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357  1365  1371  1375  1381  1383  1387  1393  1395  1401  1407  1411  1413  1417  1423  1425  1431  1435  1437  1441  1443  1447  1449  1451  1452  1453  1455  1456  1457  1459  1461  1465  1467  1471  1473  1477  1483  1485  1491  1495  1497  1501  1507  1513  1515  1521  1525  1527  1533  1537  1543  1551  3002 

海南省海南中學(xué)2009屆高三第六次月考學(xué)科網(wǎng)(Zxxk.Com)學(xué)科網(wǎng)

歷史試題學(xué)科網(wǎng)(Zxxk.Com)學(xué)科網(wǎng)

第Ⅰ卷(選擇題   共60分)學(xué)科網(wǎng)(Zxxk.Com)學(xué)科網(wǎng)

試題詳情

2009高考語文第二輪復(fù)習(xí)專題教案之古詩文閱讀模塊

專題十六:篩選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把脈高考】

“篩選文中的信息”是建立在對文句理解基礎(chǔ)之上的,它要求站在對原文整體認(rèn)知的高度,從若干個備選分項中排除干擾因素,選取與試題要求相適應(yīng)的信息。高考試題往往從原文選取一組句子,讓考生從中選出符合題干要求的一項。題干往往就文章內(nèi)容、中心思想,人物性格或是景物特點設(shè)置選項,一般賦分3分,為選擇題。這就需要考生能歸納文章內(nèi)容,進而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乃至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或是景物等所體現(xiàn)出來的作者的觀點和態(tài)度。試題往往涉及兩個考點:篩選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和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思想。

“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思想”,是考查在理解文意基礎(chǔ)上的綜合能力,是文言文閱讀的重點難點所在。這種歸納概括,是對所述事件或所說道理進行綜合的判斷和推理的一個思維過程,要求考生根據(jù)文中的信息,正確把握某個事件發(fā)生的原因,某種發(fā)展導(dǎo)致的結(jié)果,某個觀點成立的根據(jù)等。

【備考策略】

試題詳情

2009高考語文第二輪復(fù)習(xí)專題教案之古詩文閱讀模塊

專題六:篩選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把脈高考】

“篩選文中的信息”是建立在對文句理解基礎(chǔ)之上的,它要求站在對原文整體認(rèn)知的高度,從若干個備選分項中排除干擾因素,選取與試題要求相適應(yīng)的信息。高考試題往往從原文選取一組句子,讓考生從中選出符合題干要求的一項。題干往往就文章內(nèi)容、中心思想,人物性格或是景物特點設(shè)置選項,一般賦分3分,為選擇題。這就需要考生能歸納文章內(nèi)容,進而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乃至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或是景物等所體現(xiàn)出來的作者的觀點和態(tài)度。試題往往涉及兩個考點:篩選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和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思想。

“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思想”,是考查在理解文意基礎(chǔ)上的綜合能力,是文言文閱讀的重點難點所在。這種歸納概括,是對所述事件或所說道理進行綜合的判斷和推理的一個思維過程,要求考生根據(jù)文中的信息,正確把握某個事件發(fā)生的原因,某種發(fā)展導(dǎo)致的結(jié)果,某個觀點成立的根據(jù)等。

【備考策略】

試題詳情

2009高考語文第二輪復(fù)習(xí)專題教案之古詩文閱讀模

專題四:理解常見文言文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把脈高考】

文言虛詞是指那些詞匯意義比較抽象,基本不能明確地表示意義,而只能組織實詞完成句子結(jié)構(gòu)的詞。它是構(gòu)成文言句子不可缺少的部分。“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要素:一是這些文言虛詞的用法是中學(xué)生在古文學(xué)習(xí)中常見的,而不是生僻晦澀的;二是這些文言虛詞的用法是在上下文中表現(xiàn)出來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三是對于這些文言虛詞用法的基本要求是了解,而不是識記。

虛詞在文言文中雖然數(shù)量較少,但使用的頻率高,用法靈活,語法功能突出,因此也是學(xué)習(xí)難點之一。由于虛詞常常分屬于幾類詞性,故學(xué)習(xí)時首先要注意分清其詞性,然后弄清其意義和語法作用。2004年《考試說明》規(guī)定要掌握18個虛詞。我們可以把這些虛詞分為若干類來把握:以代詞為主的有“之、其”等,以副詞為主的有“既、但”等,以介詞為主的有“以、于”等,以連詞為主的有“而、則”等,以語氣詞為主的有“也、矣”等,另有兼詞“焉”等。只要有了誦讀的基礎(chǔ),掌握虛詞應(yīng)該比較容易.

【備考策略】

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

   (常見文言虛詞:而、何、乎、乃、其、然、若、所、為、焉、也、以、矣、因、于、與、則、者、之)

    1、清虛實。文言虛詞大多是從實詞借用或?qū)嵲~虛化而來。因此有的詞既可以是虛詞又可以是實詞。如,“顧”義為“但”(虛),又義為“回頭看”(實);“以”義為“把”(虛),又義為“認(rèn)為”(實)等。

   一個虛詞有多種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虛詞來表示。如,“之”可作代詞,又可作結(jié)構(gòu)助詞,有時也可作動詞。

   2、善于和現(xiàn)代漢語相比較。有的文言虛詞沿用下來,古今用法一樣,如,“學(xué)然后知不足”。有的用法完全消失,如,“夫”、“蓋”。有的古今寫法一樣,但用法發(fā)生了變化,如,“所以”,文言里表示原因和憑借,現(xiàn)在則表結(jié)果,“雖”在文言里既可表轉(zhuǎn)折(雖然),又可表假設(shè)(即使),現(xiàn)在則只表轉(zhuǎn)折。有的改用別的詞,如,“于”在文言里起了多種介紹作用,在白話文里,這多種介紹作用則分別改用“在”、“向”、“到”、“對”、“同”、“比”、“被”等。

   3、殊虛詞。有的是合音詞,即一個單音詞兼有兩個詞的意義和作用。如前面提到的“諸”、“叵”、“焉”等;有的虛詞連用,如,“借第令毋斬”、“吾罪也乎哉!”等;有的在文言文里是兩個單音詞,而在白話文里變?yōu)橐粋雙音詞,如:“于是”(古義“于”是“在”義,“是”是“這”義,今義是一個詞,用法同“就”),還有“可以”、“從而”、“其實”、“雖然”等都與現(xiàn)在用法不盡相同。

  【走進高考】

例1:閱讀下文,完成第17―2l題。(16分)

建中四年,項城為叛軍困?h令李侃,不知所為。其妻楊氏曰:“君,縣令也。寇至當(dāng)守;力不足,死焉,職也。君如逃,則人誰肯固矣!”侃曰:“兵與財皆無,將若何”曰:“如不守,縣為賊所得矣,倉廩皆其積也,府庫皆其財也,百姓皆其戰(zhàn)士也,國家何有?奪賊之財而食其食,重賞以令死士,其必濟!”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揚氏言曰:“縣令,誠主也;雖然,歲滿則罷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墳?zāi)勾嫜,宜相與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為賊之人耶?”眾皆泣。得數(shù)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項城,小邑也,無長戟勁弩、高城深溝之固。賊氣吞焉,將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賊者,中其帥,墜馬死。賊失勢,遂散走,項城之人無傷焉。

17.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則人誰肯矣(    )         (2)其必(     )

    (3)宜相與致死以守其邑(   )    (4)侃率之以城(     )

【答案】4分 (1)堅守,固守(2)成功(3)一起(4)防守,登

【解析】本題是對文言文中實詞意義的考查。重在平時的積累和理解,并注意聯(lián)系具體句子的意思翻譯。

18.下列句中“為”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2分)

    A.項城為叛軍困         B.縣令李侃,不知所為

    C.吾從板外相為應(yīng)答     D.為君翻作《琵琶行》

【答案】2分 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文言文中虛詞的用法。A中的“為”是介詞,表被動,譯作“被”,B中的“為”是動詞,可譯為“做”,C中的“為”是介詞,可譯作“向”,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在門外向你母親作答”,D中“為”是介詞,譯為“替”“給”。

19.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力不足,死焉,職也。

    (2)雖然,歲滿則罷去,非若吏人、百姓然。

【答案】⑴(抵抗的)力量不夠,死在這件事情上(這里)(1分),也是(1分)你的職分(1分)。(關(guān)鍵詞:焉、……也)

(2)即使(1分)這樣,任職期滿就離開了(1分)不像差役、百姓這樣(一直住在這里)(1分)(關(guān)鍵詞:雖然、罷、然)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文言文的翻譯能力,要注意句中的關(guān)鍵詞。

20.楊氏對胥吏百姓的一番陳詞使得“眾皆泣”,原因是 。(2分)

【答案】2分 楊氏設(shè)身處地為胥吏、百姓考慮(1分),激發(fā)出眾人保衛(wèi)家園的志氣(1分)。

【解析】本題考查文中的細(xì)節(jié),要注意上下文意。

21.聯(lián)系全文,概括楊氏的性格特點。(2分)

【答案】2分 深明大議(1分)、有勇有謀、熱愛國家(答對任意一點得1分)。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

參考譯文:

建中四年(公元738年),項城縣被叛軍圍困?h官李侃不知怎么辦才好。他的妻子楊氏說:“您是縣官,叛賊到了應(yīng)當(dāng)守衛(wèi);(抵抗的)力量不足,即使死了,也是忠于職守。假如您逃跑,那么誰來守城?”李侃說:“軍隊與錢財都沒有了,該怎么辦?”楊氏說:“假如不守住,縣城將被叛賊搶奪去,糧倉里儲藏的都成了叛軍的積蓄,朝廷的財庫都成了他的財產(chǎn),百姓都成了他們的士兵,國家還有什么呢?奪取賊兵的財物,吃他們的糧食,重賞鼓勵不怕犧牲的士兵,就一定能成功的。”

于是,楊氏在庭院召集差役、百姓,說:“縣官,確實是一城之主;既然這樣,任職期滿就離開了,不像差役、百姓這樣。差役、百姓,都是本地人,祖墳在這里,應(yīng)該相互出力死守這個縣城,怎能忍心忘記自己的身份而成為叛賊的俘虜呢?眾人都流淚答應(yīng)了。得到幾百人,李侃帶領(lǐng)他們登上了城墻。

項城是小地方,沒有長戟勁弩精良武器,沒有高的城墻深的護城河來固守。叛賊氣焰囂張,率領(lǐng)他們的士兵將要跳上城墻而攻下項城。此時守城士兵用普通的弓箭射叛軍,射中了他們的統(tǒng)帥,落馬而死。叛軍失勢了,接著全都逃跑了,項城的人沒有傷亡。

例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目。

醉書齋記

于堂左潔一室,為書齋,明窗素壁,泊如也。設(shè)幾二,一陳筆墨,一置香爐茗碗之屬。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臥以之。書架書筲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麈尾諸什物,亦雜置左右。

莆晨起,即科頭①拂案上塵,注水硯中,研磨及丹鉛,飽飲墨以俟。隨意抽書一帙,據(jù)坐批閱之。傾至?xí)奶,則朱墨淋漓漬紙上,字大半為之隱。有時或歌或嘆,或笑或泣,或怒罵,或悶欲絕,或大叫稱快,或咄咄詫異,或臥而思、起而狂走。家人闡見者,悉駭愕,罔測所指。乃竊相議,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來,都不省取。或誤觸之,傾濕書冊,輒怒而責(zé),后乃不復(fù)持至。逾時或猶未食,無敢前請者。惟內(nèi)子時映簾窺余,得間始進,曰:“日午矣,可以飯乎?”余應(yīng)諾。內(nèi)子出,復(fù)忘之矣。羹炙皆寒,更溫以俟者數(shù)四。及就食,仍夾一冊與俱,且啖且閱,羹炙雖寒,或且變味,亦不覺也。至或誤以雙箸亂點所閱書,良久始悟非筆,而內(nèi)子及婢輩罔不竊笑者。夜坐漏常午,顧童侍,無人在側(cè),俄而鼾震左右,起視之,皆爛漫睡地上矣。

 客或訪余者,刺已入,值余方校書,不遽見?退啪茫m大怒詬,或索取原刺,余亦不知也。蓋余性既嚴(yán)急,家中人啟事不以時,即叱出,而事之急緩不更問,一故倉卒不得白。而家中鹽米諸瑣物,皆內(nèi)子主之,頗有序。余是以無所顧慮,而嗜益僻。

他日忽自悔,謀立誓戒之,商于內(nèi)子,內(nèi)子笑曰:“君無效劉伶斷飲法②,只賺余酒脯,補五臟勞耶?吾亦惟坐視君沉湎耳,不能贊成君謀。”余倘然久之,因思余于書,誠不異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且為文字飲,不猶意于紅裙耶?遂笑應(yīng)之曰:“如卿言,亦復(fù)佳!蹦瞬粡(fù)立戒,而采其語意,以名吾齋曰“醉書”

(選自《續(xù)古文觀止》,有刪改)

 

【注】①科頭:不敝帽子。②劉伶新飲:劉伶或酒《管書?劉伶?zhèn)鳌份d,劉伶曾求其妻具酒肉立誓戒酒,誓后依然嗜酒如故。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婢子送酒茗來,都不取。        。褐馈

B.起視之,皆爛漫睡地上矣。        爛漫:坦率自然的樣子。

C.余是以無所顧慮,而嗜益。     僻:怪僻,

D.只余酒脯,補五臟勞耶            賺:獲取。

答案為D。賺zuàn:哄騙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A.以

B. 者

C.之

D.與

答案為C。“之”:襯字;她。

11.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能夠表現(xiàn)作者“醉書”的一組是

①書架書筒各四,古今籍在焉

②隨意抽書一族,據(jù)坐批閱之

③則朱墨潛漓漬紙上,字大半為之隱

④他日忽自悔,謀立誓戒之

⑤夜坐漏常午,顧童侍,無人在側(cè)

⑥逾時或猶未食,無敢前請者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①②⑤                            D.②④⑥

答案為B詳析參考譯文。

12.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描繪了書齋主人為了讀書常常置酒茶,飯食、睡眠和家人、賓客于腦后等癡醉鮮紅的狀態(tài),展示了一個嗜書知命的書癡形象,表現(xiàn)了作者自得其樂、自我陶醉的心態(tài)。

B.作者性格嚴(yán)厲急躁,不諳組事,不近人情,讀書入迷時,常對家人呵斥怒責(zé),并拒絕會見來訪的客人,囚而經(jīng)常得罪來訪者,造成了緊張的人際關(guān)系。

C.作者夫人主持家務(wù),井然有序,客觀上“縱容”了丈夫的“醉書”習(xí)性:當(dāng)作者對這種習(xí)性悔而思改時,她幽默地表示反對,可見她主觀上對丈夫的“醉書”持贊賞態(tài)度。

D.作者本打算成除“醉書”的習(xí)性,但又考慮到男人癡迷詩文總勝于沉溺女色等因素,最終采取顏其自然的態(tài)度,放棄了這種打算。

答案為B。詳析參考譯文。

譯文參考:

早晨剛起床,就不戴帽子拂去幾案上的灰塵,把水倒進硯臺里面,研磨好墨和丹砂、鉛粉,把筆蘸飽滿做好準(zhǔn)備。隨意抽出一卷書,靠坐在案邊讀起來。一會兒讀到自己有領(lǐng)悟的地方,就用筆在紙上盡情批注,書上的字跡大半因此而看不清楚了。有時候唱起歌來,有時候發(fā)出感嘆;有時候大笑,有時候哭泣;有時候生氣痛罵,有時候郁悶得要死;有時候大聲叫嚷口稱痛快,有時候是連連驚嘆感到詫異;有時候躺著靜靜思考,有時候起身一陣亂跑?匆娺@些情景的仆人都害怕驚詫,猜不出我是什么意思,于是偷偷地議論,等到我漸漸平靜下來,才散開離去。婢女送來酒和茶,都記不得端來喝。有時候不小心碰到,打翻后弄濕了書本,就很生氣地責(zé)罵,婢女后來也就不再端來了。有時候過了時間我還沒有吃飯,也沒有人敢上前請我去吃。只有妻子有時隔著門簾觀察我,找到間隙才走進來,說:“時間已經(jīng)是正午了,可以吃飯了嗎?”我答應(yīng)了。妻子離去后,又忘掉了。湯、肉都涼了,多次拿去重新加熱等著我去吃。等到去吃飯仍然帶著一本書一道前往,邊吃邊看,湯和肉即使涼了,或者味道都快變了,也不察覺。甚至有時誤用一雙筷子在讀的書上亂點畫,過了許久才醒悟過來不是筆,妻子及婢女們沒有不偷著笑的。晚上讀書常常到午夜,回頭看仆人,沒有人在旁邊,一會兒身邊鼾聲震響,起身一看,他們都散亂地睡在地上了。有客人前來看望我,名帖送進來后,碰上我正在校讀書籍,沒有立即出去見客人?腿说任伊耍头浅I鷼庳(zé)罵起來,或者要回他的名帖,我也不知道。大概是因為我的性情急躁,家里的人稟告事情時間不恰當(dāng),就大聲呵斥并把他趕出去,而事情的緊急舒緩不加過問,因此匆忙之中沒能告訴我。家里的鹽米等瑣碎事務(wù),都是妻子掌管,很有秩序,因此我沒有什么顧忌和憂慮,讀書的嗜好越來越怪僻。

一天我忽然自己悔悟了,打算發(fā)誓戒掉它,就同妻子商量。妻子笑著說:“你不會是仿效劉伶戒酒的方法,只不過是要騙得我的酒肉,彌補五臟的辛勞吧?我也只能坐看你沉湎在書籍之中,而不能夠幫助你實現(xiàn)你的打算。”我很失望,不高興了很久,于是想到我對書,確實同劉伶對酒沒有差別,正擔(dān)心剛發(fā)誓隨即就要違背;況且我嗜好的是文字,不依然靠女人來治愈嗎?于是我笑著回答她說:“像你說的那樣也是很好的,只是做李白和周太常的妻子不容易啊!”于是不再提戒掉嗜書,而是采用她的語意來為我的書齋起名,叫做“醉書齋”。

 

【踩點熱練】

1.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題。

放鶴亭記  蘇軾

熙寧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龍山人張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遷于故居之東,東山之麓。升高而望,得異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岡嶺四合,隱然如大環(huán);獨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適當(dāng)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際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風(fēng)雨晦明之間,俯仰百變。

山人有二鶴,甚馴而善飛。旦則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縱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則?東山而歸,故名之曰“放鶴亭”。

郡守蘇軾,時從賓佐僚吏,往見山人,飲酒于斯亭而樂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隱居之樂乎?雖南面之君,未可與易也!兑住吩唬骸Q鶴在陰,其子和之。’《詩》曰‘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w其為物,清遠閑放,超然于塵埃之外,故《易》、《詩》人以比賢人君子。隱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無損者,然衛(wèi)懿公好鶴則亡其國。周公作《酒誥》,衛(wèi)武公作《抑》戒,以為荒惑敗亂,無若酒者;而劉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雖清遠閑放如鶴者,猶不得好,好之則亡其國;而山林遁世之士,雖荒惑敗亂如酒者,猶不能為害,而況于鶴乎?由此觀之,其為樂未可以同日而語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鶴、招鶴之歌曰:

鶴飛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覽兮擇所適。翻然斂翼,婉將集兮,忽何所見,矯然而復(fù)擊。獨終日于澗谷之間兮,啄蒼苔而履白石。

鶴歸來兮,東山之陰。其下有人兮,黃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飽。歸來歸來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高而望,得異境焉   升:登上      B.鳴鶴在陰,其子之     和:和睦

C.隱德之士,而玩之   狎:親近      D.鶴歸來兮,東山之     陰:北邊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煩執(zhí)事?

B.

    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孰能譏之乎?

C.

    吾嘗終日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xué)也

D.

    夫禍患常積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在文中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    )

       A.明年春,水落,遷于故居之東,東山之麓

B.獨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適當(dāng)其缺

C.由此觀之,其為樂未可以同日而語

D.子知隱居之樂乎?雖南面之君,未可與易也

(4)下列各句對文章的闡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文章開頭記敘了建亭的時間、地點和緣由,描寫了放鶴亭四季景色。

B.第二自然段通過對山人放鶴、收鶴的敘述,說明了放鶴亭得名的原因。

C.第三自然段通過與山人的對話,明確表達了作者對“隱居之樂”的理解。

D.作者最后引用山人所作放鶴、招鶴之歌作結(jié),意境悠遠,余韻綿長。

(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飲酒于斯亭而樂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獨終日于澗谷之間兮,啄蒼苔而履白石。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11)

盧鈞字子和,范陽人。元和四年進士擢第。開成元年,出為華州刺史、潼關(guān)防御、鎮(zhèn)國軍等使。其年冬,代李從易為廣州刺史、御史大夫、嶺南節(jié)度使。南海有蠻舶之利,珍貨輻輳。舊帥作法興利以致富,凡南海者,靡不捆載而還。鈞性仁恕,為政廉潔,請監(jiān)軍領(lǐng)市舶使,已一不干預(yù)。自貞元以來,衣冠得罪流放嶺表者,因而物,子孫貧悴,雖遇赦不能自還。凡在封境者,鈞減俸錢營?櫝;其家疾病死喪,為之醫(yī)藥殯殮;孤兒稚女,為之婚嫁,凡數(shù)百家。由是山越之俗,服其德義,令不嚴(yán)人化。三年將代,華蠻數(shù)千人詣闕請立生祠,銘功頌德。先是,土人與蠻獠雜居,婚娶相通,吏或撓之,相誘為亂。鈞至立法,俾華蠻異處,婚娶不通,蠻人不得立田宅。由是徼外肅清,而不相犯。

(會昌)四年,誅劉稹,以鈞檢校兵部尚書,兼潞州大都督府長史。是冬,詔鈞出潞軍五千戍代北,鈞升城門餞送,其家設(shè)幄觀之。潞卒素,因家人訣別,乘醉倒戈攻城門。監(jiān)軍以州兵拒之,至晚撫勞方定。

詔鈞入朝,拜戶部侍郎、判度支,遷戶部尚書。鈞踐歷中外,事功益茂。后輩子弟,多至臺司。至是急征,當(dāng)輔弼,雖居端揆,心殊失望。常移病不視事,親舊游城南別墅,或累日一歸,十一年九月,以鈞檢校司徒、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興元尹,充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入為太子太師,卒。                                 (節(jié)選自《舊唐書?盧鈞列傳》)

注:①?櫝:小棺材。   ②端揆:尚書省長官。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    )

A.請監(jiān)軍領(lǐng)市舶使      領(lǐng):兼任        B.因而物          故:死亡

C.潞卒素            驕:驕傲        D.當(dāng)輔弼          謂:以為

(7)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在文中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    )

A.舊帥作法興利以致富                          B.己一不干預(yù)

C.衣冠得罪流放嶺表者                          D.鈞踐歷中外

(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

A.其家疾病死喪,為之醫(yī)藥殯殮

   皇上有所詢問,令總理衙門傳旨

B.凡南海者,靡不捆載而還

   凡在封境者,鈞減俸錢營?櫝

C.令不嚴(yán)人化                      

   青,取之于藍,青于藍

D.因家人訣別,剩醉倒戈攻城門

   親舊游城南別墅,或累日一歸  

(9)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xiàn)盧鈞“仁恕廉潔”的一組是                       (    )

①請監(jiān)軍領(lǐng)市舶使,己一不干預(yù)              ②凡在封境者,鈞減俸錢為營?櫝

③鈞至立法,俾華蠻異處,婚娶不通,蠻人不得立田宅

④鈞升城門餞送,其家設(shè)幄觀之              ⑤監(jiān)軍以州兵拒之,至晚撫勞方定

⑥常移病不視事,與親舊游城南別墅,或累日一歸

       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⑥            C.②③⑤⑥            D.①②④⑤

(10)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盧鈞雖然身為嶺南手握重權(quán)的一方官吏,但不以權(quán)謀私,這與許多前任利用職務(wù)之便,想方設(shè)法中飽私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B.盧鈞治嶺南,既重德治――身教重于言教,又重法治――訂立法度,將漢族與其他少數(shù)民族分而治之,化解了那里的民族矛盾。

C.盧鈞在潞州處理軍士嘩變時異常冷靜:一方面指揮守城部隊控制事態(tài)發(fā)展,避免造成重大損失;一方面對騷亂士卒安撫慰問,終于及時平息了嘩變。

D.盧鈞在創(chuàng)建了許多功績以后,自認(rèn)為應(yīng)該擔(dān)任宰相,但未能如愿,就常常稱病不管事,與親朋舊友外出游玩,有時幾天才回城一遍。

(11)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三年將代,華蠻數(shù)千人詣闕請立生祠,銘功頌德。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監(jiān)軍以州兵拒之,至晚撫勞方定。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鈞踐歷中外,事功益茂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7)題。

陳?字仲弓,穎川許人也。出于卑微。時有殺人者,同縣楊吏以疑?,縣遂逮系,考掠無實,而后得出。及為督郵,乃密托許令,禮召楊吏。遠近聞?wù),咸嘆服之。復(fù)再遷除太丘長。修德清靜,百姓以安。鄰縣人戶歸附者,?輒訓(xùn)導(dǎo)譬解,發(fā)遣各令還本司官行部。吏慮有訟者,白欲禁之。?曰:“訟以求直,禁之理將何申?其勿有所拘。”司官聞而嘆息曰:“君所言若是,豈有怨于人乎?”亦竟無訟者。以沛相賦斂違法,乃解印綬去,吏人追思之。及后逮捕黨人,事亦連?。余人多逃避求免,?曰:“吾不就獄,眾無所恃。”乃請囚焉。遇赦得出。靈帝初,大將軍竇武辟以為掾?qū)佟r中常侍張讓權(quán)傾天下。讓父死,歸葬穎川,雖一郡畢至,而名士無往者,讓甚恥之,?乃獨吊焉。及后復(fù)誅黨人,讓感?,故多所全宥。在鄉(xiāng)閭,平心率物。其中爭訟,輒求判正,曉譬曲直,退無怨者。至乃嘆曰:“寧為刑罰所加,不為君所短。”時,歲荒民儉,有盜夜入其室,止于梁上。?陰見,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孫,正色訓(xùn)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xí)以性成,遂至于此。梁上君子者是矣!”盜大驚,自投于地,稽顙歸罪。徐譬之曰:“視君狀貌,不似惡人,宜深克已反善,然此當(dāng)由貧困!绷钸z絹二匹。自是一縣無復(fù)盜竊。

注:①張讓:東漢穎川人,貪婪殘暴。②顙:額。

(12)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乃密許令    托:委托                  B.白欲之      禁:拘押

C.訟以求      直:正直                   D.?乃獨      吊:慰問喪家

(13)下列各組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貢是                                              (    )

A.同縣楊吏疑?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塞忠諫之路

B.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xí)以成性,至于此

   山東豪俊并起而亡秦族矣

C.乃為督郵,密托許令,禮召楊吏

   斷其喉,盡其肉,

D.勿有所拘

   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庶幾乎

(14)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說明陳?“寬容大度”的一組是

    ①乃密托許令,禮召楊吏                         ②訟以求直,禁之理將何申

③以沛相賦斂違法,乃解印綬去              ④乃請囚焉

⑤?乃獨吊焉           ⑥令遺絹二匹

       A.①②⑥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⑤

(15)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A.同鄉(xiāng)楊吏懷疑陳?殺人,陳?因而遭到官府的拷打,最終查無實據(jù)而獲出獄。等到陳?做了督郵,反讓縣令召請楊吏。

B.鄰縣的大量流民涌入太丘,陳?派各縣的縣令處理此事,有的官員擔(dān)心有人告狀,陳?講清道理后,官員們很信服,結(jié)果也沒有人告狀。

C.當(dāng)時中常侍張讓權(quán)力極大,張讓的父親死后,葬在家鄉(xiāng)穎川,雖然穎川郡的官員都參加了葬禮,但除了陳?,穎川名士沒有誰前往吊唁。

D.陳?發(fā)現(xiàn)了盜賊躲在屋梁之上,他召集子孫,嚴(yán)肅地教育子孫,有意讓盜賊聽到,盜賊聽后,跳到地上叩頭認(rèn)罪,陳?又耐心開導(dǎo)他,并送絹給他。

(16)下列對陳?的評價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陳?對楊吏可謂以德報怨,施恩又不圖人知,這種容人之雅量,令人佩服。

B.陳?對流民沒有采取拘押的方法,而是開導(dǎo)他們并遣送他們回原籍,這表明了他仁厚愛民。

C.陳?受黨錮之禍的牽連,他沒有像其他人那樣逃跑躲避,而是主動入獄,這表明了他的耿介。

D.陳?參加張讓父親的葬禮后得到張讓保護,這件事說明陳?在不違背大原則的情況下靈活變通,也說明他富有預(yù)見性且善于保護自己。

(17)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吾不就獄,眾無所恃。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寧為刑罰所加,不為君所短。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訟以求直,禁之理將何申?其勿有所拘。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8)~(23)題

管仲夷吾者,穎上人也。少時常與鮑叔牙游,鮑叔知賢。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已而鮑叔事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及小白立為桓公,公子糾死,管仲囚。鮑叔遂進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候,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

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鮑叔謀事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嘗三戰(zhàn)三走,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jié)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子孫世祿于齊,有封邑者十余世,常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齊,以區(qū)區(qū)小齊在海濱,通貨積財,富國強兵,與俗同好惡。故其稱曰:“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順民心!惫收摫岸仔小K字,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為政也,善因禍而為福,轉(zhuǎn)敗而為功。貴輕重,慎權(quán)衡;腹珜嵟偌В弦u蔡,管仲因而伐楚,責(zé)包茅不入貢于周室;腹珜嵄闭魃饺郑苤僖蚨钚拚俟。于柯之會,桓公欲背曹沫之約,管仲因而信之,諸候由是歸齊。故曰:“知與之為取,政之寶也!

管仲富擬公室,有三歸、反坫,齊人不以為侈。管仲卒,齊國遵其政,常強于諸候。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18)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    )

    A.不以為言                                           B.少時常與鮑叔牙游

C.鮑叔不以我為無恥                             D.通貨積財,富國強兵

(19)選出下列加點字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

B.

A.

為政也                             乃設(shè)九賓禮

D.

C.

其家甚智其子,疑鄰人之父           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

(20)下列各句中加點字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鮑叔終遇之                                善:很好地

B.鮑叔遂管仲                                進:舉薦

C.生我者父母,我者鮑子也。                  知:了解

D.管仲因而令召公之政                                          修:修建

(21)以下句子編成四組,全都表現(xiàn)鮑叔“能知人”的一組是                                (    )

①鮑叔知其賢          ②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

③鮑叔遂進管仲       ④管仲既用,任政于齊

⑤故論卑而易行       ⑥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⑥               D.①③⑤

(2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敘述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

A.管仲后來家業(yè)非常富足,有“三歸”、“反坫”,可齊人并不認(rèn)為他奢侈。管仲的子孫在齊國享受世祿,十幾代有封邑。

B.管仲早年和鮑叔經(jīng)商,老是賠本,做了齊國的相之后,才慢慢展露了他的才華,他利用地處海濱的便利,發(fā)展經(jīng)濟,使齊國強大起來。

C.齊桓公做公子時與公子糾是對手,但他即位后卻能重用公子糾的親信管仲,可見其心胸開闊,難怪他最后能成就一代霸業(yè)。

D.鮑叔牙這個人不太優(yōu)秀,但他善于識別人才,以至于在管仲被重用之后,天下人并不怎么看重管仲,而是贊美鮑叔牙能知人。

(23)把前面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三個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管仲既作,任政于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候,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知我不羞小節(jié)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4)~(29)題

尹思貞,京兆長安人也。弱冠明經(jīng)舉,補隆州參軍。時晉安縣有豪族蒲氏,縱橫不法,前后官吏莫能州司令思貞推按,發(fā)奸贓萬計,竟論殺之,遠近稱慶,刻石以紀(jì)其事,由是知名。累轉(zhuǎn)明堂令,以善政聞。三遷殿中少監(jiān),檢校?州刺史。會契丹孫萬榮作亂,河朔不安,思貞善于綏撫,境內(nèi)獨無驚憂,(武)則天降璽書褒美之。神龍初,為大理卿,時武三思權(quán),御史大夫李承嘉附會之。雍州人韋月將上變,告三思謀逆,中宗大怒,命斬之。思貞以發(fā)生三月,固執(zhí)奏以為不可行刑,有敕決配流嶺南。三思令所司非法害之,思貞又固爭之。承嘉三思旨,托以他事,不許思貞入朝廷。謂承嘉曰:“公擅作威福,不顧憲章,附托奸臣,圖不軌,將先除忠良以自恣耶?”承嘉大怒,遂劾奏思貞,出為青州刺史。境內(nèi)有蠶一年四熟者,黜陟使衛(wèi)州司馬路敬潛八月至州,見繭嘆曰:“非善政所致,孰能至于此乎!”特表薦之。思貞前后為十三州刺史,皆以清簡為政,奏課連最。睿宗即位,征為將作大匠。時左仆射竇懷貞興造金仙、玉真兩觀,調(diào)發(fā)夫匠,思貞常節(jié)減之,懷貞怒,頻詰責(zé)思貞,思貞曰:“公職居端揆,任重弼諧,不能翼贊圣明,光宣大化,而乃盛興土木,害及黎元,豈不愧也!又受小人之仔,輕辱朝臣,今日之事,不能茍免,請從此辭。”拂衣而去,合門累日,上聞而特令視事。

注:①明經(jīng):隋唐時科舉制度選拔人才的一個門類。②上變:向朝廷密告叛亂事件。③將作大匠:官名,主管宮室、宗廟等土木營建。

 

(2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前后官吏莫能     制:禁止          B.時武三思權(quán)       擅:獨攬

C.承嘉三思旨       希:盼望          D.思貞常節(jié)減之       節(jié):限制

(2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B.

A.

秦王恐破璧,乃辭謝                其后楚日以削,數(shù)十年,為秦所滅

D.

C.

撫軍大悅,金籠進上                候生視公子色終不變,謝客就車

(26)對下列各句中“之”字稱代內(nèi)容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竟論殺之                    稱代前文的“豪族蒲氏”。

B.御史大夫李承嘉附會之        稱代前文的“武三思”。

C.三思令所司非法害之          稱代前文的“思貞”。

D.思貞常節(jié)減之                稱代前文的“夫匠”。

(27)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部都表現(xiàn)尹思貞正直堅貞的一組是                     (    )

①發(fā)其奸贓萬計,竟論殺之。    ②思貞善于綏撫,境內(nèi)獨無驚擾。    ③三思令所司非法害之,思貞又固爭之。    ④公擅作威福,不顧憲章,附托奸臣,以圖不軌。    ⑤非善政所致,孰能至于此乎!    ⑥今日之事,不能茍免,請從此辭。

       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28)下列對原文的敘述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尹思貞任隆州參軍時,能嚴(yán)明執(zhí)法,做明堂縣令時,政績很好;任檢校?州刺史,能安撫一方。這些都受到人們的贊揚,并受到朝廷的表彰。

B.尹思貞大理卿,皇帝命令斬告發(fā)武三思的韋月將,尹思貞不畏權(quán)貴上奏章使韋月將免于死刑,后因當(dāng)面斥責(zé)武三思而被李承嘉劾奏,調(diào)出朝廷。

C.尹思貞任青州刺史,政績很好,受到黜陟使路敬潛的贊嘆。他前后做了十三個州的刺史,因治政精簡,向朝廷奏告的考核連續(xù)最佳。

D.左仆射竇懷貞為建造兩座道觀濫用民工,尹思貞身為主管土木營建的官員對他有所限制,竇懷貞因此怒責(zé)尹思貞,而尹思貞指責(zé)他的害民

(29)把前面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州司令思貞推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固執(zhí)奏以為不可行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非善政所致,孰能至于此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30)~(35)題。

張儉字元節(jié),山陽高平人,趙王張耳之后也。父成,江夏太守。儉初舉茂才,以刺史非其人,謝病不起。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請為東部督郵。時中常侍侯覽家在防東,殘暴百姓,為不軌。儉舉劾覽及其母罪惡,請誅之。覽遏絕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結(jié)仇。鄉(xiāng)人朱并,素性佞邪,為儉所棄,并懷怨恚,遂上書告儉與同郡二十四人為黨,于是刊章討捕,儉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門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后流轉(zhuǎn)東菜,止李篤家。外黃令毛欽操兵到門,篤引軟謂曰:“張儉知名天下,而亡非其罪。縱儉可得,寧忍執(zhí)乎?”欽起撫篤曰:“蘧伯玉恥獨為君子,足下如何自專仁義?”篤曰:“篤雖好義,明廷今日載其半矣。”欽嘆息而去。篤因緣送儉出塞,故得免。其所經(jīng)歷,伏重誅者以千數(shù),宗親并皆殄滅,郡縣為之殘破。中平元年,黨事解,乃還鄉(xiāng)里。大將軍、三公并辟,又舉敦樸,公車特征,起家拜少府,皆不就。獻帝初,百姓饑荒,而儉資計差溫,乃傾竭財產(chǎn),與邑里共之,賴其存者以百數(shù)。建安初,征為衛(wèi)尉,不得已而起。儉見曹氏世德已萌,乃闔門懸車,不豫政事。歲余,卒于許下。年八十四。

(3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

A.素性佞邪      素性:樸素的品性     B.于是刊章討捕   刊章:刊登文章

C.儉得亡命      亡命:丟掉性命        D.若不重其名行   名行:名聲和品行

(3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B.

A.

得無教我豬蟲耶                     項王曰:“壯士!賜卮酒。”

C.

廉頗聞之,肉袒負(fù)荊,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nobr id="f6zp6"><small id="f6zp6"><samp id="f6zp6"></samp></small></nobr>

    • D.

      觸草木,盡死。嚙人,無御之者

      (32)對下列各句中“其”字稱代內(nèi)容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儉舉劾覽及母罪惡      稱代中常侍侯覽

      B.莫不重名行            稱代張儉

      C.賴存者以百數(shù)          稱代漢獻帝

      D.所謂華陽洞者,以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稱代華陽洞

      (33)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明張儉好的德行和人民對他的敬仰之情的一組是:

      ①覽遏絕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結(jié)仇。  ②儉舉劾覽及其母罪惡,請誅之。  ③遂上書告儉與同郡二十四人為黨,于是刊章討捕。  ④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  ⑤百姓饑荒,而儉資計差溫,乃傾竭財產(chǎn),與邑里共之。  ⑥建安初,征為衛(wèi)尉,不得已而起。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3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張儉冒死嚴(yán)劾大宦官侯覽及其家屬的罪行,受到天下人的敬仰。

      B.由于朱并的陷害,張儉離家出逃,所到之處,人們不惜身家性命,掩護隱藏他,足見當(dāng)時當(dāng)政者不得人心。

      C.張儉顛沛流離,到處逃命,天下人爭著做收留他的東道主,可見張儉是個賢人。

      D.張儉棄城丟官,滅身破族,其原因是他痛恨不仁之人過分而引起了禍亂。

      (3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儉舉劾覽及其母罪惡,請誅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張儉知名天下,而亡非其罪。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蘧伯玉恥獨為君子,足下如何自專仁義?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笑傲考場】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