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題
 0  129359  129367  129373  129377  129383  129385  129389  129395  129397  129403  129409  129413  129415  129419  129425  129427  129433  129437  129439  129443  129445  129449  129451  129453  129454  129455  129457  129458  129459  129461  129463  129467  129469  129473  129475  129479  129485  129487  129493  129497  129499  129503  129509  129515  129517  129523  129527  129529  129535  129539  129545  129553  203614 

科目: 來源: 題型:

除去下列物質(zhì)中所含少量雜質(zhì)(括號內(nèi)為雜質(zhì)),所選試劑和分離方法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混合物試劑分離方法
A乙烷(乙烯)高錳酸鉀溶液洗氣
B甲苯(苯酚)溴水過濾
C乙醇(水)氧化鈣蒸餾
D乙酸乙酯(乙酸)NaOH溶液分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如圖是實驗室制取氨氣的裝置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如圖中用于加熱的儀器名稱是
 
,
(2)寫出實驗室制取氨氣的化學方程式:
 

(3)驗證氨氣是否已經(jīng)收集滿的方法是
 
(任寫一種).
(4)若有5.35g氯化銨參加反應,則產(chǎn)生的氨氣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實驗室制取乙酸乙酯的實驗中濃硫酸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有下列化學儀器:
①托盤天平 ②玻璃棒、鬯幊 ④燒杯、萘客病、奕萘科俊、吣z頭滴管
(1)需要配制500mL 1mol?L-1稀硫酸,需用質(zhì)量分數(shù)為98%、密度為1.84g?cm-3的濃硫酸
 
 mL.
(2)實驗時應選用儀器的先后順序是(填入編號)
 

(3)若實驗遇到下列情況,對硫酸溶液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有何影響(填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①稀釋的硫酸轉(zhuǎn)移到容量瓶中后未洗滌燒杯:
 

②趁熱將溶液注入容量瓶中并定容:
 

③搖勻后發(fā)現(xiàn)液面低于刻度線于是又加水:
 

④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餾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面是幾種實驗中常用的儀器:

(1)寫出序號所代表的儀器的名稱:
B
 
;C
 
;D
 

實驗室要配制480mL 0.2mol/L NaOH溶液,請回答下列問題:
(2)用托盤天平稱取氫氧化鈉,其質(zhì)量為
 
g.
(3)下列主要操作步驟的正確順序是
 
(填序號).
①稱取一定質(zhì)量的氫氧化鈉,放入燒杯中,用適量蒸餾水溶解;
②“定容”;
③待冷卻至室溫后,將溶液轉(zhuǎn)移到容量瓶中;
④蓋好瓶塞,反復上下顛倒,搖勻;
⑤用少量的蒸餾水洗滌燒杯內(nèi)壁和玻璃棒2-3次,洗滌液轉(zhuǎn)移到容量瓶中.
(4)在配制過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確的,下列操作會引起所配濃度偏高的是
 

①沒有洗滌燒杯和玻璃棒               
②轉(zhuǎn)移溶液時不慎有少量灑到容量瓶外面
③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餾水       
④定容時俯視刻度線
⑤未冷卻到室溫就將溶液轉(zhuǎn)移到容量瓶并定容
(5)寫出步驟②“定容”的具體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科研小組用MnO2的濃鹽酸制備Cl2時,利用剛吸收過少量SO2的NaOH溶液對尾氣進行吸收處理,如圖所示:
(1)裝置連接好后,應先檢查裝置氣密性,方法是
 

(2)盛濃鹽酸的儀器名稱是
 
;圓底燒瓶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飽和食鹽水的作用是
 

(3)吸收Cl2時首先發(fā)生的反應時Cl2+Na2SO3+2NaOH═2NaCl+Na2SO4+H2O.吸收尾氣一段時間后,吸收液(強堿性)中肯定存在Cl-、SO42-和OH-.請設計實驗,探究該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陰離子(不考慮空氣中CO2的影響).
①提出合理假設:
假設1:
 

假設2:只存在ClO-;
假設3:既不存在SO32-,也不存在ClO-;
②吸收液中可能存在ClO-的原因是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③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請在表中補充實驗步驟以及預期現(xiàn)象和結(jié)論.限選實驗試劑:3mol/L H2SO4溶液,1mol/L NaOH溶液、0.01mol/L KMnO4溶液、品紅溶液、淀粉KI溶液.
實驗步驟預期現(xiàn)象和結(jié)論
步驟1:取少量吸收液于試管中,滴加3mol/L H2SO4溶液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將所得溶液分別置于A、B試管中/
步驟2:
 
Ⅰ:
 
,則假設1成立;
Ⅱ:
 
,
步驟3:
 
Ⅰ:
 
,則假設1成立;
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人們從“機遇”號火星車所發(fā)回的實物照片以及紅色和桔色的土壤顏色,不推斷火星上可能存在著赤鐵礦,這是利用了物質(zhì)的顏色這一性質(zhì)對物質(zhì)的存在進行推測的.如果要進一步確定這種推測是否正確,必須通過實驗驗證.假設有一塊火星礦物樣品,請同學們用學過的知識設計化學實驗來證明該火星礦物中是否有三價鐵元素.
(1)實驗原理:
 

(2)實驗用品:錘頭、研缽(研杵)、燒杯、玻璃棒、漏斗、鐵架臺、濾紙、試管、滴管、稀鹽酸、KSCN溶液.
(3)實驗步驟及方法:
①樣品處理:將樣品用錘頭敲碎,放置在研缽中研細備用;
②溶解:將研磨好的樣品粉末倒入燒杯,加10ml稀鹽酸,用
 
攪拌片刻;
③過濾:、谥谢旌衔镆后w過濾;
④檢驗:取2ml濾液加入試管中,然后向試管中滴加2滴
 
溶液,觀察溶液的顏色變化.
(4)實驗結(jié)果分析及結(jié)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將一定濃度的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藍色沉淀.
甲同學認為兩者反應只生成CuCO3一種沉淀;
乙同學認為這兩者相互促進水解,只生成Cu(OH)2一種沉淀;
丙同學認為生成了CuCO3和Cu(OH)2兩種沉淀.
(查閱資料知:CuCO3和Cu(OH)2均不帶結(jié)晶水)
Ⅰ:按照乙同學的理解,向生成的沉淀中加入
 
試劑,若觀察到
 
時,
就說明乙同學的猜想正確,則Na2CO3溶液和CuSO4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Ⅱ:定量探究生成物的成分將沉淀通過
 
、洗滌的操作從溶液中分離出來,再低溫干燥,然后定量分析沉淀物成分.
Ⅲ:若沉淀中CuCO3和Cu(OH)2兩者都有,可通過下列所示裝置的鏈接,進行定量分析來測定其質(zhì)量(設每一裝置中的反應或吸收均完全,反應前系統(tǒng)中存在的空氣忽略不計).

(1)上述各裝置連接順序為:
 
 
 
 
 
→;
(2)實驗結(jié)束時要通入過量的空氣,其作用是
 

(3)若沉淀樣品的質(zhì)量為m克,CO2吸收裝置質(zhì)量增加了n克,則沉淀中Cu(OH)2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
 

(4)能證明甲同學說法正確的實驗現(xiàn)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有機物A(肉桂酸甲酯)是常用于調(diào)制具有草莓、葡萄、櫻桃、香子蘭等香味的食用香精,它的分子式為C10H10O2,且分子中只含有1個苯環(huán),苯環(huán)上只有一個取代基.它的核磁共振氫譜圖上有6個峰,峰面積之比為1:2:2:1:1:3.它的紅外光譜如下圖:

用A為原料合成高分子化合物H的路線如下
(i)LiAlH4/乙
(ii)H2O醚
B  
Cu/O2
C
(i)銀氨溶液/△
(ii)H+
H2/Ni
E
Br2/PBr3
F
(i)NaOH/H2O
(ii)H+
G  
一定條件
H(高分子)
已知:RCOOCHH3
(i)LiAlH4/乙醚
(ii)H2O
RCH2OH   
RCH2COOH
Br2/PBr3
RCHBrCOOH
回答下列問題:
(1)A的結(jié)構(gòu)簡式是
 

(2)B與Br2的CCl4溶液反應后的生成物中手性碳原子的數(shù)目為
 

(3)請寫出B生成C的化學方程式
 

(4)請寫出同時滿足下列條件下C的所有同分異構(gòu)體的結(jié)構(gòu)簡式:
 

①分子中不含羰基和羥基;②是苯的對位二元取代物;③除苯環(huán)外,不含其他環(huán)狀結(jié)構(gòu).
(5)請寫出G生成H的化學方程式
 

(6)溴苯與丙烯酸甲酯在氯化鈀催化下可直接合成A,為了促進反應的進行,通?杉尤胍环N顯
 
(填字母)的物質(zhì).
A.弱酸性          B.弱堿性          C.強酸性          D.強堿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甲醛(HCHO)是一種致癌物,下列有關(guān)甲醛的使用不會影響人體健康的是(  )
A、用經(jīng)甲醛處理過的膠合板裝修居室
B、用甲醛處理過的襯衫具有免熨效果
C、將生物標本浸于盛有甲醛水溶液的密封瓶中
D、海產(chǎn)品用甲醛水溶液浸泡,以保鮮防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