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DNA分子復制:
(1)場所:主要在細胞核,在線粒體和葉綠體中也能進行;
(2)時間: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間期;
(3)模板:DNA的雙鏈;
(4)條件:原料(四種游離的脫氧核苷酸)、模板(DNA的兩條鏈)、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能量ATP;
(5)方式:半保留復制;
(6)原則: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7)復制過程:邊解旋邊復制;
(8)產物:DNA分子.
解答 解:(1)DNA復制發(fā)生在有絲分裂的間期和減數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
(2)DNA復制過程中的模板是DNA分子的2條鏈,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保證了DNA復制的精確性.DNA復制過程中需要的酶有解旋酶、DNA聚合酶.
(3)DNA在解旋的過程中氫鍵會斷裂,復制過程中磷酸二酯鍵會形成.G、C之間有三個氫鍵連接,A、T之間有兩個氫鍵連接,如果DNA分子G、C堿基含量高,則DNA分子溫度性強.
(4)將一個DNA用15N標記,放入含14N的4種脫氧核苷酸培養(yǎng)液中,連續(xù)復制4次,共形成24=16個DNA,其中含有14N的DNA為16個,用含有14N的DNA占總DNA數的100%,含有15N的DNA為2個,占總DNA數的12.5%.
故答案為:
(1)有絲分裂的間期和減數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
(2)2 互補配對 解旋酶、DNA聚合酶
(3)氫 磷酸二酯 G、C
(4)100% 12.5%
點評 本題考查DNA的復制及相關原則,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度寧夏平羅中學高三上學期10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人類卵細胞和精子發(fā)生過程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細胞中染色單體數最多可達92條,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
B.姐妹染色單體攜帶的遺傳信息可能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突變或交叉互換
C.次級精(卵)母細胞中染色體組成都可以是44+XX
D.次級精母細胞中染色體組數量為一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組號 | 間期 | 前期 | 中期 | 后期 | 末期 |
A | 8 | 8 | 8 | 16 | 8 |
B | 16 | 16 | 16 | 0 | 0 |
C | 16 | 16 | 16 | 16 | 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制作細胞的有絲分裂裝片時,洋蔥根尖解離后直接用龍膽紫溶液染色 | |
B. | 取紫色洋蔥鱗片葉的外表皮比內表皮更利于質壁分離現象的觀察 | |
C. | 水浴加熱鑒定還原糖時,試管中液面應高于水浴鍋中液面 | |
D. | 低倍鏡下將目標移至視野中央后,轉換高倍鏡并調節(jié)粗準焦螺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細胞,產生效應B細胞 | |
B. | 抗體是由B淋巴細胞分泌 | |
C. | 抗體一般可以直接殺死入侵的病菌 | |
D. | 記憶B細胞經迅速增殖分化,可形成大量的記憶B細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為分解者,乙為消費者,丙為生產者 | |
B. | 碳元素以無機物形式在丙→乙→甲所示的渠道流動 | |
C. | ④表示大氣中CO2進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徑 | |
D. | ①②③表示CO2通過甲、丙、乙的作用進入大氣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線粒體是藍藻細胞產生ATP的主要場所 | |
B. | 呼吸作用產生的ATP可用于C3的還原 | |
C. | ATP分子由1個腺嘌呤和3個磷酸基團組成 | |
D. | 葡萄糖從紅細胞進入血漿,伴隨著ATP與ADP的相互轉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