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15838  115846  115852  115856  115862  115864  115868  115874  115876  115882  115888  115892  115894  115898  115904  115906  115912  115916  115918  115922  115924  115928  115930  115932  115933  115934  115936  115937  115938  115940  115942  115946  115948  115952  115954  115958  115964  115966  115972  115976  115978  115982  115988  115994  115996  116002  116006  116008  116014  116018  116024  116032  170175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有關病毒起源及與細胞的關系,目前最能被接受的觀點是:生物大分子→細胞→病毒.下列敘述能支持病毒起源是在細胞產生之后的是( 。
A.病毒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簡單的生物
B.病毒的化學組成簡單,只有核酸和蛋白質兩類分子
C.有些病毒的核酸與哺乳動物細胞DNA某些片段的堿基序列十分相似
D.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的,病毒離開細胞不能進行獨立生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一個草履蟲就是一個細胞
B.細胞是一切生物的結構和功能單位
C.SARS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所以不具有生命特征
D.一塊朽木上的全部真菌屬于種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圖1表示綠色植物葉肉細胞部分結構中的某些生命活動過程,A、B代表兩種細胞器,①~⑦代表各種物質.圖2表示甲、乙兩種植物的光合速率與光照強度的關系.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A、B兩種細胞器的代謝過程與其廣闊的膜面積有著重要聯(lián)系,其中A中的類囊體(膜)或基粒結構和B中的內膜向內折疊(嵴)結構,以兩種不同的方式實現(xiàn)膜面積的增加.
(2)1937年,植物生理學家希爾將葉綠體分離后置于試管中加入1%的DCPIP(注:DCPIP是一種可以接受氫的化合物,在氧化態(tài)時是藍色,在還原態(tài)時是無色).將上述溶液置于光照條件下發(fā)現(xiàn)溶液呈無色并放出氧氣,葉綠體中能使DCPIP變?yōu)闊o色化合物的是NADPH或[H](填圖中序號和名稱),這項研究對于揭示光反應的條件和機理發(fā)揮了重要意義.
(3)1946年,美國科學家卡爾文在供給植物14CO2后,相隔不同時間取樣,殺死細胞并分析細胞代謝產物,發(fā)現(xiàn)7秒后的代謝產物有多種,而0.5秒內的代謝產物主要是一種物質,該物質最可能是圖1中的⑤(用圖中序號表示).當反應達到平衡之后忽然中斷CO2的供應,短時間內物質⑥的含量將增加,該項研究對于揭示碳反應的機理發(fā)揮了重要意義.
(4)若圖2中甲植物處于12klx光照強度條件下的葉肉細胞的部分生理活動如圖1所示,細胞中的CO2的來源有線粒體和外界(細胞間隙).
(5)在相同的光照強度下,不同植物的光合速率會有差別.圖2中甲植物在5klx光照強度條件下的實際光合速率與乙植物最大的實際光合速率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肺炎雙球菌的體外轉化實驗證明了促使R型肺炎雙球菌轉化為S型菌的轉化因子是( 。
A.蛋白質B.DNAC.多糖D.脂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請回答下列與玉米秸桿處理有關的問題:
(1)秸桿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牛本身沒有相應的消化酶,但胃內有一種微生物可以幫助其分解,這種微生物與牛的種間關系為互利共生.尿素并不是牛馬的必須營養(yǎng),過多甚至有害,但有經驗的農民常在其草料內噴少量尿素,據(jù)此題的信息你認為尿素的作用是為共生微生物提供N源,利于動物對纖維素的消化.
(2)分離純化能分解秸稈的微生物時,需對培養(yǎng)基和接種針進行滅菌處理,常用的方法依次是高壓蒸汽滅菌、灼燒滅菌.
(3)將玉米秸稈人工收獲后,將其鍘碎、壓實、密封儲藏.秸桿經此處理后,氣味微酸芳香(主要由乳酸菌代謝產物造成).上述“壓實密封”的目的是:人為造就一個厭氧環(huán)境,利于乳酸菌的無氧呼吸.用這樣處理后的秸桿飼喂牲畜的好處是適口性好,牲畜喜食,食量增大,消化率比普通秸桿飼料增加.
(4)下面是分離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的實驗流程圖:

步驟(二)中選擇培養(yǎng)基的營養(yǎng)物質的特點是纖維素是唯一的碳源,步驟(三)中稀釋的目的是便于形成單菌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小白鼠是研究動物生命活動的常用實驗對象.電刺激小白鼠會使之產生逃避反應.請回答下列與該實驗有關的問題:
(1)小白鼠在遭受電刺激后迅速逃向安全區(qū),該逃避反應主要通過神經調節(jié)完成,在小白鼠逃避反應中,相關反射弧的神經纖維上神經沖動是單向(單向/雙向)傳導.
(2)在逃避過程中小白鼠體內明顯增加的激素有腎上腺素和甲狀腺激素,兩者都可以通過體液的運輸,作用于相應的靶細胞.寒冷時,兩者都具有促進代謝,增加產熱的生理作用;饑餓時,前者又與胰高血糖素在血糖調節(jié)過程中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
(3)研究發(fā)現(xiàn)小白鼠在連續(xù)遭受多次電刺激后,其反應強度隨電刺激的重復出現(xiàn)而減弱.已知其關鍵因素在于突觸的信號傳遞,突觸后膜電位變化與突觸前膜釋放遞質的量有關.據(jù)此推斷,上述小白鼠反應減弱現(xiàn)象的原因是突觸前膜釋放遞質減少.
(4)多次電刺激使小白鼠大腦皮層下某個區(qū)域出現(xiàn)病理性損傷,表現(xiàn)為日排尿量明顯增多,飲水劇增,推測可能是腦內下丘腦或垂體區(qū)域受損,引起抗利尿激素缺乏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圖1表示某DNA片段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其中①~⑦表示物質或結構,a、b、c表示生理過程;圖2是DNA復制示意圖,其中一條鏈首先合成較短的片段(如a1、a2,b1、b2等),然后再由相關酶連接成DNA長鏈,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可能用到的密碼子:AUG-甲硫氨酸、GCU-丙氨酸、AAG-賴氨酸、UUC-苯丙氨酸、UCU-絲氨酸、UAC-酪氨酸)

(1)圖1各物質或結構中含有核糖的是②③⑤(填圖中數(shù)字),a、b過程中堿基配對的不同點是a過程中A與T配對,而b過程中A與U配對,c過程中結構③的移動方向為→.
(2)圖2與圖1中的生理過程a(填字母)相同,其中復制起點在一個細胞周期中可起始1次.
(3)若某個精原細胞中核DNA分子共含5000個堿基對,其中腺嘌呤占20%,將該細胞放在僅含14N的培養(yǎng)基中進行減數(shù)分裂,則需要游離的胞嘧啶脫氧核苷酸3000個.已知其中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個DNA分子都如圖中①所示(DNA兩條鏈中N分別為15N和14N),則最終形成的4個細胞中含有15N的細胞個數(shù)是2個.
(4)若圖1中某基因發(fā)生了一對堿基替換,導致c過程翻譯出的肽鏈序列變?yōu)椋杭琢虬彼?丙氨酸-絲氨酸-酪氨酸…,則該基因轉錄模板鏈中發(fā)生的堿基變化是A→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果蠅的翻翅和正常翅(A、a)的基因位于Ⅱ號染色體上,灰體和黑檀體(B、b)的基因位于Ⅲ號染色體上.請根據(jù)下面信息回答相關問題:
(1)將翻翅果蠅和純合正常翅果蠅進行下表中的雜交實驗:
組合親本子一代(F1
組合一翻翅×正常翅翻翅:正常翅=1:1
組合二翻翅×翻翅翻翅:正常翅=2:1
據(jù)表可知,基因A決定的性狀為翻翅.在組合二的F1中,出現(xiàn)翻翅:正常翅=2:1現(xiàn)象的原因是基因型為AA的個體致死.若組合二中的F1雌雄果蠅自由交配則F2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翻翅:正常翅=1:1.
(2)用翻翅灰體果蠅與正常翅黑檀體果蠅作親本進行雜交實驗.F1只有翻翅灰體果蠅和正常翅灰體果蠅兩種表現(xiàn)型,則灰體和黑檀體這對相對性狀中顯性性狀為灰體,親本基因型為AaBB、aabb.若讓F1中翻翅灰體果蠅相互交配,則其后代中翻翅灰體:翻翅黑檀體:正常翅灰體:正常翅黑檀體比例為6:2:3:1.
(3)果蠅的紅眼(R)和白眼(r)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從某果蠅種群中隨機抽取雌雄果蠅各50只,其中紅眼雌雄果蠅皆為45只,已知紅眼雌果蠅中雜合子為15只,則r的基因頻率為20%.
(4)用紅眼雌果蠅與紅眼雄果蠅作親本雜交,在沒有發(fā)生基因突變的情況下,F(xiàn)1群體中發(fā)現(xiàn)一只基因型為XrXrY的白眼果蠅,則出現(xiàn)該果蠅的原因是形成卵細胞(填寫“精子”或“卵細胞”)時,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時染色體出現(xiàn)了分配異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圖l、圖2分別表示兩種高等綠色植物利用CO2的兩條途徑.常見的C3植物有菠菜、水稻、小麥等,常見的C4植物有玉米、甘蔗等.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①過程發(fā)生的具體部位是在細胞的葉綠體基質中,②過程除了需要的酶的催化外,還需要提供的物質是[H]和ATP.
(2)圖2中,C4植物中,若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標記大氣中的CO2,則14C的轉移途徑為CO2→C4→CO2→C3→(CH2O).通過CO2泵,C4植物葉肉細胞能把大氣中濃度很低的CO2以C4途徑固定下來,并且使其集中到維管束細胞中.
(3)實驗人員把玉米和小麥的葉切下,立即分別放在保持高溫、光照充足的容器內(保持生活狀態(tài)).然后測定葉在發(fā)生水分虧缺情況下的相對光合作用強度如下圖所示,在水分缺少時,由于水分虧缺導致氣孔大部分關閉,影響二氧化碳供應,光合作用強度會減弱.相同水分虧缺的情況下,玉米光合作用強度比小麥高,其原因是玉米是C4植物,能夠利用低濃度的二氧化碳,而小麥是C3植物,對低濃度的二氧化碳利用較弱,因此玉米比小麥更耐干旱.
(4)欲測定某C4植物的總光合速率,至少設計兩組實驗.一組將植物置于黑暗條件下,測得呼吸作用速率,另一組將同種且生長狀況相同的植物置于適宜光照的下,并保持兩組裝置的溫度等環(huán)境因素相同且適宜,測得凈光合速率,從而獲得該植物的總光合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在“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實驗中,洋蔥鱗片葉內表皮容易撕取,但內表皮無色透明,實驗效果不理想.甲、乙兩個研究性興趣小組分別利用伊紅溶液和中性紅溶液兩種不同的染色劑進行實驗.已知伊紅是植物細胞不吸收的紅色染料,而中性紅能被植物活細胞吸收并進入液泡,死細胞用中性紅染色后,不產生液泡著色現(xiàn)象,但可使細胞核染色.圖2、圖3和圖4是興趣小組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請回答下列問題:

(1)當外界溶液濃度大于洋蔥內表皮細胞的細胞液溶液濃度時,植物細胞發(fā)生質壁分離.圖1中步驟B用顯微鏡觀察的目的是觀察正常植物細胞的狀態(tài),與后面發(fā)生的質壁分離狀態(tài)形成對照.
(2)甲組將伊紅加入到蔗糖溶液中進行實驗,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最可能的是圖2(填數(shù)字),紅色區(qū)域的邊緣是原生質層中的細胞膜結構.
(3)乙組先用0.03%的中性紅溶液對內表皮進行染色,清水漂洗后進行圖1所示實驗,觀察結果如圖3所示,其中I處的物質是蔗糖溶液,細胞的細胞核被著色,而其他結構沒有著色,可能的原因是細胞已經死亡,且說明中性紅染料屬于堿性染料.
(4)換用一定濃度的KNO3溶液重復該實驗,發(fā)現(xiàn)在沒有將KNO3溶液置換成清水的情況下,質壁分離的細胞發(fā)生了自動復原現(xiàn)象.在此過程中,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有自由擴散和主動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