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6.回答下列與DNA分子復制有關的問題:
(1)DNA分子復制發(fā)生在有絲分裂的間期和減數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
(2)DNA復制過程中的模板是DNA分子的2條鏈,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保證了DNA復制的精確性.DNA復制過程中需要的酶有解旋酶、DNA聚合酶.
(3)DNA在解旋的過程中氫鍵會斷裂,復制過程中磷酸二酯鍵會形成,如果DNA分子G、C堿基含量高,則DNA分子溫度性強.
(4)將一個DNA用15N標記,放入含14N的4種脫氧核苷酸培養(yǎng)液中,連續(xù)復制4次,用含有14N的DNA占總DNA數的100%,含有15N的DNA占總DNA數的12.5%.

分析 DNA分子復制:
(1)場所:主要在細胞核,在線粒體和葉綠體中也能進行;
(2)時間: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間期;
(3)模板:DNA的雙鏈;
(4)條件:原料(四種游離的脫氧核苷酸)、模板(DNA的兩條鏈)、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能量ATP;
(5)方式:半保留復制;
(6)原則: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7)復制過程:邊解旋邊復制;
(8)產物:DNA分子.

解答 解:(1)DNA復制發(fā)生在有絲分裂的間期和減數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
(2)DNA復制過程中的模板是DNA分子的2條鏈,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保證了DNA復制的精確性.DNA復制過程中需要的酶有解旋酶、DNA聚合酶.
(3)DNA在解旋的過程中氫鍵會斷裂,復制過程中磷酸二酯鍵會形成.G、C之間有三個氫鍵連接,A、T之間有兩個氫鍵連接,如果DNA分子G、C堿基含量高,則DNA分子溫度性強.
(4)將一個DNA用15N標記,放入含14N的4種脫氧核苷酸培養(yǎng)液中,連續(xù)復制4次,共形成24=16個DNA,其中含有14N的DNA為16個,用含有14N的DNA占總DNA數的100%,含有15N的DNA為2個,占總DNA數的12.5%.
故答案為:
(1)有絲分裂的間期和減數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
(2)2    互補配對     解旋酶、DNA聚合酶
(3)氫     磷酸二酯    G、C
(4)100%    12.5%

點評 本題考查DNA的復制及相關原則,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度寧夏平羅中學高三上學期10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人類卵細胞和精子發(fā)生過程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細胞中染色單體數最多可達92條,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

B.姐妹染色單體攜帶的遺傳信息可能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突變或交叉互換

C.次級精(卵)母細胞中染色體組成都可以是44+XX

D.次級精母細胞中染色體組數量為一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圖1表示某動物細胞有絲分裂的不同時期每條染色體上DNA含量變化的關系;圖2表示處于有絲分裂某個時期的細胞圖象.請據圖回答:
(1)圖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分子的復制,該過程發(fā)生在細胞分裂的間期.圖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著絲點分裂.

(2)圖2細胞處于有絲分裂的后期,此時細胞中染色體數、DNA分子數、染色體單體比例為880.
(3)如表為某生物的體細胞進行有絲分裂時DNA、染色單體、染色體在各期中的變化數據,請分析:
組號間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A888168
B16161600
C161616168
①C組為DNA的變化數據.   ②B組為染色單體的變化數據.
③A組為染色體的變化數據.   ④中期細胞內共有著絲點8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有關實驗操作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制作細胞的有絲分裂裝片時,洋蔥根尖解離后直接用龍膽紫溶液染色
B.取紫色洋蔥鱗片葉的外表皮比內表皮更利于質壁分離現象的觀察
C.水浴加熱鑒定還原糖時,試管中液面應高于水浴鍋中液面
D.低倍鏡下將目標移至視野中央后,轉換高倍鏡并調節(jié)粗準焦螺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有關體液免疫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細胞,產生效應B細胞
B.抗體是由B淋巴細胞分泌
C.抗體一般可以直接殺死入侵的病菌
D.記憶B細胞經迅速增殖分化,可形成大量的記憶B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根據胡蘿卜的組織培養(yǎng)實驗完成有關問題:
(1)該實驗的實驗原理是:植物體的根、莖、葉細胞一般都具有全能性,在一定的營養(yǎng)和激素等條件下,可以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將其轉接到含有不同激素成分的培養(yǎng)基上,就可以誘導其再分化生成胚狀體或叢芽,進而發(fā)育成完整的小植株.
(2)實驗中強調所用器械的滅菌和實驗人員的無菌操作的原因是防止雜菌污染
(3)在本實驗中,切取胡蘿卜塊時強調要切取含有形成層的部分.
(4)胡蘿卜組織塊接種到誘導培養(yǎng)基上,必須控制的環(huán)境條件是23-26℃恒溫避光
(5)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不僅可以保持優(yōu)良品種的遺傳特性,還可以高效快速地實現種苗的大量繁殖,因此也被稱作快速繁殖技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為高等動物體內甲狀腺活動的調節(jié)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圖中③表示甲狀腺激素激素,當該動物處于寒冷環(huán)境時,要保持體溫恒定,該激素的分泌量將會增加.
(2)當甲狀腺激素增多時,血液中①和②的濃度將會減少.
(3)甲狀腺分泌的這種調節(jié)作用屬于反饋調節(jié).
(4)若人體血液中的血糖濃度降低時,神經系統可間接參與血糖調節(jié):一方面可通過下丘腦作用胰島A細胞,使其分泌胰高血糖素,另一方面下丘腦可通過神經作用于腎上腺,使其分泌腎上腺素,促使血糖含量升高.該激素與胰高血糖素間的關系是協同 (協同作用或拮抗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是自然界碳循環(huán)的簡圖,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甲為分解者,乙為消費者,丙為生產者
B.碳元素以無機物形式在丙→乙→甲所示的渠道流動
C.④表示大氣中CO2進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徑
D.①②③表示CO2通過甲、丙、乙的作用進入大氣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有關ATP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線粒體是藍藻細胞產生ATP的主要場所
B.呼吸作用產生的ATP可用于C3的還原
C.ATP分子由1個腺嘌呤和3個磷酸基團組成
D.葡萄糖從紅細胞進入血漿,伴隨著ATP與ADP的相互轉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闁稿骏鎷� 闂傚偊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