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35883  135891  135897  135901  135907  135909  135913  135919  135921  135927  135933  135937  135939  135943  135949  135951  135957  135961  135963  135967  135969  135973  135975  135977  135978  135979  135981  135982  135983  135985  135987  135991  135993  135997  135999  136003  136009  136011  136017  136021  136023  136027  136033  136039  136041  136047  136051  136053  136059  136063  136069  136077  170175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陜西省高三上第三次診斷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3秋•余姚市校級期中)關于物質具有專一性的描述,錯誤的是( )

A.一種抗體只能與一種相應的抗原結合

B.一種載體只能運載一種特定的目的基因

C.一種tRNA只能運送一種特定的氨基酸

D.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底物或少數(shù)幾種相似底物的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陜西省高三上第三次診斷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4秋•東城區(qū)期末)在研究溶菌酶的過程中,科研人員得到了多種突變酶,并測得50%的酶發(fā)生變性時的溫度(Tm),部分結果見下表.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半胱氨酸(Cys)的位置和數(shù)目

二硫鍵數(shù)目

Tm/℃

野生型T4溶菌酶

Cys51,Cys97

41.9

突變酶C

Cys21,Cys143

1

52.9

突變酶F

Cys3,Cys9,Cys21,Cys142,Cys164

3

65.5

(注:Cys上角的數(shù)字表示半胱氨酸在肽鏈的位置)

A.突變酶F的最適溫度為65.5℃

B.突變酶C的熱穩(wěn)定性提高與半胱氨酸的數(shù)目有關

C.突變酶中二硫鍵的形成與半胱氨酸的位置無關

D.溶菌酶熱穩(wěn)定性的提高可能與空間結構的改變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陜西省高三上第三次診斷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江西二模)如圖是[H]隨化合物在生物體內轉移的過程,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

A.晴天時小麥①過程比在陰雨天時旺盛

B.[H]經(jīng)⑤轉移到水中,其過程需CO2參與

C.能形成ATP的過程有①②④⑤⑥⑦

D.①產生的[H]可在②過程中將五碳化合物還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陜西省高三上第三次診斷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菏澤一模)科學家將離體葉綠體浸泡在pH=4的酸性溶液中不能產生ATP(圖1),當葉綠體基質和類囊體均達到pH=4時(圖2),將其轉移到pH=8的堿性溶液中(圖3)發(fā)現(xiàn)ATP合成.下列敘述不合理的是( )

A.光可為該實驗提供能量,是該實驗進行的必要條件

B.該實驗中葉綠體完整,保證反應過程高效、有序地進行

C.產生ATP的條件是類囊體腔中的H+濃度高于葉綠體基質

D.葉肉細胞中的葉綠體依靠水的光解產生類似于圖3的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陜西省高三上第三次診斷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蒙山縣模擬)科學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關鍵,下列實驗研究方法正確的是( )

A.將質壁分離復原的細胞用龍膽紫染色,可以觀察染色體的形態(tài)變化

B.將天竺葵置于黑暗中一段時間,可用來探究光合作用所需的條件

C.先將淀粉、淀粉酶混合再置于不同溫度條件下,可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

D.根據(jù)是否產生CO2來判斷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陜西省高三上第三次診斷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4•山東校級模擬)科學家將蘇云金芽孢桿菌的抗蟲基因(Bt)導入棉花,篩選出Bt基因整合到染色體上的抗蟲植株.如圖表示其中的三種情況(黑點表示Bt基因的整合位點,Bt基因都能正常表達).這些植株自交,子代中抗蟲植株所占比例的順序是( )

A.甲=丙>乙 B.甲>丙>乙

C.丙>甲>乙 D.乙>甲=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陜西省高三上第三次診斷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2015秋•陜西校級月考)保衛(wèi)細胞的吸水膨脹失水收縮引起氣孔開閉.為了探究影響氣孔開閉的因素,研究者預實驗的分組和實驗結果如下:

一.實驗分組:

A組:蠶豆葉片+100ml pH為7的KCl溶液+太陽光照

B組:蠶豆葉片+100ml pH為7的KCl溶液+黑暗處理

C組:蠶豆葉片+100ml pH為4.5的KCl溶液+太陽光照

D組:蠶豆葉片+100ml pH為7的NaCl溶液+太陽光照

每組設置若干個重復樣品.

二.制片觀察每組燒杯中葉片下表皮氣孔的開閉情況,結果記錄如下表:

完全開放(% )

半開放(% )

關閉(% )

A組

40.0

42.0

18.0

B組

1.0

11.0

88.0

C組

21.0

42.0

37.0

請下列回答:

(1)該預實驗的目的是:

(2)要觀察每組葉片下表皮氣孔的開閉,需制片并觀察.請寫出制片的操作過程.

(3)依上述實驗結果可推測,與氣孔的開閉調節(jié)過程有關的細胞器有 (寫出2種).

(4)為進一步探究K+和Na+對促進葉片氣孔開放的綜合影響,請完善以下實驗實驗方案.

①在上面實驗的基礎上,再取三個燒杯編號D、E、F,依次加入100mLpH均為7的 和蒸餾水.

②在暗處理的同一蠶豆葉上剪取同樣大小的若干葉片小塊分別置于上述三個燒杯中.

③將燒杯置于適宜光照條件下照光4h左右.

④在顯微鏡下觀察氣孔的開閉,記錄并統(tǒng)計實驗結果.

⑤結果預測及結論:如果 ,則說明K+和Na+都能促進葉片氣孔開放,且作用效果可疊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陜西省高三上第三次診斷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2015秋•陜西校級月考) 在一個密閉容器內放入某綠色植物,用紅外線測量儀測得不同光照下,該綠色植物從容器中吸收的CO2凈增量36mg/h(定值),若放在黑暗環(huán)境中,測得容器內CO2凈增量為20mg/h,現(xiàn)分別在m勒克斯(lx)和n勒克斯(lx)光照強度下測得有關數(shù)據(jù)(如圖),設呼吸作用釋放的CO2擴散到葉綠體中被利用的轉化率為定值a.

(1)a值為

(2)光照強度為n lx時的呼級作用強度 黑暗時的呼吸作用強度(填“<”“>”或“=”),引起這種差異的因素是

(3)在光照強度為n lx的條件下放置4h,然后移入黑暗中 h后,有機物凈積累量為零.

(4)設光合作用總反應式為:6CO2十12H2O→C6H12O6十6H2O+6O2(條件:光和葉綠體),在p lx光照下1h內實際合成C6H12O6的量為60mg,則在此段時間內呼吸作用釋放CO2的平均速率為 mg/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陜西省高三上第三次診斷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2014秋•石景山區(qū)期末)番茄是二倍體植株(染色體2N=24),其正常葉對馬鈴薯葉為顯性.有一種番茄,其第6號染色體有三條(如圖所示)稱為三體番茄,其在減數(shù)分裂同源染色體配對時,3條6號染色體中任意2條隨機配對,另1條不能配對,然后配對的2條6號染色體正常分離,另1條不能配對的6號染色體隨機地移向細胞任意一極,其余的染色體均正常.

(1)從變異類型分析,三體番茄的形成屬于 ,形成的原因是

(2)以馬鈴薯葉(dd)的二倍體番茄為父本,以正常葉的三體番茄為母本(純合子)進行雜交得到F1.試回答下列問題:

①假設D(或d)基因在第5號染色體上,讓F1三體植株與馬鈴薯葉番茄雜交,得到的F2的葉形及比例為

②假設D(或d)基因在第6號染色體上,讓F1三體植株與馬鈴薯葉番茄雜交,得到的F2的葉形及比例為 ,并在答題卷指定的方框內用遺傳圖解表示產生以上結果的過程(要求寫出F1產生的配子及比例).

③番茄葉形的遺傳遵循 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省樂山市高一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秋•樂山期末)下列支持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的依據(jù),錯誤的是( )

A.反射活動 B.生殖發(fā)育 C.細胞分裂 D.病毒獨立生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