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方程
(1)(2x+1)2=3(2x+1);
(2)x2-7x+10=0.
考點: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
專題:計算題
分析:(1)先移項得到(2x+1)2-3(2x+1)=0,然后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
(2)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
解答:解:(1)(2x+1)2-3(2x+1)=0,
(2x+1)(2x+1-3)=0,
2x+1=0或2x+1-3=0,
所以x1=-
1
2
,x2=1;
(2)(x-2)(x-5)=0,
x-2=0或x-5=0,
所以x1=2,x2=5.
點評:本題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先把方程右邊變形為0,然后把方程左邊進行因式分解,這樣把一元二次方程轉(zhuǎn)化為兩個一元一次方程,再解一次方程可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計算:
(1)3
3
+5
2
-8
3
-2
2
;
(2)
36
-
2
+
3.256
(精確到0.01);
(3)|1-
2
|+
3-
8
27
×
1
4
-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1,在矩形ABCD中,AB=12cm,BC=6cm,點P從A點出發(fā),沿A→B→C→D路線運動,到D點停止;點Q從D點出發(fā),沿D→C→B→A運動,到A點停止.若點P、點Q同時出發(fā),點P的速度為每秒1cm,點Q的速度為每秒2cm,a秒時點P、點Q同時改變速度,點P的速度變?yōu)槊棵隻(cm),點Q的速度變?yōu)槊棵隿(cm).如圖2是點P出發(fā)x秒后△APD的面積S1(cm2)與x(秒)的函數(shù)關系圖象;圖3是點Q出發(fā)x秒后△AQD的面積S2(cm2)與x(秒)的函數(shù)關系圖象.根據(jù)圖象:
(1)求a、b、c的值;
(2)設點P出發(fā)x(秒)后離開點A的路程為y(cm),請寫出y與x的函數(shù)關系式,并求出點P與Q相遇時x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先化簡再求值:(
2a-2b
a2-2ab+b2
+
b
a2-b2
)÷
3b+2a
a-b
,其中a=
5
+
3
,b=
5
-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1)如圖,在△ABC中,P是AC邊上一點,過點P分別畫AB,BC的平行線,再過點C畫CD⊥AB,垂足為D.
(2)請將網(wǎng)格圖中的△ABC向上平移2個單位長度,再向右平移3個單位長度,畫出兩次平移后得到的△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在Rt△ABC中,∠AOB=90°,且AO=8,BO=6,P是線段AB上一動點,PE⊥AO于點E,PF⊥BO于點F,設PE=x,矩形PFOE的面積為s.
(1)求出s與x的函數(shù)關系式并直接寫出自變量x的取值范圍;
(2)當s=12時,求矩形PFOE的兩鄰邊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已知⊙O的圓心O在射線PM上,PN切⊙O于Q,PO=20cm,∠P=30°,A、B兩點同時從P點出發(fā),點A沿PN方向移動,點B以4cm/s的速度沿PM方向移動,且直線AB始終垂直PN.設運動時間為t秒,求下列問題.(結(jié)果保留根號)
(1)求PQ的長;
(2)當t為何值時直線AB與⊙O相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直線y=kx+b過x軸上的A(2,0)點,且與拋物線y=ax2相交于B、C兩點,已知B點坐標為(1,1)
(1)求直線和拋物線所表示的函數(shù)解析式,并在同一坐標系中畫出它們的圖象.
(2)如果拋物線上有一點D(D在y軸的右側(cè)),使得S△OAD=S△OBC,求這時D點的坐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ABC是△DEF經(jīng)過平移得到的,若AD=4cm,則BE=
 
cm;若點M為AB的中點,點N為DE中點,則MN=
 
cm;若∠B=73°,則∠E=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