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與探究
(1)對數(shù)軸上的點P進行如下操作:先把點P表示的數(shù)乘以
1
4
,再把所得數(shù)對應的點向右平移1個單位,得到點P的對應點P′.
如圖1,點A,B在數(shù)軸上,對線段AB上的每個點進行上述操作后得到線段A′B′,其中點A,B的對應點分別為A′,B′.
若點A表示的數(shù)是-3,點A′表示的數(shù)是
 
;若點B′表示的數(shù)是2,點B表示的數(shù)是
 
;
已知線段AB上的點E經(jīng)過上述操作后得到的對應點E′與點E重合,則點E表示的數(shù)是
 

(2)對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每個點P進行如下操作:先把點P的橫、縱坐標都乘以同一種實數(shù)a,將得到的點先向右平移b個單位,再向上平移4b個單位,得到點P的對應點P′.
如圖2,正方形ABCD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對正方形ABCD及其內(nèi)部的點進行上述操作后得到正方形A′B′C′D′及其內(nèi)部的點,其中點A,B,C,D的對應點分別為A′,B′,C′,D′.
若已知A(-3,0)、A′(-1,2)、C(5,4),求點C′的坐標;
如果正方形ABCD內(nèi)部的一個點F經(jīng)過上述操作后得到的對應點F′與點F重合,求點F的坐標.
考點:幾何變換綜合題
專題:
分析:(1)先把點P表示的數(shù)乘以
1
4
,再把所得數(shù)對應的點向右平移1個單位,根據(jù)變換的關系即可得到點P的對應點P′,即可求得點A′與點B表示的數(shù);然后設設E表示的數(shù)為x,根據(jù)題意得:
1
4
x+1=x,即可求得答案;
(2)先把點P的橫、縱坐標都乘以同一種實數(shù)a,將得到的點先向右平移b個單位,再向上平移4b個單位,得到點P的對應點P′,與A(-3,0)、A′(-1,2),即可得方程組:
-3a+b=-1
0×a+4b=2
,從而得到變換關系,繼而求得答案.
解答:解:(1)∵A、B的對應點分別為A′、B′,點A表示的數(shù)是-3,點B′表示的數(shù)是2,
∴-3×
1
4
+1=
1
4
,(2-1)÷
1
4
=4,
∴A′表示的數(shù)為
1
4
;B表示的數(shù)為4;
∵E的對應點E′與點E重合,
設E表示的數(shù)為x,
根據(jù)題意得:
1
4
x+1=x,
解得:x=
4
3
,
∴E′表示的數(shù)為
4
3

故答案為:
1
4
,4,
4
3
;

(2)∵A(-3,0)的對應點為A′(-1,2),
根據(jù)題意得:
-3a+b=-1
0×a+4b=2
,
解得:
a=
1
2
b=
1
2
,
∵C(5,4),
1
2
×5+
1
2
=3,
1
2
×4+4×
1
2
=4,
∴點C′(3,4);
設F(m,n),
∵點F的對應點F′與點F重合,
1
2
m+
1
2
=m
1
2
n+2=n
,
解得:
m=1
n=4
,
∴F(1,4).
點評:此題考查了幾何變換的知識.此題難度適中,注意根據(jù)題意得到變換關系是解此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小明在計算15-
1
2
x的值時,不小心將“-“看成“+“,結果得24,求15-
1
2
x的正確結果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圓內(nèi)接四邊形ABCD中,∠A:∠B:∠C:∠D可以是( 。
A、5:2:3:4
B、5:3:2:4
C、2:4:3:5
D、4:2:5: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ABC三個頂點的坐標分別為A(2,2),B(4,0),C(6,4)以原點為位似中心,將△ABC縮小,位似比為1:2,則線段AC中點P變換后對應點的坐標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菱形ABCD的邊長為2,∠ADC=60°,等邊三角形△AEF兩邊分別交邊DC,CB于點E,F(xiàn).
(1)求證:△ADE≌△ACF;
(2)如圖2所示,若點E,F(xiàn)始終分別在邊DC,CB上移動,記等邊△AEF面積為S,則S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值為多少;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3)若S存在最小值,對角線AC上是否存在點P,使△PDE的周長最?若存在,請求出這個最小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AOB,
(1)先只用直尺準確作出∠AOB的補角∠BOD,再畫出∠AOB的角平分線OC,∠BOD的平分線0E;
(2)寫出圖中所有的互余角和互補角,并選擇一對互余角加以說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直線y=kx+6分別與x軸、y軸相交于點E和點F,點E的坐標為(-8,0),點A的坐標為(0,4).
(1)求k的值;
(2)若點P(x,y)是第二象限內(nèi)的直線上的一個動點,當點P運動過程中,試寫出△OPA的面積S與x的函數(shù)關系式,并寫出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
(3)探究:當P運動到什么位置時,△OPA的面積為12,并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ABC的三個頂點都在邊長為1的小正方形組成的網(wǎng)格的格點上,以點O為原點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回答下列問題:
(1)將△ABC先向上平移5個單位,再向右平移1個單位得到△A1B1C1,畫出△A1B1C1,并直接寫出A1的坐標
 
;
(2)將△A1B1C1繞點(0,-1)順時針旋轉(zhuǎn)90°得到△A2B2C2,畫出△A2B2C2;
(3)觀察圖形發(fā)現(xiàn),△A2B2C2是由△ABC繞點
 
順時針旋轉(zhuǎn)
 
度得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在直角坐標系中直接畫出函數(shù)y=|x|的圖象.若一次函數(shù)y=kx+b的圖象分別過點A(-1,1)、B(2,2),請你依據(jù)這兩個函數(shù)的圖象寫出方程組
y=|x|
y=kx+b
的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