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如圖是采摘后的幾種果實在成熟過程中呼吸速率的變化曲線.請回答下列問題:
(1)由圖可知,果實呼吸速率的變化是用單位時間內CO2釋放量/CO2釋放/CO2產生量的數(shù)值來表示.
(2)隨著摘后天數(shù)的增加,4種果實呼吸速率變化的共同趨勢是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
(3)已知摘后果實呼吸高峰的出現(xiàn)標志著果實開始衰老,不耐貯藏,則圖中最不耐貯藏的果實  是鱷梨.為了延長摘后果實的貯藏時間,可采用的措施有降低氧氣濃度、適當降低溫度、增加二氧化碳濃度(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給分,如避免機械損傷、調節(jié)貯藏濕度、激素處理、應用植物殺菌素等)(答出兩點).
(4)已知果實中含有淀粉等貯藏物質,摘后10天,由于貯藏物質(淀粉)加速水解/淀粉酶含量增加/淀粉酶的活性增強,使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引起香蕉果實呼吸速率急劇上升.
(5)研究發(fā)現(xiàn),摘后果實呼吸高峰的出現(xiàn)是因為脫落酸的積累誘發(fā)了乙烯的生成,進而使呼吸速率加快,促進果實的成熟與衰老. 由此說明,植物生命活動過程中,各種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的起作用而是多種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調節(jié)/多種激素共同作用.

分析 分析圖中曲線的走勢可知,隨著摘后天數(shù)的增加,4種果實呼吸速率變化的共同趨勢是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觀察曲線圖的縱坐標可知,該實驗測量了單位時間CO2的產生量來定量表示呼吸速率.結合圖示及所學知識解答.

解答 解:(1)觀察曲線圖的縱坐標可知,該實驗測量了單位時間CO2的產生量來定量表示呼吸速率.
(2)觀察圖中曲線的走勢可知,隨著摘后天數(shù)的增加,4種果實呼吸速率變化的共同趨勢是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
(3)由于呼吸高峰出現(xiàn)就標志果實開始衰老不耐貯藏,從圖中可知鱷梨達到呼吸高峰的時間最短,所以鱷梨最不耐貯藏.為了延長貯藏時間就要減慢呼吸速率,從而延長達到呼吸高峰所需要的時間.所以相關措施主要是適當降低溫度、增加二氧化碳濃度,其他有助于果實保鮮的措施也正確.
(4)本小題強調摘后10天香蕉中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是與10天前對比分析,所以強調貯藏物質(淀粉)加速水解.
(5)由于空后方提示該物質促進果實的成熟與衰老,而且還提到多種激素,所以此空應該就是促進果實成熟的激素--乙烯.
故答案為:
(1)CO2釋放量/CO2釋放/CO2產生量
(2)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
(3)鱷梨       降低氧氣濃度、適當降低溫度、增加二氧化碳濃度(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給分,如避免機械損傷、調節(jié)貯藏濕度、激素處理、應用植物殺菌素等)
(4)貯藏物質(淀粉)加速水解/淀粉酶含量增加/淀粉酶的活性增強
(5)乙烯   多種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調節(jié)/多種激素共同作用

點評 本題以采摘后的幾種果實在成熟過程中呼吸速率的變化曲線為背景,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實驗與探究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難度適中.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關于人體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與調節(jié)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垂體分泌的抗利尿激素,通過體液運送定向作用到腎小管、集合管
B.甲狀腺激素對促甲狀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饋調節(jié)
C.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受血糖濃度的調節(jié),也受神經(jīng)調節(jié)
D.在胸腺中發(fā)育成熟的T淋巴細胞可參與細胞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有關生物進化和物種形成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是否形成新物種是生物進化的標志
B.生物多樣性的產生是群落內生物共同進化的結果
C.生殖隔離一旦形成就標志著新物種的產生
D.變異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如圖代表不同細胞間的信息傳遞過程,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靶細胞C之所以能接受神經(jīng)細胞傳來的信息是因為細胞膜上有受體;圖中的神經(jīng)末梢和靶細胞等共同構成反射弧結構中的效應器.
(2)若刺激M點,則M點膜內的電流方向是興奮部位→未興奮部位;若分別刺激M、N點,電流表將分別偏轉2、1次.
(3)若圖中的物質a是胰島素,則靶細胞C是胰島B細胞;研究胰島素合成與分泌常用的方法是同位素標記法.
(4)靶細胞C中能發(fā)生堿基互補配對的細胞器有線粒體和核糖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細胞中,與小球藻細胞結構最相似的是( 。
A.酵母菌細胞B.藍藻細胞
C.水綿細胞D.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1是某湖水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碳循環(huán)模式圖,圖1中甲、乙、丙、丁表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圖2為圖1中部分生物之間的營養(yǎng)結構關系.請據(jù)圖分析回答:
(1)圖1中過程①表示的生理過程主要是光合作用,如果圖2中的A、B、C、D表示圖1中的四種魚,圖1中和A、B、C、D對應的成分是丙.
(2)圖1中能看出碳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huán)境之間的傳遞形式主要是以CO2(或二氧化碳)形式進行的.
(3)圖1表示的湖水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主要功能包括能量流動、物質循環(huán)和信息傳遞等.
(4)魚D不會獲得浮游動物同化的全部能量,從能量傳遞的角度來看,浮游動物同化的能量較大一部分呼吸作用散失.魚D增重1g,至少消耗浮游藻類2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有關綠葉中色素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試管中的葉綠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紅色
B.胡蘿卜素和葉黃素的吸收光譜主要在藍紫光區(qū)域
C.無土栽培青菜幼苗時,營養(yǎng)液中缺少Mg將導致葉片變黃
D.色素分離實驗中,濾紙條上不同色素帶的寬度一般可以表示色素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微藻是一群體型微小、能進行光合作用的低等植物總稱,微藻在水產養(yǎng)殖、水質凈化等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運用微藻的水產養(yǎng)殖方式稱之為綠水養(yǎng)殖,水體中不含微藻的養(yǎng)殖方式稱為清水養(yǎng)殖.如圖是以微藻為核心的水體生態(tài)系統(tǒng)模型,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水體生態(tài)系統(tǒng)模型中,有食物鏈6條,次級消費者是魚、蝦、人,魚和蝦的種間關系有捕食、競爭.
(2)清水養(yǎng)殖過程中,通常需要添加硝化細菌、芽孢桿菌等菌劑.為提高芽孢桿菌的使用效果,芽孢桿菌制劑使用前加入葡萄糖溶液中6-8小時的目的是進行芽孢桿菌的活化、增殖.硝化細菌能將水體中對動物有毒害的氨(NH3)氧化成亞硝酸鹽、硝酸鹽,從而起到凈化水質的作用.芽孢桿菌與硝化細菌在代謝類型上的不同之處是芽孢桿菌是異養(yǎng)生物,硝化細菌是自養(yǎng)生物.
(3)與清水養(yǎng)殖相比,綠水養(yǎng)殖的優(yōu)點有降低水體中氮和磷濃度、增加水體溶解氧、減少飼料使用(或提高養(yǎng)殖動物幼體成活率)等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湖北省襄陽市等四校高三上期中聯(lián)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同學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中,若看到的細胞體積較大,呈長方形,排列整齊,但不夠緊密,找不到發(fā)生分裂的細胞,則最可能的原因是

A.裝片未制作好,細胞重疊在一起 B.不是分生區(qū)的細胞,細胞已經(jīng)分化

C.染色體著色不深,不便于觀察 D.細準焦螺旋沒調好,物像不清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