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7.昆蟲的兩種發(fā)育方式的全過程可以分別用如圖的部分內容表示.已知D為卵期.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蜻蜓的發(fā)育過程可以表示為A→B→C
B.若此圖表示蜜蜂的發(fā)育過程,則B為蛹期,C為幼蟲期
C.若此圖表示蝗蟲的發(fā)育過程,則C對農作物的危害最大
D.若此圖表示家蠶的發(fā)育過程,為了提高蠶絲產量,應設法延長C時期

分析 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昆蟲在個體發(fā)育中,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等4個時期的發(fā)育.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的幼蟲與成蟲在形態(tài)構造和生活習性上明顯不同,差異很大.如蒼蠅、蜜蜂、家蠶、菜粉蝶、蚊子.
不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幼體與成體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活習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發(fā)育成熟,發(fā)育經歷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例如:蝗蟲、蟋蟀、螻蛄、螳螂、蜻蜓.

解答 解:A、已知D為卵,若此圖表示蜻蜓的不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則發(fā)育過程為D→A→C,故說法錯誤; 
B、已知D為卵,若此圖表示蜜蜂的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則A為幼蟲期,B為蛹期,C為成蟲期,故說法錯誤; 
C、已知D為卵,若此圖表示蝗蟲的發(fā)育過程,則A是幼蟲期,C是成蟲期,成蟲期對農作物的危害最大,故正確;
D、已知D為卵,若此圖表示春蠶的發(fā)育過程,則A是幼蟲期,B為蛹期,C為成蟲期,為了使蠶絲產量提高,應設法延長A時期,故說法錯誤.
故選:C.

點評 昆蟲的發(fā)育過程是中考中經�?疾榈膯栴},要注意區(qū)分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和不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的特點,但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7.為了探究大豆種子萌發(fā)的環(huán)境條件,某生物興趣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表中未涉及的其他條件均適宜),根據實驗回答問題:
組別種子數(粒)處理方法萌發(fā)數(粒)
20有光,不加水,25℃0
20有光,適量的水,25℃18
20有光,過量的水將種子淹沒,25℃0
20無光,適量的水,25℃17
(1)若要探究光對大豆種子萌發(fā)率影響,應選擇②組與④進行對照.
(2)③組的種子都沒有萌發(fā),主要原因是缺少空氣.
(3)如果要測定大豆種子的發(fā)芽率,可讓種子處在與表中②組相同的環(huán)境中.該組種子的發(fā)芽率為90%.
(4)大豆種子萌發(fā)時,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主要來自種子結構中的子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一個母細胞連續(xù)分裂4次,能形成的細胞個數為( �。�
A.16B.4C.8D.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某學校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在一塊地上噴灑殺蟲劑,在附近的另一塊地上未作任何處理.隨后,他們在兩塊地上各設5塊面積相同的樣地.然后從每塊樣地中各取1立方米的泥土,統(tǒng)計其中所含蚯蚓的條數.實驗獲得的數據如表所示.請根據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噴灑殺蟲劑的土地未作任何處理的土地
樣地每立方米所含的蚯蚓條數樣地每立方米所含的蚯蚓條數
A730F901
B254G620
C319H811
D428I576
E451J704
(1)設計和實施這個實驗前,你會提出什么問題?蚯蚓喜歡生活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中?.
(2)可以作出什么假設?蚯蚓喜歡生活在未經處理的土壤中.
(3)根據實驗結果得出實驗結論.蚯蚓喜歡生活在未經處理的土壤中.
(4)實驗后的蚯蚓,你認為應該怎樣處理?實驗后的蚯蚓,放回到大自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我們常聽到過這樣的詩句:“有心栽花花不發(fā),無心插柳柳成蔭”.從科學的角度看,后一句所指的柳樹的生殖方式是(  )
A.分根,屬有性生殖B.壓條,屬無性生殖C.扦插,屬無性生殖D.嫁接,屬有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春季,人們常采用扦插的方法對柳樹進行繁殖.扦插時,柳樹枝條是帶有腋芽的成活率高,還是無腋芽的成活率高?請你設計一個實驗,探究腋芽的有無與枝條成活率的關系.
(1)作出假設:有腋芽的柳樹枝條成活率可能較高.
(2)實驗變量:腋芽的有無.
(3)實驗步驟:①材料準備:取20根生長狀況基本相同的柳枝.將枝條下端均切成斜向切口,這樣處理有利于成活,其原因是增加吸水面積,提高柳條的成活率.
②分組:A組10根,枝條均保留2~3個腋芽;B組10根,均去掉腋芽,分別掛上標簽.
③將A、B兩組的莖段按要求插入土壤中,并在適宜且相同的環(huán)境條件下培育.
(4)觀察記錄:培育一段時間后,比較A、B兩組莖段新葉和生根的數量,并作好記錄.
(5)實驗結果:A組成活率高于B組.實驗結論:其他條件相同時,有腋芽的柳樹枝條成活率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屬于人體器官的是( �。�
A.血液B.心肌C.血管D.皮膚表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如圖是人體部分系統(tǒng)的生理活動簡單模式圖,圖中①表示某種生理過程,②、③分別表示兩種氣體.請據圖分析回答

(1)B系統(tǒng)中完成圖中①過程的主要器官是小腸.蛋白質經過B系統(tǒng)后分解為氨基酸才能被人體吸收.
(2)C系統(tǒng)中的血液與組織細胞進行了氣體交換后,血液名稱上如何變化?由動脈血變成靜脈血.
(3)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高低可通過胰島素調節(jié).
(4)D系統(tǒng)中形成尿液的要經過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從吸收作用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為一綠色開花植物及部分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植物莖內運輸水分的結構位于[⑦]木質部內.葉片內,含大量 葉綠體且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結構是[②]葉肉,氣體進出的結構由[③]保衛(wèi)細胞控制.
(2)根據葉脈判斷,該類型植物種子中通常2片子葉.種植該植物時常合理密植,目的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婵°倗濮寸换姗€鐛箛娑欐櫢闁跨噦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诲┑鐘叉搐缁狀垶鏌ㄩ悤鍌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