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4.高等動物細胞膜外側Na+高、K+ 低,膜內側K+高、Na+低,這兩種離子膜內外的濃度差是細胞保持反應性能的條件.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生物體內的無機鹽多數以離子形式存在
B.動物體內的Na+、K+ 的比例是相對穩(wěn)定的
C.Na+、K+ 對維持動物體內酸堿平衡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D.細胞的生理活性與Na+、K+ 比例的平衡密切相關

分析 1、細胞內無機鹽的主要存在形式是離子,有些無機鹽是某些化合物的組成成分;許多無機鹽對于維持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活動具有重要作用,有的無機鹽參與維持酸堿平衡和滲透壓.
2、Na+主要維持細胞外滲透壓,K+主要維持細胞內滲透壓,靜息電位主要由鉀離子產生和維持,動作電位主要由鈉離子產生和維持.

解答 解:A、細胞內無機鹽的主要存在形式是離子,A正確;
B、動物體通過主動運輸過程,保證了Na+、K+的比例的相對相對穩(wěn)定,B正確;
C、細胞膜外側Na+高,K+低,膜內側K+高,Na+低,對于興奮的產生和傳導具有重要意義,對于滲透壓的維持也有一定作用,但對維持動物體內酸堿平衡不起作用,C錯誤;
D、Na+、K+比例的平衡與興奮的產生和傳導密切相關,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的知識點是無機鹽的存在形式和功能,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意義,興奮的產生和傳導途徑,旨在考查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并應用相關知識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和判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湛江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同學在進行“加酶洗衣粉和普通洗衣粉的洗滌效果”的探究實驗中,設計了如下方案: ①設置兩組實驗,分別使用蛋白酶洗衣粉和復合酶洗衣粉;②兩組實驗的洗衣粉用量、被洗滌的衣物質地、衣物量、污染物的性質和量、被污染的時間、洗滌時間、洗滌方式等全部設置為相同;③根據污漬去除程度得出結果。對這個實驗的評價,正確的是 ( )

A.對照實驗設置不合理

B.無關變量設置太多

C.沒有自變量

D.因變量描述錯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西大學附屬中學高三上學期9月模擬診斷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生命系統(tǒng)中,下列哪一現象不是單向進行的是( )

A.小麥胚芽鞘中生長素的極性運輸

B.人膝跳反射中興奮在神經元間的傳遞

C.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兩個物種間的信息傳遞

D.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兩個營養(yǎng)級間的能量流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生物體產生新的基因是由于( 。
A.基因重組B.基因突變C.染色體變異D.等位基因的分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關于性染色體及其基因的遺傳方式和特點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X、Y染色體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分離,X、X染色體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或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分離
B.具有同型性染色體的生物,發(fā)育成雌性個體,具有異型性染色體的生物發(fā)育成雄性個體
C.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男性發(fā)病率高,且女性患者的母親和兒子均為患者
D.性染色體上的基因只符合伴性遺傳的特點,而不遵循孟德爾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如圖為甲.乙兩種植物體細胞的染色體及基因分布示意圖,由如圖可知( 。
A.甲乙都是二倍體B.甲是三倍體,乙是二倍體
C.甲是二倍體,乙是四倍體D.甲是三倍體,乙是四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海帶細胞內的碘離子濃度遠高于海水中的碘離子濃度,但海帶細胞仍可以從海水中吸收碘離子.其吸收方式是( 。
A.自由擴散B.主動運輸C.協助擴散D.胞吞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分泌蛋白的運輸方向是( 。
A.線粒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膜B.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膜
C.核糖體、高爾基體、內質網、細胞膜D.內質網、核糖體、高爾基體、細胞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家蠶(2n=56)的性別決定方式為ZW型.雄蠶桑葉利用率高、蠶絲質量高,為了快速篩選出雄蠶,科研者開展了一系列的實驗研究.請分析回答:

(1)雄蠶和雌蠶的性染色體組成分別是ZZ和ZW.家蠶體色的黑與赤是一對相對性狀,根據實驗一雜交可以判斷黑色是顯性性狀,相關基因位于Z染色體上.由此可以利用上述雜交方式根據體色選擇雄蠶進行飼養(yǎng).
(2)根據體色選擇雄蠶費時費力,為此研究者開展了實驗二研究,先用4000R的Co60-γ射線處理親本的雌性黑蠶蠶蛹,誘發(fā)突變,再進行雜交實驗以篩選出Z染色體上的隱性致死突變體.
①如果沒有誘發(fā)隱性致死突變,則F2代性狀分離比為雌赤蠶:雄赤蠶:雌黑蠶:雄黑蠶=1:1:1:1;如果誘發(fā)相關致死突變,則F2代中觀察不到黑色雌性個體個體.利用該方法獲得3個Z染色體上隱性致死突變體:突116、突117和突118(攜帶的致死基因分別用d1、d2、d3表示).
②在研究過程中人們偶然得到一雌性個體(T31),其Z染色體正常,但部分正常Z染色體片段易位到W染色體上.讓T31與突變體突116、突117和突118雄蠶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表所示:
雜交組合子代雌蠶總數/只子代雄蠶總數/只
T31×突11677154
T31×突117202194
T31×突118112251
分析雜交結果可知,致死基因d2的等位基因分布于易位片段.
③性致死基因d1和d2一定是非等位基因,你的推理依據是由雜交子代的雌雄比例推知,d1在易位片段上無等位基因,而d2在易位片段上有等位基因,所以兩者一定為非等位基因.有研究者提出利用這兩個致死基因構建“平衡致死系”家蠶.該品系的雄家蠶與與正常的雌家蠶雜交,后代只有雄蠶存活,這樣不用選擇即可實現專養(yǎng)雄蠶的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