后漢書》)

1.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吾已從君魚道矣   接受(教育)

   B.竇融請奮議曹掾   代理,暫任

   C.姑臧吏民及羌胡相謂日  交互

   D.士多不節(jié)操   修:美好

  2.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與現(xiàn)代漢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

   A.奮與老母幼弟避兵河西     B.雖為儉約,奉養(yǎng)極求珍膳

C.躬率妻子             D.而奮力行清潔

  3.下列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

   A、姑臧稱為富邑        B、不官屬禮之

     勤無所,必有悖心         金籠進上

  C、而奮力行清潔,眾所笑!  D、常迎大門

    請以秦之咸陽趙王壽        既而得其尸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從劉歆受《春秋左氏傳》--孔奮小時候跟隨劉歆學習《春秋左氏傳》

   B.市日四合--集市每天有四次集會

   C.徒益苦辛耳--只是白白地辛苦罷了

   D.奮既立節(jié),治貴仁平--孔奮堅定自己的操守,治理轄區(qū)以仁慈公平為貴

  5.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xiàn)孔奮清正廉潔的一組是(   )

   ①躬率妻子,同甘菜茹

   ②不以官屬禮之  

   ③單車就路

   ④在職四年,財產無所增

   ⑤奮謝之而已,一無所常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6.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孔奮是劉歆的學生,但劉歆卻對他的弟子說他已經從孔奮那兒學到了道理。

   B.孔奮治理姑臧非常得法,那兒的百姓生活從此變得安定而富足,而孔奮自己在職期間的財產卻沒有什么增加。

   C.孔奮的清廉受到當時許多做官人的嘲笑,只有太守梁統(tǒng)非常敬重他,還把他介紹給自己的母親認識。

   D.孔奮離開姑臧時單車上路:百姓們感謝孔奮的恩澤,捐送了許多物品給他,但他卻什么都沒拿。

試題詳情

(一)張堪不貪

   張堪,南陽宛人也。早孤,讓先父余財數(shù)百萬與兄子。年十六,受業(yè)長安,志美行厲,諸儒號日“圣童”。世祖微時,見堪志操,常嘉焉。及即位,召拜郎中,三遷為謁者。使送委輸縑帛,并領騎七千匹,詣大司馬吳漢伐公孫述,在道追拜蜀郡太守。時漢軍余七日糧,陰具船欲遁去?奥勚,馳往見漢,說述必敗,不宜退師之策。漢從之,乃示弱挑敵,述果自出,戰(zhàn)死城下。成都既拔,堪先入據(jù)其城,檢閱庫藏,收其珍寶,悉條例上言,秋毫無私。慰撫吏民,蜀人大悅。

   在郡二年,征拜騎都尉。后拜漁陽太守。捕擊奸猾,賞罰必信,吏民皆樂為用。匈奴嘗以萬騎入漁陽,堪率數(shù)千騎奔擊,大破之,郡界以靜。乃于孤奴開稻田八千余頃,勸民耕種,以致殷富。視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

   帝嘗召見諸郡計吏,問其風土及前后守令能否。蜀郡計掾樊顯進日:“漁陽太守張堪昔在蜀,其仁以惠下,威能討奸。前公孫述破時,珍寶山積,卷握之物,足富十世,而堪去職之日,乘折轅車,布被囊而已!钡勐劊季脟@息。方征堪,會病卒,帝深悼惜之,下詔褒揚,賜帛百匹。

   (《后漢書》)

  1.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受業(yè)長安,志美行   通“勉”,勉勵

   B.大司馬吳漢伐公孫述   拜訪

   C.賞罰必   誠信

   D.其仁以下   施恩

  2.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受業(yè)長安,志美行厲   從師學習

   B.見堪志操,常嘉焉   志向,操守

   C.使送委輸縑帛   轉運

   D.收其珍寶,悉條例上言   依照規(guī)定

   3.下列句中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漢從之,示弱挑敵     B、見堪志操,常嘉

     今其智反不能及        于是余有嘆

   C、成都拔           D、郡界

     君為府吏            汝歿六月二日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匈奴嘗以萬騎入漁陽

   --匈奴曾帶領上萬名騎兵入侵漁陽。

   B.勸民耕種,以致殷富

   --勸諭百姓耕種,因此使郡中富裕起來

   C.問其風土及前后守令能否

   --詢問各地的風土人情及前后守令任職的情況。

   D.卷握之物,足富十世

   --他掌握的財物,足可使十代成為巨富

  5.下列句子,全部表現(xiàn)張堪不貪品質的一項是   (   )

  、僮屜雀赣嘭敂(shù)百萬與兄子

   ②使送委輸縑帛,并領騎兵七干匹

   ③收其珍寶,悉條例上言,秋毫無私

   ④乃于孤奴開稻田八千余頃,勸民耕種

   ⑤乘折轅車,布被囊而已

   ⑥帝深惜之,下詔褒揚,賜帛百匹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⑥

  6.下列表述,與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項是   (   )

   A.張堪從小就養(yǎng)成清廉不貪的品格,曾把先父留下的百萬家財送給兄長的兒子。

   B.張堪先是幫助吳漢打敗公孫述,后又在孤奴開墾荒地,指導那里的百姓致富,在各方面都表現(xiàn)出較為突出的才能。

   C.張堪面對足以使自己十代成為巨富的財產,秋毫不動心,如數(shù)上交朝廷,受到百姓、官吏的稱贊。

   D.張堪不貪慕錢財,不以權謀私,并能想辦法幫助百姓致富,令人可敬,但其個人結局卻頗為凄苦,讓人同情。

試題詳情

(十)虞詡計安涼州

虞詡,字升卿,陳國武平人也。祖父經,為郡縣獄吏,案法平允,務存寬恕,每冬月上其狀,恒流涕隨之。嘗稱日:“東海于公高為里 門,而其子定國卒至丞相。吾決獄六十年矣,雖不及于公,其庶幾乎!子孫何必不為九卿邪?”故字詡日升卿。詡年十二,能通《尚書》。早孤,孝養(yǎng)祖母。縣舉順孫,國相奇之,欲以為吏。詡辭日:“祖母九十,非詡不養(yǎng)!毕嗄酥。后祖每終,服闋①,辟太尉李修府,拜郎中。

永初四年,羌胡反亂,殘破并、涼,大將軍鄧騭以軍役方費,事不相贍,欲棄涼州,并力北邊,乃會公卿集議。騭日:“譬若衣敗,壞一以相補,猶有所完。若不如此,將兩無所保!弊h者咸同。詡聞之,乃說李修日:“竊聞公卿定策當棄涼州,求之愚心,未見其便。先帝開拓土宇,劬勞②后定,而今憚小費,舉而棄之。涼州既棄,即以三輔為塞;三輔為塞,則園陵單外。此不可之甚者也。諺日:‘關西出將,關東出相!^其習兵壯勇,實過余州。今羌胡所以不敢入據(jù)三輔,為心腹之害者,以涼州在后故也。其土人所以推鋒執(zhí)銳,無反顧之心者,為臣屬于漢故也。若棄其境域,徙其人庶,必生異志。如使豪雄相聚,席卷而東,雖賁、盲為卒,太公為將,猶恐不足當御,棄之非計!毙奕眨骸拔嵋獠患按。微子之言,幾敗國事。然則計當安出?”詡日:“今涼土擾動,人情不安,竊憂卒然有非常之變。誠宜令四府九卿,各辟彼州數(shù)人,其牧守令長子弟皆除為冗官,外以勸厲,答其功勤,內以拘致,防其邪計!毙奚破溲,更集四府,皆從詡議。

(《后漢書》)

   [注]①闋:停止,終了。  ②劬勞:勞苦,勞累。

1.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吾決六十年矣   案件

   B.太尉李修府   征召

   C.以軍役方費,事不相  觀看

   D.求之愚心,未見其便   合適

2.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務存寬恕   同情關愛

   B.殘破并、涼   摧傷破壞

   c.先帝開拓土宇   開辟擴張

   D.外以勸厲,答其功勤   功績辛勞

3.下列句中加點的虛詞,意義與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其子定國卒至丞相

     首尾相接,可燒走也

   B、會公卿集議

     秦王恐其破璧,辭謝固請

   C、三輔為塞,園陵單外

      公使陽處父追之,及諸河,則在舟中矣

   D、今羌胡所以不敢入據(jù)三輔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雖不及于公,其庶幾乎

   --雖然比不上于公,但也差不多啊

   B.壞一以相補,猶有所完

   --毀了一件補另一件,還能有一件完好的

   C.微子之言,其敗國事

   --如果不是你的一番話,幾乎壞了國家的大事

   D.修善其言

   --李修認為虞詡的話很友善

  5.下列句子,全部表明虞詡反對放棄涼州理由的一項是   (   )

①竊聞公卿定策當棄涼州,求之愚心,未見其便

   ②涼州既棄,即以三輔為塞;三輔為塞,則園陵單外

   ③今羌胡所以不敢入據(jù)三輔,為心腹之患者,以涼州在后故也

   ④若棄其境域,徙其人庶,必生異志

   ⑤今涼土擾動,人情不安,竊憂卒然有非常之變

   ⑥其牧守令長子弟皆除為冗官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③⑤⑥

  6.下列敘述與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虞詡幼年時就失去了父母,為了孝順和奉養(yǎng)祖母,他辭謝了陳國國相想讓他做屬吏的要求,直到祖母去世后,他才接受太尉李修的征召,被任命為郎中。

   B.虞詡是一個不畏權勢、有膽有謀、敢于主持正義的官員形象,在東漢中期打擊宦官勢力、懲治不法官吏的斗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C.本文所記敘的事件發(fā)生在漢永初四年,時值羌族叛亂,大將軍鄧騭主張放棄涼州,而當時地位低下的虞詡則有力地反駁了這種錯誤主張,使朝廷采取了他的正確意見,確保了涼州的安全。

D.這篇選文主要表現(xiàn)了虞詡在平定羌族叛亂時的深謀遠慮,以大段言辭展現(xiàn)了他的睿智、遠見及顧全大局的氣概。

試題詳情

(九)嚴光拒仕

嚴光,字子陵,會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與光武同游學。及光武即位,乃變名姓,隱身不見。帝思其賢,乃令以物色訪之。后齊國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釣澤中。”帝疑其光,乃備安車玄繅,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于北軍,給床褥,太官朝夕進膳。司徒侯霸與光素舊,遣使奉書。使人因謂光日:“公聞先生至,區(qū)區(qū)欲即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獲。愿因日暮自屈語言!惫獠淮,乃投札與之,口授日:“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懷仁輔義天下悅,阿諛順旨要領絕。,,霸得書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態(tài)也?”車駕即日聿其館。光臥不起,帝即其臥所撫光腹日:“咄咄子陵!不可相助為理邪?’’光又眠不應。

良久,乃張目熟視日:“昔唐堯著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日:“子陵,我競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輿嘆息而去。復引光入,論道舊故,相對累日。帝從容問光日:“朕何如昔時?’’對曰:‘‘陛下差增于往。”因共偃臥,光以足加帝腹上。除為諫議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釣處為嚴陵瀨焉。建武十七年,復特征。不至。年八十,終于家。(《后漢書》)

1.下列句加點的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區(qū)區(qū)欲即詣   到,往

   B.愿因日暮自語言   屈尊

   C.何至相乎   窘迫

   D.為諫議大夫   授官

2.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項是   (   )

   A.阿諛順旨要領絕   性  命

   B.昔唐堯著德,巢父洗耳   品德高尚

   C.論道舊故,相對累日   講述道理

   D.建武十七年,復特征   特別征召

3.下列句申加點的虛詞,意義與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

   A、及光武即位,變名姓      B、使人謂光日

     良久,張目纛視          共雇臥

   C、迫典司              D、光武同游學

     舍北軍               南徒侯霸光素舊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確的一項是   (   )

  A.乃令以物色訪之

   --于是派人帶著財物美女到處去尋訪他

  B.不可相助為理邪

   --不能幫助我治理天下嗎

   C.我竟不能下汝邪

   --我終究不能低聲下氣地求你吧

   D.陛下差增于往

   --陛下的差錯比以往略微多了些

  5.下列句子,都能表現(xiàn)嚴光狂傲不羈、淡泊名利的一項是  (   )

   ①及光武即位,乃變名姓,隱身不見。

   ②(帝)備安車玄縹,遣使聘之

   ③車駕幸其館,光臥不起

   ④復引光入,論道舊故,相對累日

   ⑤因共偃臥,光以足加帝腹上

   ⑥除為諫議大夫,不屈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6.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光武帝稱帝后,嚴光卻改名更姓,隱居湖畔,后雖勉強來到京師,仍然是狂傲如故。

B.侯霸是嚴光的舊交,想邀請他來家中敘談,嚴光不去,只捎個口信提醒侯霸,一味阿諛奉承皇帝的旨意,就會走上絕路。

C.對光武帝親自來訪,嚴光“臥不起”“眠不應”并且“以足加帝腹上”,表現(xiàn)出對皇帝權勢的藐視。

D.嚴光堅辭高官不受,始終過著歸隱躬耕的生活,后人把他曾經垂釣的地方起名叫嚴陵瀨。

試題詳情

(八)張儉亡命

張儉,字元節(jié),山陽高平人。儉初舉茂才,以刺史非其人,謝病不起。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請為東部督郵。時中常侍侯覽家在防東,殘暴百姓,所為不軌。儉舉劾覽及其母罪惡,請誅之。覽遏絕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結仇。鄉(xiāng)人朱并,素性佞邪,為儉所棄,并懷怨恚,遂上書告儉與同郡二十四人為黨,于是刊章①討捕。儉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門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后流轉東萊,止李篤家。外黃令毛欽操兵到門,篤引欽謂日:“張儉知名天下,而亡非其罪?v儉可得,寧忍執(zhí)之乎?”欽因起撫篤曰:“蘧伯玉恥獨為君子,足下如何自專仁義?”篤日:“篤雖好義,明廷今日載其半矣。”欽嘆息而去。篤因

緣送儉出塞,以故得免。其所經歷,伏重誅者以十數(shù),宗親并皆殄滅,郡縣為之殘破。

中平元年,黨事解,乃還鄉(xiāng)里。大將軍、三公并辟,又舉敦樸,公車特征,起家拜少府,皆不就。獻帝初,百姓饑荒,而儉資計差溫②,乃傾竭財產,與邑里共之,賴其存者以百數(shù)。建安初,征為衛(wèi)尉,不得已而起。儉見曹氏世德已萌,乃閨門懸車,不豫政事。歲余,卒于許下!  (《后漢書》)

   [注]①刊章:在詔令上刪去告密人的姓名。  ②差溫:比較寬裕。

1.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殘暴百姓,所為不   合法

   B.儉劾覽及其母罪   舉報

   C.明延今日其半矣   分享

   D.重誅者以十數(shù)   通“服”,屈服

2.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病不起   推托有病

   B.望門投止   慌忙逃跑

   C.篤因緣送儉出塞   有緣

   D.起家拜少府   起用

3.下列句中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

  A、篤好義,明廷今日載其半矣.

    推此志也,與日月爭光可也

   B、欽嘆息

    吾嘗終日思矣

   C、傾竭財產

    合乎《桑林》之舞:中《經首》之會

   D、賴其存者百數(shù)

    忽魂悸魄動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確的一項是   (   )

   A.以刺史非其人

   --因為刺史不是與職位相稱的人

   B.覽遏絕章表,并不得通

   --侯覽截留了張儉上遞的奏章,使他的建議不能上達到皇帝那里

   C.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

   --沒有不看重自己的名聲和品行的,都不惜破家滅族來保護他

   D.乃闔門懸車,不豫政事

   --于是閉門隱去,不再參與政事

  5.下列句子,直接表現(xiàn)張儉不畏權貴、堅持自己做人原則的一項是 (   )

   ①以刺史非其人,謝病不起

   ②儉舉劾侯覽及其母罪

   ③張儉知名天下,而亡非其罪

   ④公車特征,起家拜少府,皆不就

   ⑤乃傾竭財產,與邑里共之

   ⑥見曹氏世德已萌,乃闔門懸車,不豫政事

   A.①③⑥     B.③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⑤

  6.下列對文章的敘述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

A.張儉為人梗直,不愿接受與職位不相稱的人舉薦,做官后,敢于向權貴挑戰(zhàn),揭發(fā)他們的罪狀,因此受到眾人的敬重。

B.張儉在得罪權貴后,受到追捕,在他出逃在外時,許多人因此受到誅連,他不能及時站出來承擔一切,他其實是一個懦夫。

C.李篤為了自己個人名聲,不惜破家滅族,感動了聞風前來捉拿張儉的縣令毛欽,僥幸放走了張儉,其行同樣令人敬佩。

D.張儉因黨事受到追殺,僥幸留下一條命后,變得膽小怕事,不愿出來做官,不敢與心生異志的曹操作斗爭,一味破財消災,令人同情。

試題詳情

(七)董宣傳

董宣,字少平,陳留圉人也。初為司徒侯霸所辟,舉高第,累遷北海相。到官,以大姓公孫丹為五官掾。丹新造居宅,而卜工以為當有死者,丹乃令其子殺道行人,置尸舍內,以塞其咎。宣知,即收丹父子殺之。丹宗族親黨三十余人,操兵諸府,稱冤叫號。宣以丹前附王莽,慮交通海賊,乃悉收系劇獄,使門下書佐水丘岑盡殺之。青州以其多濫,奏宣考岑,宣坐征詣廷尉。在獄,晨夜諷誦,無憂色。及當出刑,官屬具饌送之,宣乃厲色日:“董宣生平未曾食人之食,況死乎!”時同刑九人,次應及宣,光武馳使騶騎特原宣刑,且令還獄。遣使者詰宣多殺無辜,宣具以狀對,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殺臣活岑。使者以聞,有詔左轉宣懷令,令青州勿案岑罪。后特征為洛陽令。時湖陽公主蒼頭白日殺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驂乘,宣于夏門亭候之,乃駐車叩馬,以刀劃地,大言數(shù)主之失,叱奴下車,因格殺之。主即還宮訴帝,帝大怒,召宣,欲棰殺之。宣叩頭日:“愿乞一言而死!廴眨骸窝?”宣日: “陛下圣德中興,而縱奴殺良人,將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須棰,請得自殺!奔匆灶^擊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黃門持之,使宣叩頭謝主,宣不從,強使頓之,宣兩手據(jù)地,終不肯俯。主日:“文叔為白衣時,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門。今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與白衣同!币螂窂婍椓畛觥Yn錢三十萬。宣悉以班諸吏。由是搏擊豪強,莫不震悚。

   在縣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  (《后漢書》)

1.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置尸舍內,以塞其   罪過,過失

   B.青州以其多濫,奏宣岑  拷問

   C.大言數(shù)主之失   列舉

   D.時同刑九人,應及宣   依次

2.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慮交通海賊   勾結

   B.在獄,晨夜諷誦   誦讀

   C.后特征為洛陽令   特意征召

   D.陛下圣德中興   內心高興

3.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

   ①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②因敕強項令出

   ③宣悉以班諸吏

   ④宣以丹前附王莽

   A.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同     B.①與②相同,③與④相同

   C.①與②不同,③與④相同     D.①與②不同,③與④不同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確的一項是   (   )

   A.宣坐征詣廷尉--董宣因為(這件事),被傳到廷尉那里(受審)

   B.使宣叩頭謝主--讓董宣向皇上叩頭謝恩

   C.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門--因死罪而躲藏、逃亡,官吏不敢上門

   D.初為司徒侯霸所辟,舉高第--當初被司徒侯霸征辟,因門第高被舉薦

5.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能體現(xiàn)董宣不畏權貴的一組是 (   )

①    宣知,即收丹父子殺之

②    宣以丹前附王莽,慮交通海賊,乃悉收系劇獄

③    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殺臣活岑

④    在獄,晨夜諷誦,無憂色

⑤    駐車叩馬,以刀劃地,大言數(shù)主之失

⑥    強使頓之,宣兩手據(jù)地,終不肯俯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⑤⑥      D.②③⑥

6.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董宣為人剛直,蔑視權貴,因為打擊豪強,遭到了貶謫。

   B.皇帝聽了董宣攔車殺奴之事后,大怒,想殺董宣,袒護女兒。

   C.董宣面對盛怒的皇帝,以死直諫,最終感動了皇帝,贏得了皇帝的贊譽和褒獎。

   D.文章敘事簡明,剪裁得當,尤其善于運用白描手法來描述具體細節(jié),使人物栩栩如生,個性鮮明。

試題詳情

(六)宋弘為國選才 

宋弘,字仲子,京兆長安人也。光武即位,征拜太中大夫。家無資產,以清行致稱。

帝嘗問弘通博之士,弘乃薦沛國桓譚才學洽聞①,幾能及揚雄、劉向父子。于是召譚拜議郎、給事中。帝每燕②,好其繁聲。弘聞之不悅,悔于薦舉。伺譚內出,正朝服坐府上,遣吏召之。譚至,不與席而讓之日:“吾所以薦子者,欲令輔國家以道德也,而今數(shù)進鄭聲,以亂雅頌,非忠正者也。能自改邪?將令相舉以法乎?”譚頓首辭謝,良久乃遣之。后大會群臣,帝使譚鼓琴,譚見弘,失其常度。帝怪而問之。弘乃離席免冠謝日:“臣所以薦桓譚者,望能以忠正導主,而令朝廷耽悅鄭聲,臣之罪也!钡鄹娜葜x,使反服,其后遂不復令譚給事中。弘推進賢士馮翊、桓梁三十余人,或相及為公卿者。 (《后漢書》)

   [注]①洽聞:見多識廣。  ②燕:通“宴”。

1.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望能以忠正主   教育,引導

   B.將令相以法乎   檢舉

   C.譚見弘,失其常   氣質

   D.不與席而之日   責備

2.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與現(xiàn)代漢語意義不相同的一項是  (   )

   A.家無資產,以清行致稱

   B.弘聞之不悅,悔于薦舉

   C.吾所以薦子者,欲令輔國家以道德也,

   D.弘推進賢士馮翊、桓梁三十余人

3.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

  ①弘乃薦沛國桓譚才學洽聞

  ②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

  ③而今數(shù)進鄭聲,以亂雅頌

  ④敢以煩執(zhí)事   .

  A.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同      B.①與②相同,③與④相同

  C.①與②不同,③與④相同      D.①與②不同,③與④不同

4.將下列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白話文

(1)   吾所以薦子者,欲令輔國家以道德也

(2)家無資產,以清行致稱 

5.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能體現(xiàn)宋弘正直、關心國家的一組是   (   )

   ①家無資產,以清行致稱

   ②弘聞之不悅,悔于薦舉

   ③吾所以薦子者,欲令輔國家以道德也

  、茏T見弘,失其常度

   ⑤臣所以薦桓譚者,望能以忠正導主

   ⑥帝改容謝,使反服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④⑤⑥

  6.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宋弘在光武帝登基后即被征召為太中大夫,為官清廉,廣受贊譽。

   B.宋弘拉攏士人,推薦桓譚做議郎的官職,后又因與之不和,上書光武帝罷免了他。

   C.桓譚做議郎后,彈奏的盡是靡靡之音,敗壞正統(tǒng)音樂。

   D.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宋弘能直言進諫,并敢于提拔正直、忠誠的官員,這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