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詩兩首
教學目標:
1、浪漫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的特點
2、寫景詩的特點
3、分析寫景詩的意境
4、欣賞和熱愛大自然,培養(yǎng)生活的情趣
重點難點:如何欣賞寫景的詩歌的意境
課時安排:1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二、 學習和欣賞第一首詩《蟈蟈與蛐蛐》
作者簡介:濟慈,美國浪漫主義詩人,出身卑微,少年既成孤兒,自幼喜愛文學,他的一生寫了不少的著名詩篇,如《夜鶯頌》等,可惜正當他初展宏才的時候,就不幸與世長辭,時年才25歲。
三、 讀熟詩歌,注意體會所表達的感情
四、 整體把握;
這是一首大自然的頌歌,他通過對盛夏“蟈蟈的樂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兒”的描寫,贊美“大地的詩歌從來不會死亡”。
五、 問題研究:
這首施在構(gòu)思上有什么特點?
(提示:開頭一句與“大地的詩歌呀,從來沒有停息“相對應(yīng)分為兩部分;動靜相襯,意境優(yōu)美。)
六、 課后練習一:
詩人這樣寫,借以歌頌大自然的無限美好和勃勃生機,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和贊美之情。
第二首:《夜》
一、 作者簡介:
葉塞寧,俄羅斯詩人,他的詩感情真摯,格調(diào)清新,并擅長描繪大自然景色。
二、 賞析,歸納這首詩的內(nèi)容,并體會詩歌所描寫的意境美
第一節(jié):寫夜的靜謐
第二節(jié):寫溪水的歌唱
第三節(jié):寫月光下大自然的美麗
第四節(jié):再次寫到美麗的月色
三、 結(jié)合課后練習二訓練:
1、 用自己的話,描繪所寫的夜景
2、 這首詩傳出詩人怎樣的心境 ?
四、 反復朗誦這首詩,體會詩中所描繪的美景
五、 布置作業(yè)
敬業(yè)與樂業(yè)
教學目標
1.學習這篇講演詞論證條理清晰,論據(jù)生動有力。
2.理解文章的中心論點,了解"敬業(yè)"與"樂業(yè)"的重要,以及怎樣才能做到敬業(yè)與樂業(yè)。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這篇講演詞的結(jié)構(gòu)安排,體會層次分明、條理清晰的特點。
2.體會語言表達通俗淺顯、準確周密,生動有力的特點。
教學時數(shù)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敬業(yè)與樂業(yè)》是梁啟超七十多年前,對上海中華職業(yè)學校學生的一次講演,雖然時間已經(jīng)過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啟超先生所講的內(nèi)容對我們?nèi)匀缓苡薪逃饬x。
二、簡介作者
梁啟超(1873-1929),中國近代維新派領(lǐng)袖,學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清光緒舉人。和其師康有為一起,倡導變法維新,并稱"康梁"。著述涉及政治、經(jīng)濟、哲學、歷史、語言、宗教及文化藝術(shù)、文字音韻等。其著作編為《飲冰室全集》。
三、指導學生閱讀課文
要求:
1.把不理解的字詞,難懂的語句做上記號;
2.試把每一段的段意歸納出來;
3.課文中多處引用《論語》《禮記》《老子》《莊子》等古代典籍的論述。逐一抄錄這些論述,認真想一想它們的意思。
明確:課文共七段,總體結(jié)構(gòu)是"總一分一總"式:開頭總起全篇;然后分別論述敬業(yè)和樂業(yè),兩個分論點平行并列;最后總結(jié)全篇。條理清晰,綱舉目張。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論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論述敬業(yè)和樂業(yè)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總結(jié)全篇,勉勵人敬業(yè)樂業(yè)。
四、學習課文內(nèi)容
(一)學習第一部分。
思考:講演詞開頭交代題目的來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話揭示了全篇論述的中心?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文章開頭先交代題目的來源,用意在于說明題目雖然來源于古籍《禮記》和《老子》里的兩句話,但跟原文語句的本意不同,是"斷章取義"造出來的。這樣交代既可避免聽者把題目和《禮記》、《老子》里面語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顯示出論述的科學性,講演的趣味性;同時,提出題目來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論述要點,使聽者對講演的綱目有一個大致的認識。
(二)學習第二部分。
1.朗讀第三、四段。課文第三、四段是論述"敬業(yè)"的重要,可作為第二部分的第一層。
思考:(1)作者怎樣闡述什么叫"敬"?(2)如何論述怎樣才能做到"敬業(yè)"?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第三段作者闡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無適便是敬"后,緊配上自己的通俗化的解釋:"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然后順理成章地論述凡人類的正當?shù)膭趧印⒄?jīng)的事,"其性質(zhì)都是可敬"的,并舉"當大總統(tǒng)"與"拉黃包車"這兩件事加以證明,側(cè)重點在"凡職業(yè)沒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第四段論述怎樣才能做到"敬業(yè)",先引用《莊子》中的語句并作闡述,再舉木匠做成一張好桌子和當政治家的建設(shè)成一個共和國家,挑糞的把馬桶收拾得干凈,和當軍人的打勝一支壓境的敵軍這兩組例子,說明無論做什么都要"絲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業(yè)")。接著從反面論述"一個人對于自己的職業(yè)不敬"的害處,指出"敬業(yè)主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并引用莊子、孔子的名言,進一步強調(diào)敬業(yè)的重要。舉例和引用的自然結(jié)合使文章的說理立于不敗之地。
2.朗讀第五、六段。這兩段論述"樂業(yè)"的重要,作為第二部分的第二層。
思考:作者舉了怎樣的例子來論述"樂業(yè)"的重要,又是如何論述"樂業(yè)"的道理的?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作者在第五段中剖析了生活中常會遇到的感嘆"做工苦"這個實例,說明要"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很自然地點到了"樂業(yè)"的"樂"。第六段,更深入一步,論述"樂業(yè)"的道理,分四點說明"凡職業(yè)都是有趣味的",這是作者的經(jīng)驗之談,令人信服。緊接著又引用孔子的兩句名言進一步證明"人生能從自己職業(yè)中領(lǐng)略出趣味"(即樂業(yè)),"生活才有價值","這種生活"才算得"人類理想的生活"。
五、小結(jié)
講演詞的第二部分內(nèi)容理解的重點是闡述什么叫做敬業(yè),為什么要敬業(yè),怎樣做才算是敬業(yè)。
六、布置作業(yè)
1.探究練習二。
2.選用隨堂練習。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檢查背誦
學生背誦"我老實告訴你一句話……真算得人類理想的生活了。"
二、繼續(xù)學習課文第三部分
學生朗讀第七段。
明確:作者根據(jù)自己的親身經(jīng)驗,指出"責任心"和"趣味"跟"敬業(yè)"與"樂業(yè)"的關(guān)系最為密切:"責任心"就是"敬業(yè)"廣趣味"就是"樂業(yè)"。他認為做事必須具備責任心和善于"從職業(yè)中領(lǐng)略出趣味。"一個人對待自己的職業(yè),能夠有責任心、有趣味發(fā)揚敬業(yè)與樂業(yè)的精神,專心致志做圓滿,就是"人類合理的生活"。結(jié)束句"我望諸君和我一同受用!"用短句,用感嘆的語氣,充滿了對聽講的青年學生的殷切期望,感情強烈而真摯。
三、探究活動
(一)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許多有關(guān)敬業(yè)和樂業(yè)的觀點,你最信服的是哪一點?你有沒有不同意見?說說你持這種意見的理由。
學生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明確:文章中的觀點如下:
1."敬業(yè)樂業(yè)"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2.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
3.凡職業(yè)沒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職業(yè)沒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
6.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么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xiàn)在做的事來和他交換。
9.敬業(yè)主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
10.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
10.凡職業(yè)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xù)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fā)生。
12.每一職業(yè)之成就,離不了奮斗。
13.因為每一職業(yè)之成就,離不了奮斗;一步一步的奮斗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從自己職業(yè)中領(lǐng)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
15.敬業(yè)即是責任心,樂業(yè)即是趣味。
……
學生的回答無論是贊同還是不贊同,都可以;關(guān)鍵在于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據(jù)。目的在于通過討論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二)做資料卡片。
讓學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歡的句子或含義深刻的句子,制成資料卡片,要注明出處以及卡片的類型等;書寫要清楚規(guī)范。
四、小結(jié)
1.中心意思:這篇講演針對聽講者的實際情況,提出了"敬業(yè)與樂業(yè)"的論題,深入地論述了敬業(yè)與樂業(yè)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發(fā)揚敬業(yè)、樂業(yè)的精神,去過人類合理的生活。
2.寫作特點。
(1)論證條理清晰,論據(jù)生動有力。這篇講演詞開頭提出了論題,中間主體部分分兩層論述敬業(yè)和樂業(yè)的重要,末尾總結(jié)全篇。條理很清晰。證明論點的過程,舉了多種論據(jù):有生活中的實例,有古代、外國著作中的事例,有作者親身經(jīng)歷中卓有成效的經(jīng)驗,還有古人的流傳至今的名言警句等。這些論據(jù)的精選運用,使講演詞具體、生動,富有說服力。
(2)語言通俗淺顯,準確周密,概括有力。全篇講演用簡明的短句,很少用長句;多用口語,明白如話,一聽就懂;引用古代文句時,注重化深為淺。同時文中多次用了設(shè)問句和反問句,引用不少古代名言警句,又自己提煉了許多精辟的警句,都使語言顯得概括有力。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課文第六段。
2.選用隨堂練習。
《傅雷家書兩則》
教學目標:
1.掌握書信格式
2.理解傅雷家書的內(nèi)涵
重點難點:
重點:作者對人生的深刻體悟、對兒子的殷殷期望,難點:對于“堅強”完整而深刻地理解。
教學過程:
(一)整體把握
這兩封家書,分別寫于兒子消沉苦悶和欣喜成功的時候,從兩個方面表達了傅雷對人生的深刻體悟、對兒子的殷殷期望;以兩種不同的風格展現(xiàn)了傅雷對兒子的舐犢深情,以及對音樂藝術(shù)的真切感受。
第一封家書,寫于兒子精神消沉時,勸慰他如何面對感情的創(chuàng)傷,學會泰然處之;第二封信,寫在兒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鮮花與掌聲簇擁的時候,激勵他保持謙卑、不懼孤獨,勇于攀登藝術(shù)的至境。前者,如和風細雨,款款相慰;后者,則滿懷欣喜,激情洋溢。前者偏重理性,后者充滿感情。但融匯、貫穿于兩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兒子做一個堅強的人,無論遭受了怎樣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獨,都要保持對藝術(shù)的不懈追求,對生活的赤子之心。
第一封信的開始,傅雷首先寬慰兒子:不必擔心父母會因為知道了孩子的精神消沉而煩惱或不安。而且,孩子向父母訴苦,在家信中發(fā)泄,乃是情理之中的事。接著告訴兒子:人生必定充滿了情緒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會浮沉。那么,應(yīng)該如何面對情緒上的跌宕呢?首先,應(yīng)該對這一切泰然處之,盡量讓心理保持平衡,不至于受傷。“只要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就好了。”他還用“太陽太強烈,會把五谷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的比喻,說明控制情緒的必要。其次,“慢慢”“養(yǎng)成另外一種心情對付過去的事情”,即冷靜、客觀地分析前因后果,吸取教訓,引為借鑒。“惟有敢于正視現(xiàn)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憶侵蝕”,從而越來越堅強。對于感情的創(chuàng)作,要“當做心靈的灰燼看”,就“像對著古戰(zhàn)場一般的存著憑吊的心懷”。憑吊古戰(zhàn)場時,烈火硝煙散盡,只余斷壁殘垣,金戈鐵馬、血肉廝殺都已被歲月的黃沙掩埋。這時候,即使親歷過戰(zhàn)斗的人,縱有萬千感慨,也不會再像當初那樣身不由己、欲死欲活。這個比喻,十分真切地表達出所有“過來人”回首“過來事”的心情――蒼涼而平靜,沉郁而超然。
第二封信,起因于傅聰在音樂會上的歷功演出。孩子的成功總是父母最大的幸福與驕傲,但傅雷與其他父母不同的是,他的幸福與激動還來自于藝術(shù)的成功、祖國的光榮!笆澜缟献罡叩淖罴儩嵉臍g樂,莫過于欣賞藝術(shù)”,“我們也因為你替祖國增光而快樂!更因為你能借音樂而使多少人歡笑而快樂!”作為父親的傅雷,毫不矜持地對兒子表達了他異常激動的心情:“我們真是心都要跳出來了!”
若是一般的父母,也許僅止于此了,而傅雷的偉大,就在于他借助兒子的成功之機,給予了他更多的藝術(shù)砥礪,向他昭示出更高的人生境界。他首先贊許兒子:“多少過分的諛詞與夸獎,都沒有使你喪失自知之明,眾人的掌聲、擁抱,名流的贊美,都沒有減少你對藝術(shù)的謙卑!”而這,正是“堅強的最好的證據(jù)”。如果說,上一封信是要兒子在消沉時保持堅強,那么,這里所說的成功時“不為勝利沖昏了頭腦”,更是堅強的表現(xiàn)。只有做到了堅強,才能永遠不怕孤獨。傅雷對“堅強”含義的理解,浸透了人生的感悟,十分耐人尋味!皥詮姟钡淖罡呔辰,乃是保持一顆純潔的“赤子之心”。因為“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獨的。赤子孤獨了,會創(chuàng)造一個世界,創(chuàng)造許多心靈的朋友!”這可以說已經(jīng)是人生至境了!
接下來,傅雷奔放的思緒又從藝術(shù)飛到了中國的“黎明”。他從傅聰如流水般的演奏風格中,想到了克里斯朵夫,進而想到了新中國的“復旦”,想到了滔滔不竭的中華文明。他激勵兒子,被這般偉大的文明之河哺育過的藝術(shù)家,“應(yīng)該有氣沖斗牛的表現(xiàn)才對”,洋溢著對新中國的熱情,對中華文化的信心。
書信最后,傅雷再次回到了情緒的“矛盾與快樂”問題。第一封信里,他曾說人生必定充滿了情緒上的起伏跌宕,惟有庸碌的和超然的人才不會浮沉;這一次,他又強調(diào)“有矛盾正是生機蓬勃的明證”。從而鼓勵兒子,要勇敢面對各種各樣的矛盾,在不斷解決矛盾的過程中趨向“完美”,讓“完美”的地平線永遠激勵著我們向前進。
(二)問題研究
1. 對于“堅強”,應(yīng)怎樣完整而深刻地理解?
這是本文的一個難點,也是貫穿兩封信的內(nèi)在精神。傅雷對兒子說:“只要你能堅強,我就一輩子放了心!”可見堅強對人生的重要意義。堅強有兩個方面的表現(xiàn),一是“不怕失敗,不怕挫折,不怕打擊――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術(shù)上的,學習上的――打擊”,“即使孤獨也不怕”(見第二封信),并且“敢于正視現(xiàn)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憶侵蝕”;對于感情的創(chuàng)傷,要“當做心靈的灰燼看”(見第一封信)。二是“不為勝利沖昏了頭腦”,永遠保持“對藝術(shù)的謙卑”。這兩方面合起來,用通俗的話說,就是“勝不驕,敗不餒”,就是寵辱不驚,得失泰然。第一封信里所講的“心理相當平衡,不至于受傷”,“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第二封信所說的不怕矛盾,相信“有矛盾正是生機蓬勃的明證”。也都是這個道理。
但“堅強”的最高境界,可以說還在于葆有一顆“赤子之心”!俺嘧颖闶遣恢拦陋毜。赤子孤獨了,會創(chuàng)造一個世界,創(chuàng)造許多心靈的朋友赤子能夠保持心靈的純潔,能夠無懼孤獨,才是人性中最可貴的無堅不摧的堅強!
2. 如何理解“赤子之心”與“孤獨”?
傅雷說:“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獨的。赤子孤獨了,會創(chuàng)造一個世界,創(chuàng)造許多心靈的朋友,當代哲學家周國平則說過,孤獨、寂莫和無聊是三種不同的境界,分別屬于精神、感情和事務(wù)的層面;只有內(nèi)心世界豐富的人,對精神與靈魂有著執(zhí)著追求的人,對人間充滿摯愛的人,才可能體驗真正的孤獨;孤獨產(chǎn)生于愛……傅雷對孤獨的理解,與之和而不同。傅雷相信:“藝術(shù)表現(xiàn)的動人,一定是從心靈的純潔來的!不是純潔到像明鏡一般,怎能體會到前人的心靈?怎能打動聽眾的心靈?”正因為赤子之心是最純潔的,它不含私心雜念,沒有欲望紛爭,只容納人間最美好、最真摯的感情,所以“永遠能夠與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赤子的現(xiàn)實生活也許境遇不佳、缺少知音,甚至會遭到誤解和排斥,身邊的世界讓他孤獨;但人類最純潔最美好的感情與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普天下的赤子都將成為他的知音和朋友。這心靈的朋友,這精神的世界,足以讓他無懼身邊的孤獨,永遠不感精神的孤獨!周國平說“孤獨產(chǎn)生于愛”,傅雷說“愛讓赤子不孤獨”,實在是異曲同工。
赤子之心無比純潔,剔除了紛紜雜念,才可能“體會到前人的心靈”并以之“打動聽眾的心靈”。藝術(shù)的最高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便都在這里企及了。
3. 如何理解“矛盾正是生機蓬勃的明證”?
文中提到羅曼?羅蘭筆下的約翰?克里斯朵夫(以貝多芬為原型),說傅聰常以克里斯朵夫自命,其個性也與之相像;又說“有矛盾正是生機蓬勃的明證”。其意旨在鼓勵兒子像貝多芬那樣,不懼矛盾,勇敢面對,在解決矛盾的過程中趨向完美。
(三)關(guān)于練習
1. 此題目的是要弄清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和思想含義。第一封信里,傅雷希望兒子能夠正確地對待情緒上的消沉和低落,學會用達觀的態(tài)度泰然處之,保持心靈的平衡;進而能夠冷靜、客觀地分析事理,正視現(xiàn)實,吸取前車之鑒。第二封信,希望兒子在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鮮花與掌聲簇擁的時候,仍然保持謙卑、不懼孤獨,勇于攀登藝術(shù)的至境。融匯、貫穿于兩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兒子做一個堅強的人,無論遭受了怎樣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獨,都要保持對藝術(shù)的不懈追求,對生活的赤子之心。
2. 此題目的是要體會傅雷與傅聰?shù)母缸由钋,理解“朋友”的真正含義?梢詮牟煌嵌然卮疬@一問題。有些方面可以從《傅雷家書》的其他篇章中尋找例子。
“朋友”的意義,首先在于感情上、精神上的互相理解與慰藉。當傅聰情緒消沉時,可以毫無顧慮地向父親傾訴,而父親并沒有高高在上、橫加訓斥,或者說些教條式的訓誡。相反,他能夠充分理解兒子的痛苦,首先盡力地安慰他,讓兒子覺得溫暖、放心;然娓娓而談,以十分平等的口氣給他提出一些人生的忠告。朋友的境界,還在于志同道合,互為知音。傅雷與傅聰對音樂藝術(shù)有許多共同的感受可以交流,可以互相補充、互相借鑒,這也是“父子如朋友”的體現(xiàn)。
附:書信格式的要求
信封
左上方填寫郵編及收信人地址;信封中間居中寫收信人姓名,加上稱呼。它可以是寫信人對收信人的稱呼,也可以是郵遞員對收信人的稱呼。后者為王力先生的觀點,實際上郵遞員只認為是寫信人對收信人的稱呼。收信人后面沒有稱呼是不禮貌的,屬于格式上的錯誤。信封右下方為寄信人地址及郵編。
正文
1. 稱呼:頂格,有的還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飾詞,如親愛的等。
2. 問候語:如寫“你好”、“近來身體是否安康”等。獨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
3. 正文。這是信的主體,可以分為若干段來書寫。
4. 祝頌語。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禮”為例。“此致”可以有兩種正確的位置來進行書寫,一是緊接著主體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標點;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兩格書寫!熬炊Y”寫在“此致”的下一行,頂格書寫。后應(yīng)該加上一個驚嘆號,以表示祝頌的誠意和強度。
稱呼和祝頌語后半部分的頂格,是對收信人的一種尊重。是古代書信“抬頭”傳統(tǒng)的延續(xù)。古人書信為豎寫,行文涉及對方收信人姓名或稱呼,為了表示尊重,不論書寫到何處,都要把對方的姓名或稱呼提到下一行的頂頭書寫。它的基本做法,為現(xiàn)代書信所吸收。
5. 具名和日期。寫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寫在祝頌語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側(cè)。最好還要在寫信人姓名之前寫上與收信人的關(guān)系,如兒×××、父×××、你的朋友×××等。再下一行寫日期。
如果忘了寫某事,則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兩格寫上“又附”,再另起行書寫未盡事宜。
致女兒的一封信
教學目標:
l.了解書信的寫法;繼續(xù)完成詞語、名言警句和文學常識的積累;
2.了解“愛情的真諦,感受偉大愛情的美好;
3.進行愛情教育,幫助學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確把握萌動的情感。
教學設(shè)想:
這篇課文是蘇霍姆林斯基寫給女兒的信,是作者對女兒進行的一次生動的愛情教育。文字樸實曉暢,語言生動形象,昭示了愛情的真諦。愛情這個火辣辣的詞,撞擊著每個青年的心扉,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就像爬山虎攀上了年輕人的心房,稍不留神就容易踏上早戀的航船,教書育人,是語文教育應(yīng)盡的責任。鑒于這種考慮,擬對教材作如下
教學重點和難點:
利用課文內(nèi)容對學生進行一次愛情教育;讓學生明白只有懂得愛的真諦,才會擁有幸?鞓返娜松
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教學方法:討論研討相結(jié)合,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
教學內(nèi)容與步驟:
一、課前活動
1.查找關(guān)于作者蘇霍姆林斯基的介紹,了解有關(guān)書信的寫法;
2.搜集有關(guān)愛情的名言警句;
3.收看古今中外的經(jīng)典愛情故事:《孔雀東南飛》《梁山伯與祝英臺》《魂斷藍橋》 《羅密歐與朱麗葉》《泰坦尼克號》《廊橋追夢》《亂世佳人》等等。
二、導入新課
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愛情 一直是人類傳唱不衰、古老而又新鮮的話題,地老天荒,?菔癄,由愛情而演繹的故事, 更是那樣的驚心動魄。“在天愿做比翼鳥,在 地愿為連理枝”,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句。
無論哪個時代,愛情都是一生一世的許諾。醉 過方知酒濃,愛過方知情重。同學們,人在花 季,多彩的心事也許正困擾著你,是呀,人間 有情,紅塵有愛,這令人魂牽夢繞的情絲正等 著你成長!但是,你真正懂得愛情的真諦嗎?
到底什么是愛情?今天大家也許能從蘇霍姆林 斯基的《致女兒的信》一文中得到啟示。
新課內(nèi)容:
1.學生自讀課文,完成基礎(chǔ)知識的積累(媒體輔助教學):
蘇霍姆林斯基是(國籍),出身在一個農(nóng)民家庭,一生著作頗豐,主要有《、》《學生的精神世界》《》和《全國發(fā)展的人的培養(yǎng)問題》。蘇霍姆林斯基的輝煌成就給他帶來了很高的聲譽。1957年他39歲時被選為俄羅斯教育科學院通訊院士,1959年榮獲功勛教師稱號。他還榮獲兩枚列寧勛章,多枚烏申斯基獎?wù)潞婉R卡連柯獎?wù)。不少國家的教育領(lǐng)導機構(gòu)和有影響的學術(shù)團體,紛紛邀請他出國講學。1968年他再次當選為蘇聯(lián)教育科學院通訊院士,p年9月被選為全蘇教師代表大會代表并榮獲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稱號。他作為一位有獨創(chuàng)精神的教育家被載人蘇聯(lián)史冊。成為世界著名教育家。
2.課文內(nèi)容研討:
門面對女兒的問題,作者沒有輕下結(jié)論,他是怎樣解釋“什么是愛情”的?作者到底認為什么是愛情?請用自己的話概括一下。
(2)作者為什么不直接告訴女兒“什么是愛情”?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3)怎樣理解“但做一個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為有智慧的人的時候” 這句話的含義?
(4)有一天,柏拉圖問老師蘇格拉底什么是愛情,蘇格拉底叫他到麥田里走一遭,在走的過程中不能再回頭重走,在途中可以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麥穗,但只能摘一棵。柏拉圖覺得此事很容易辦到,便充滿信心地往前走,誰知過了半天沒有回來。最后,他垂頭喪氣出現(xiàn)在老師跟前,訴說空手而回的原因:難得看見一株看似不錯的,又不知是不是最好的;因為只可以摘一株,便挑挑撿撿,總希望前面有更好的;等到走到盡頭時,才發(fā)現(xiàn)手上一棵麥穗也沒有。這時,蘇格拉底告訴他:這就是愛情!
課文也是用故事的形式詮釋什么是愛情這個大問題。愛情是美好的,是人類歷久常新的話題,對于愛情,你是怎樣理解的?(學生也可以用故事的形式解釋。)
3.積累:愛情是這樣美好,是人類最偉大的情感,看看名人是怎樣看待愛情的:要求學生展示課前準備好的資料(教師也準備一些)。
青少年時代是人一生中生命的曙光,這一時期需要積蓄力量,去創(chuàng)造美好的東西,其中包括為人類明智而勇敢的愛所創(chuàng)造的精神力量。是的,孩子,你要深思,需要有自己的力量,包括愛情的力量,這種力量需要堅持終生。珍惜它、愛護和發(fā)揚它直到生命結(jié)束,使之成為專一不二忠貞不渝的精神力量,避免犯錯誤和遭到失望。我把愛情稱之為明智的、勇敢的力量,只有這樣,才能算是人類真正的愛。
愛情只有是理智的,聰明的,審慎的,它才是高尚的。
愛情,是一種熾烈的感情,一定要讓理智做心靈的主宰。
----蘇霍姆林斯基《愛情的教育》
那種用美好的感情和思想使我們升華并賦予我們力量的愛情,才能算是一種高尚的熱情;而使我們自私自利,膽小怯弱,使我們流于盲目本能的下流行為的愛情,應(yīng)該算是一種邪惡的熱情。 法國作家喬治?桑
真正的愛情是專一的,愛情的領(lǐng)域是非常的狹小,它狹窄到只能容下兩個人生存;如果同時愛上幾個人,那便不能稱做愛情,它只是感情上的游戲。
----德國詩人、劇作家席勒
愛情不會因為理智而變得淡漠,也不會因為雄心壯志而喪失殆盡。它是第二生命;它滲人靈魂,溫暖著每一條血管,跳動在每一次脈搏之中。
----英國散文家、文學評論家艾迪生
愛情是一片熾熱狂迷的癡心,一團無法撲滅的烈火,一種永不滿足的欲望,一分如糖似蜜的喜悅,一陣如癡如醉的瘋狂,一種沒有安寧的勞苦和沒有勞苦的安寧。
----英國學者理查?德?弗尼維爾
三、拓展
愛情,不同時期被賦予不同的內(nèi)容,為了更深入地理解愛情的真諦,我們再讀下面一篇文章。
三個故事
很復雜,其實也很簡單。
愛情是什么?朋友給我講了這樣三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很凄美:在醫(yī)院病房的一隅,躺著一位奄奄一息的病人,在世間彌留的最后一刻,他把蒼老的手伸給濁淚漣漣的老妻,感謝他半個世紀以來對自己無微不至的照顧。他深知自己不久就要踏上黃泉之路了,為了報答他的真情,也為了安撫自己的心靈,他決定告訴她一個深埋在心底的秘密。但是,沒等他把這個秘密說出口,他的老妻就把手輕輕按到了他的嘴上、她說:
“我不需要聽什么愛的秘密,在我看來,最大的愛的秘密就是我們在茫茫人海中相識、相愛,手牽著手一道走過了50年的風雨歷程…… ” 丈夫感動得涌出了熱淚,最后帶著那永遠的秘密平靜地離開了人間。
第二個故事發(fā)生在很久以前。一座城市居民經(jīng)常和另一個城市的居民打仗,很多年都不分勝負。這兩座城市,一座坐落在高地,另一座坐落在洼地。
處在高地上的城市頭領(lǐng)想出了一個令人心酸的絕人之道――把高地的水庫打開。結(jié)果可想而知,洼地的城市被大水圍困,注定要滅亡。水庫打開,哭叫之聲不絕于耳?吹饺绱说膽K狀,圍困者做出了一個人道的姿態(tài),派船去救落水人,但是,派遣的船只不多,只能容納極少一部分人,他們的頭領(lǐng)喜歡女人,所以只能讓婦女上船,并要求只能帶自己最喜歡的一樣東西。有的帶上自己的玉鐲;有的帶上自己的金銀首飾;有的帶上自己的銅鏡……她們想這樣既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又不失自己的財產(chǎn)。惟有一位婦女肩扛著自己的丈夫,奮力上船。一個士兵阻攔道:“船上只允許上婦女,不許運男人!蹦俏粙D女說:“這就是我最喜歡的東西。”士兵無言以對,只好乖乖地讓她上船。在那次水患中惟一幸存的男人就是那位婦女的丈夫。
朋友講的第三個故事是一家電視臺的綜藝游戲節(jié)目――摸手認妻。這個游戲由6對夫妻參加,要求把6位男士的眼睛蒙上,讓他們依次去摸6位女士的手,從而摸出自己的妻子。
前3位都模錯了,惹得現(xiàn)場觀眾哈哈大笑。第四位上場了,主持人依然是一絲不茍地將那位男士雙眼蒙上,接著原地轉(zhuǎn)了三圈,同時又示意六位女士互相調(diào)了一下位置,過后攙著那位男士來到一字排開的六位女士面前說:開始。那位男士伸出手抓住第一位女士的手,也就三四秒的時間,對身邊的主持人說這不是我的妻子,接著摸第二位女士,當他抓住第二位女士的手后,比第一次時間稍長一點,大概有十來
秒時間,他對主持人說:“她是我妻子! 說后,主持人將那位男士眼睛上的紗布去掉,這期間,現(xiàn)場的觀眾已經(jīng)向這位男士報以熱烈的掌聲了。無疑這位男士猜對了。主持人不失時機地問那位男士:“你摸得這么準,其中有什么秘密?”那位男士對著話筒,鄭重其事地說:“沒有什么秘密,我憑的是手感,是結(jié)婚十多年來培養(yǎng)出來的手感。”這時畫面上出現(xiàn)了那位男士妻子的臉,此時那位幸福的妻子已是熱淚滾滾。
“愛你一生一世足矣,我想,這就是愛情!
朋友最后說道。
四、討論
同學們至此應(yīng)該明白了,愛情是人類最熾熱的情感,最美好的情愫,每個人都渴望幸福,向往愛情。然而過早摘取愛情的果實,我們能收獲甜美嗎?可以就早戀現(xiàn)象談?wù)勛约旱恼J識。
五、總結(jié)
“愛情是什么”是個既簡單又深奧的問題,作者用充滿詩意的故事告訴我們:萬物生存、繁殖、傳宗接代,彼此忠誠,永遠思念,這就是愛情,是人類才有的愛情。愛情只有是理智的,聰明的,審慎的,它才是高尚的,才會使人感受到幸福。青春不是愛情的季節(jié),這時的我們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承擔。
六、拓展活動
同學們,愛是美好的情感,人的全部道德都可以在愛情上反映出來。愛情是人類文明的產(chǎn)物。根據(jù)自己的理解,你以自己喜歡的形式,說說什么是愛情?梢允且痪潴鹧裕部梢允且欢坞S筆,更可以是一篇文章。
故鄉(xiāng)
教學目標:
1.了解小說的特點
2.理解文章主題
3.學會分析人物形象
教學重點:
分析人物,評價人物,探討人物與主題的關(guān)系。
教學過程:
1.知識鏈接:我們在前幾冊課本中已經(jīng)學過了不少小說,如《最后一課》《社戲》等,課外閱讀的小說作品就更多了,閱讀這些小說作品,為我們積累了許多閱讀小說的感性經(jīng)驗。本冊教材的“附錄”中,編排了《談?wù)勑≌f》這篇知識短文,閱讀這篇短文,我們會明確閱讀小說的一些常識,其中重要的一個方面,是要知道一篇小說必須具備三個要素:生動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活動的具體環(huán)境。在這三個要素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
2.布置快速閱讀課文,查閱工具書,完成基礎(chǔ)知識積累。
3.與文本對話。就下列問題組織討論和交流:
①文中寫了哪些人物?列一個人物表。在這些人物中,其中哪些人物著墨較多?分別為他們寫一個小傳。
②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然后用一兩句生動的話對人物作一評價。
4.師生對話,學生與學生對話。反饋討論效果,就學生寫的小傳進行交流。文中塑造的人物有:閏土、楊二嫂、“我”,“我”母親、水生、宏兒;其中閏土、楊二嫂、“我”著墨較多,刻畫得比較詳細,人物形象豐滿。為他們寫小傳,要從全文著眼,篩選與之有關(guān)的材料與信息,然后將其連綴在一起。如楊二嫂的小傳(參考示例):
20年前,楊二嫂開了一個豆腐店,為了能賺到更多的錢,她擦著白粉,終日在店里坐著,憑自己的年輕美貌招徠顧客,生意非常好。20多年過去了,她的青春已逝,美貌不再,更重要的是由于農(nóng)村經(jīng)濟的衰敗,她的家境已難以維持原來的殷實,在種種艱辛的磨礪中,為了生存,她變得潑悍、放肆、尖刻、自私。當她見到在外20多年現(xiàn)在回到故鄉(xiāng)的迅哥兒時,就虛假吹捧,尖刻嘲諷;趁迅哥兒一家搬家的混亂之際,中傷閏土,還順手拿走了一些家中的東西。
“小說塑造人物的方法是豐富多樣的,有概括介紹,也有形象描繪;有外貌和內(nèi)心描寫,也有行動和對話描寫;有正面描寫,也有側(cè)面描寫。”(《談?wù)勑≌f》)在閱讀課文時,掌握這些塑造人物的方法,是寫好人物小傳的重要方面;而寫人物的小傳,又是對作品進行再創(chuàng)作的一種重要途徑,它為更好地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提供了可能。同時,也為分析人物性格特點奠定了基礎(chǔ)。在寫本文中的人物小傳的過程中,可以看出“變”是這些人物的一個重要特征,在分析人物性格時,要抓住一個“變”字。如對閏土,就可作這樣的分析:閏土是一個代表了中國封建農(nóng)村因貧窮、落后的生活重壓而變得麻木、愚昧的農(nóng)民的形象。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學生閱讀《故鄉(xiāng)》,對文中的人物的理解也應(yīng)該是不同的;評價人物,發(fā)表對文中人物的看法,就是個性化閱讀的一種實踐,是一種創(chuàng)新能力的展示。讀這篇小說,評價其中的人物,也是在前三個單元學過了議論文之后,運用議論這一表達方法的一種實踐。用一兩句生動的話評價人物,還是一種對語言運用能力的訓練。在學生交流過程中,有可能會出現(xiàn)許多閃耀著創(chuàng)新光芒的見解,要不失時機地予以鼓勵。下面的示例供參考:
閏土(1):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如同一把把挫刀,在時間這塊勵石上,活生生地把一個少年小英雄磨成了一個木偶人。
閏土(2):一聲“老爺!”就把自己與兒時的好友隔在了無形的厚障壁的兩邊;帶回家去的香爐、燭臺何嘗不是在增加這厚障壁的高度呢!
楊二嫂:一個被社會扭曲了的變形人,不僅表現(xiàn)在從當年的“豆腐西施”變成了今天的“圓規(guī)”,而且還表現(xiàn)在自己被侮辱、被損害的同時,又在侮辱和損害著別人。
“我”:曾使自己魂牽夢縈的故鄉(xiāng),一下子就顯露出了它的丑陋;為使它美麗,只有在本來沒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條新路來。
“我”母親:慈祥、寬容、厚道地對待所有的人,對待這個世界;世界卻沒有給她以公平:變賣家產(chǎn),告別家園,跟兒子去外地謀生,她的前面是一片未知。
水生:一個20年前的閏土,20年后,他或許不會再成為今天的閏土;對他來說,與生俱來的苦難其實也是一種改變命運的財富!
宏兒:從“飛”出家門的那一刻起,他就開始“飛”向這個既陌生又新鮮的世界了。
5.研究性學習:關(guān)于本文主題的探討。文學作品的理解,不強求一致,對人物的理解是這樣,對主題的理解也是這樣。除了課后練習中列舉的四種以外,還有:①茅盾先生認為這篇小說的主題是“悲哀那人與人之間的不了解,隔膜”(見茅盾以郎損為筆名發(fā)表于1921年《小說月報》的《評四五六月的創(chuàng)作》一文)。②反映辛亥革命前后農(nóng)村破產(chǎn),農(nóng)民痛苦生活的現(xiàn)實,揭示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實的根源。③表達對改造舊社會創(chuàng)造新生活的愿望與信心。對這些認識,可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學生還可能另有自己的見解,應(yīng)給予鼓勵。
6.閱讀經(jīng)驗積累:欣賞小說,要學會分析人物,因為人物是小說三要素中的主要要素。分析人物時,不妨寫一寫人物小傳,這是一個從整體感知到局部分解,再從局部分解到整體理解的過程,也是一個情感體驗的過程。有了這個過程,才有助于進一步分析人物的性格,小說中的人物才會成為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閱讀小說才有可能成為個性化的閱讀。
7.教學效果鞏固:
①課下收集有關(guān)研究本文的資料,與自己的閱讀體驗進行參照,加深理解課文的效果。
②課文中的水生和宏兒以后會有怎樣的命運?發(fā)揮想象,為他們寫一個故事。
孤獨之旅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習課文,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意識,培養(yǎng)學生快速閱讀、梳理要點的能力和質(zhì)疑探究的能力。
2、在欣賞作品的過程中感悟人生,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3、學習運用快速瀏覽的方法,把握課文梗概;學習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景物描寫對渲染氣氛、抒發(fā)感情、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作用;體會課文的藝術(shù)特色。
教學課時:
第1課時:組織引導學生自讀課文,積累詞匯,感知課文內(nèi)容。
第2課時:朗讀品味精要文段,欣賞作品,質(zhì)疑探究,合作釋疑,拓展延伸。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你有過孤獨的體驗嗎?請用簡潔的語言敘說你的感受。在人生旅途上,有快樂,有 痛苦。有的人在歡樂幸福中成長,有的人在孤獨艱辛中成長。讓我們把目光投向課文 《孤獨之旅》,去看看杜小康成長的一段經(jīng)歷吧。
二、閱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1.快速默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要求學生:(1)標出生字新詞,查閱工具書注音釋義。(2)抓住要點概括杜小康的放鴨經(jīng)歷。(3)引導學生評價、補充同學的概述的不足。
2.教師小結(jié):(1)評價學生概述的得與失。(2)歸結(jié)概述課文的要求:抓住要點,突出重點;語言簡潔,敘述清楚。
3.再讀課文(默讀),列出故事情節(jié)提綱,進一步體會課文內(nèi)容。
要求學生:(1)速讀之后列出情節(jié)提綱;(2)合作交流、修改提綱,教師巡視指導;(3)篩選較為成功的提綱在全班交流,將選出的提綱打在屏幕上供全班同學觀摹、評價、修改;(4)分辨故事的發(fā)生、發(fā)展、高潮、結(jié)局
教師小結(jié):抓住時間的推移,環(huán)境的變化,心理的發(fā)展進行指導性總結(jié)。
強調(diào):故事情節(jié)就是作品中的生活事件,是杜小康離家隨父野外放鴨的行程生活及定點生活所經(jīng)歷的艱辛與孤獨的具體事件,是一段人物成長過程中生活艱辛、精神孤獨的人生旅程。
第二課時
一、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人物成長的孤獨 及超越自我的品質(zhì)
學生思考:
(1)課文中主要人物是誰? (2)找出表現(xiàn)杜小康生活艱苦、精神孤獨
的語句,探討:
①杜小康經(jīng)受了生活的哪些磨難?
②杜小康由幼稚到成熟的原因是什么?
③用最簡潔的語言概括杜小康的性格。
④杜雍和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形象?
教師小結(jié):突出人物在不同時間、不同環(huán)境中的生活情況及其心理變化過程,引導學生加深對主要人物飽經(jīng)生活磨難而逐漸“長大”的成長經(jīng)歷的全程印象,感悟人生在于戰(zhàn)勝自我、超越自我的道理。
二、欣賞景物描寫旬段,理解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學生活動:
(1)勾畫出課文中景物描寫句段。
a.自然景色的描寫;
b.鴨群活動情景的描寫。
(2)讀景物描寫句段,欣賞描寫語言和描寫技法。
(3)探討景物描寫的作用。
(一邊自由朗讀句段,一邊欣賞與之相關(guān)的屏幕畫面,文字、畫面結(jié)合,引發(fā)學生展開聯(lián)想和想像,體會杜小康在不同時間不同環(huán)境中的內(nèi)心活動,感受杜小康在寂寥環(huán)境中的孤獨情感,從而探究景物描寫的作用。)
(4)回憶讀過的文學作品中的景物描寫,如魯迅的《雪})、高爾基的《海燕}、紀伯倫的《組歌》等,區(qū)別本文景物描寫與詩歌散文中景物描寫的異同,讓學生領(lǐng)會小說中的景物描寫除渲染氣氛、抒發(fā)感情外,還可以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
教師總結(jié): (1)小說中的景物是為了把人物擺到特定的景物環(huán)境中去展現(xiàn)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課文中的景物描寫與杜小康的成長旅程有著直接的關(guān)系。
三、探討課文的藝術(shù)特色,欣賞課文的寫作技巧
1.教師提示:文章的寫作特點可以從文章的構(gòu)思,文章的選材剪裁,文章的表達方式,文章的語言等方面去思考。
2.要求學生:
(l)快速瀏覽課文,說說你對課文寫作方面最欣賞的一兩個方面,教師板書學生口述要點,引導學生群體評價研討。
(2)老師補充寫作特點,引導學生在課文中找出根據(jù)品味欣賞。
3.教師小結(jié):不同的同學,由于各自的生活經(jīng)歷不同,興趣愛好不同,欣賞角度不同,導致對課文某些問題的理解不同,這是正,F(xiàn)象。但是,隨著閱讀量的不斷增加,欣賞水平的不斷提高,就能共同發(fā)現(xiàn)一篇文章的閃光點。
四、歸納全文,質(zhì)疑問難,切磋砥礪
1.溫故課文內(nèi)容,指導學生切磋釋疑。
2.研討課首提示和課后問題。
3.教師概括總結(jié)。
五、拓展延伸,培養(yǎng)學生想像思維能力
觀察生活中某位有個性的人,了解他的成長歷程,虛構(gòu)一個小故事或?qū)懸黄⌒≌f,在班上交流。
我的叔叔于勒
教學目標:
、傩≌f表現(xiàn)的主題思想
②個性化的人物語言及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
、蹖Ρ仁址ǖ某晒\用對刻畫人物形象的好處
重點難點:
、俣喾矫婵坍嬋宋镄蜗笠哉褂^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方法
、跇(gòu)思新穎巧妙懸念的設(shè)置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金錢―拜金主義思潮
今天我們共同學習另一個外國的作家寫的一篇也是講述人善變的小說《我的叔叔于勒》
2、板書課題:《我的叔叔于勒》
3、整體感知小說,知線索
明確:菲利普夫婦盼于勒發(fā)財歸來是敘事明線,于勒離家到美洲冒險10年經(jīng)歷為暗線。
情節(jié):盼于勒――贊于勒――遇于勒――躲于勒
4、情節(jié):人物態(tài)度,找出菲利普夫婦言行變化的代表句。
開端(盼于勒)――發(fā)展(贊于勒)――高潮(遇于勒)――結(jié)局(躲于勒)
人物態(tài)度對比:
前: (從文中找出詞語)
后: (從文中找出詞語)
5、人物性格分析(討論)
菲利普夫婦:自私,冷酷,貪婪,庸俗的小市對民,愛慕虛榮。
“我”一個也涉世未深,天真單純,富用同情心 的孩子。
寄寓了自己的希望和理想
6、找出小說中環(huán)境描寫,各自的作用?(略)
7、小說主題討論:
金錢至上
8、發(fā)散訓練
①小說的結(jié)局怎樣?人物命運是由個人性格造成的?還是社會環(huán)境造成的?
②假如菲利普夫婦在游輪上巧遇發(fā)了大財?shù)挠诶,他們的言行會怎樣??50個字來完成。
③寫作:請以“人與人這間”為題,反映當代人際關(guān)系的中心。
板書設(shè)計:、
中心線索
于勒
貧窮
富裕
貧窮
菲
利
普
夫
婦
厭惡詛咒
熱切盼望
咫尺不認
全家恐怖
全家唯一的希望
出了大亂子了
分文不值
置一所別墅
重新拖累我們
壞蛋流氓
好心的于勒
賊、討飯的
打發(fā)到美洲去
多么的驚喜啊
以免再遇見他
側(cè)面描寫
主體部分
介紹家庭成員,引出于勒
對于于勒態(tài)度的今昔變化
全家旅游
發(fā)現(xiàn)于勒
證實于勒
躲開于勒
小引
背景
開端
發(fā)展
高潮
結(jié)局
主題
揭露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是赤裸裸的金錢關(guān)系。
第一單元
荷 塘 月 色
【教學目標】
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揣摩語言。本課安排在第一課,是傳授基本知識、教給具體方法的重要一環(huán),是關(guān)鍵所在。
根據(jù)《大綱》要求“高中語文教學,要在初中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水平”“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結(jié)合單元訓練要點及本文特點,明確教學的重點為:結(jié)合語境揣摩詞語、語句的含義,體味作品語言精練優(yōu)美的特點及表達效果。難點為:“景語”“情語”渾然一體,情景交融;借助關(guān)鍵語句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法與學法】
教學是一門藝術(shù),選擇什么樣的教法則是藝術(shù)中的藝術(shù)。教學目的的實施,重點、難點的完成,主要是通過選擇什么樣的教法實現(xiàn)的。因此本著“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的指導思想,根據(jù)教材特點、教學目標等要求,采用誦讀、鑒賞法完成此課的學習任務(wù)。
【電教手段】
幻燈片。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教時
【教學過程】
1、第一個問題:教材第一單元有哪幾篇課文?
提這問題的目的,就是要提醒大家,今后自學課文要有單元觀念,因為課文是按單元編排的,而沒一個單元都有相應(yīng)的學習重點。
2、第二個問題:第一個單元的學習重點是什么?
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整體感知,揣摩語言。
揣摩語言,是在一定的語境中,如聯(lián)系中心意思,聯(lián)系上下文,對語言的深層次含義、感情色彩等,進行辨析、品味。
3、大家對這幾句話有沒有什么疑問,或者說從中看出什么問題沒有?
既然’學習重點是整體感知,揣摩語言,那么,接下來就應(yīng)該先解釋什么叫’整體感知’再解釋’揣摩語言’,但為什么書上卻根本不講什么叫’整體感知’,而直接就解釋什么叫’揣摩語言’呢?
注意:從無疑處發(fā)現(xiàn)問題,這是最重要的讀書方法之一。大家現(xiàn)在就來思考這個問題吧?同桌之間可以討論一下這是為什么。
小結(jié):揣摩語言一定要聯(lián)系語境。所謂語境,包括外部語境與內(nèi)部語境。外部語境指社會背景、文化背景、人際關(guān)系等等。比如,外國人看宋丹丹和黃宏的小品就不知道中國人為什么要笑;又如,我們今天讀魯迅的文章,對有些語言也覺得不理解。就是對外部語境不熟悉。而內(nèi)部語境,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上下文的照應(yīng)等等。這是同學們很容易理解的。同學們注意,所謂閱讀,主要就是通過揣摩語言去整體感知文章的內(nèi)涵,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而走進作者的心靈。
4、今天要學的《荷塘月色》,就值得我們好好揣摩品味。而揣摩品味的第一步就是朗讀,那種’把自己放進去’的朗讀。好,現(xiàn)在請同學們自己朗讀一遍課文。注意,在朗讀《荷塘月色》的時候,你就是朱自清!
學生開始各自朗讀。(之所以不要學生齊讀,是因為朗讀是一種對文本的再創(chuàng)造過程,而且這種再創(chuàng)造帶有鮮明的個體色彩,因為朗讀本身就打上了理解的烙印,每個學生的對文章的理解不一樣,他朗讀時的抑揚頓挫輕重緩急是不一樣的。)
學生讀一遍后,抽學生起來單獨讀。
先抽一位男生從第一段讀起。希望能通過他的朗讀,讓同學們能看到他對課文的初步理解。
這篇文章的話語方式是自言自語。因此,同學們在讀的時候,要把這種語氣讀出來。怎么才能讀出這種語氣呢?關(guān)鍵是把自己當作朱自清,進入他的內(nèi)心,把文章的語言變成自己的心聲自然而然地流淌出來。(教者示范)
邊讀邊停下來講解:“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像這一句,是朱自清的想像,就應(yīng)該讀得緩慢些,讀出一種向往的味道。又如,妻
在屋里拍著潤兒,迷迷糊糊地哼著眠歌。這是多么靜謐的情景,’迷迷糊糊’一定要讀得低沉、緩慢,讀得’迷迷糊糊’!
示范完第一段,再要求同學們再自己讀一遍。把自己當作朱自清,讀出韻味。
提醒大家:以后讀書,都要養(yǎng)成自己查字詞典的習慣,千萬不要依賴老師給你們列出生難字詞。好,同學們互相交流一下自己查的生難字。
5、同學們交流結(jié)束后,我開始進入對朱自清的介紹:同學們,今天我們讀的是朱自清的名篇。我想知道一下同學們對朱自清的了解有多少。
朱自清,著名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
朱自清有一篇散文叫《我是揚州人》,但其實他不是揚州人,只是從5 歲起便定居揚州。,他出生在江蘇東?h。而他的祖籍,則是誕生過魯迅的――浙江紹興!
朱自清先生的胞弟朱國華曾有過這樣的回憶:父親失業(yè)四十年,為了培養(yǎng)我們兄弟四人上學,借了三千元高利貸,利上滾利,無力償還。大哥這時考上了北大預科,須讀兩年才能考本科。為了早日結(jié)束學業(yè),為家中分擔債務(wù),他沒有讀預科,想了個辦法,把名字“自華”改為“自清”,直接報考本科。這就是”自清“這個名字的由來。
朱自清的確才華橫溢。作為現(xiàn)代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和學者,他更以其燦爛的才華、絢麗的詩文以及輝煌的學術(shù)成就飲譽中外。他在學生時代就開始創(chuàng)作新詩, 1920 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1922年發(fā)表長詩《毀滅》,引起文壇關(guān)注。1924年,出版了詩和散文集《蹤跡》。
《中國青年報》有條新聞?wù)f《我國30歲以下的教授已有17位》,開篇第一句是“目前,我國30歲以下的教授已有30位,這在過去是不可想像的!蔽易x了這則新聞,感到好笑,笑作者的無知。因為早在75年前的1925年,朱自清出任清華大學教授并任該校中文系主任時,年僅27歲!1928年,朱自清出版的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作為杰出散文家的基礎(chǔ)。1928年1931年到1932年,他曾留學英國,回國后仍執(zhí)教于清華大學。作為學者和教授的朱自清,他在古典文學、語文教育、語言學、文藝學、美學等學科領(lǐng)域都有著很深的造詣和建樹,其中尤以古典文學和語文教育最為突出。
作為一位中學語文教師,我感到特別親切的,是朱自清也曾是一位中學語文教師。1920年他于北京大學畢業(yè)后,在江浙一帶做了5 年的中學語文教師,他的教學和為人極受中學生歡迎和敬重。
當然,我第一次聽說朱自清這個名字并對他產(chǎn)生敬意時,顯然不是因為他曾當過中學語文教師,也不僅僅因為他是一名著名的學者、詩人,而是另一個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請同學們下一節(jié)語文課再聽老師的答案。好,下課。
第二教時
【教學過程】
1、第一次聽說朱自清這個名字并對他產(chǎn)生敬意時,顯然不是因為他曾當過中學語文教師,也不僅僅因為他是一名著名的學者、詩人,而是另一個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我第一次知道朱自清的名字,是在毛澤東的著作里。本來朱自清既沒加入國民黨,也不是共產(chǎn)黨人,而是一位有獨立人格的自由知識分子,在硝煙彌漫的戰(zhàn)爭年代,按理他是不太可能進入毛澤東的視野的。但是在新中國誕生前夕的1949年,他的名字引起了毛澤東的注意,甚至是敬意,并寫入了他的政論名篇《別了,司徒雷登》中。毛澤東這樣寫道:“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許多曾經(jīng)是自由主義或民主個人主義者的人們,在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國民黨反動派面前站起來了!熳郧逡簧碇夭。瑢幙绅I死,不領(lǐng)美國的救濟糧!覀儜(yīng)當寫聞一多頌,寫朱自清頌,他們表現(xiàn)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弊罱K,朱自清先生貧病交加,倒在了蔣家王朝最后一個冬天,也倒在新中國的晨曦之中。他死的時候年僅48歲。朱自清的名字因此載入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史冊!他也因此贏得了我的深深的敬意!
當然,寫《荷塘月色》時的朱自清還是一名清華園的教授,但如果我們了解了朱自清后來的命運,我們今天讀《荷塘月色》時,也許會另有一番感受吧。
2、現(xiàn)在該同學們說一說了。同學們能不能交流一下,這篇文章最打動自己的文字?不需要說理由,只要把有關(guān)的語言讀一遍就可以了。
[領(lǐng)悟文章思想感情]請問,你為什么喜歡這一段呢?
“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jié),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jié)!薄恫缮徺x》對采蓮人的描寫,都是很快樂的。描寫了一種很自由歡樂的生活。
這一段在過去的高中課本里卻是被刪去了的。為什么會刪去呢?該不該刪?這一節(jié)與全文的中心并不太吻合嗎?
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文中是變化的。他開始是不寧靜的,為了尋找寧靜來到荷塘,在這里,他的心情獲得了一種暫時的愉悅。但最終他還是沒有擺脫煩惱。
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從不靜、求靜、得靜到出靜,時而煩惱時而愉悅,最后仍然擺脫不了先是的煩惱。
從哪里可以看出他最終還是沒有擺脫煩惱?
“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
引用《采蓮賦》,描寫采蓮時熱烈活潑的生活,本身就說明他因內(nèi)心的苦悶而產(chǎn)生的對自由快樂的向往。因為作者說“可惜我們現(xiàn)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可見作者的這一段關(guān)于采蓮場面的描寫是不能刪去的,因為它恰好反襯出作者對現(xiàn)實生活的失望。
有人把這篇文章所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概括為“淡淡的喜悅,淡淡的哀愁”,是很貼切的,但作者的感情底色是“不寧靜”。
3、作者的心情為什么會“不寧靜”呢?
我也不知道,因為這可能永遠是個迷。但是,正因為這是個迷,所以,它為無數(shù)讀者提供了品味、解讀、思考的無限空間。關(guān)于朱自清心情“不寧靜”的原因,有人認為是源于對蔣介石4.12反革命政變的憤懣,聯(lián)系到朱自清當時的思想背景和這篇文章的寫作時間,這不能說沒有道理;也有人認為是源于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因為結(jié)尾作者說“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還有人認為源于作者作為一名小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面對人生十字路口而產(chǎn)生的苦悶、彷徨;甚至還有人根據(jù)一些史料,認為朱自清的’不寧靜’是源于家庭生活的不和諧;如此等等,還有其他的說法。我認為,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必要規(guī)定一個權(quán)威性的惟一答案,應(yīng)該允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且也正因為如此,《荷塘月色》將成為一首耐讀的朦朧詩,過去、今天和未來的每一位讀者會因年齡、閱歷、所處時代等等因素,而從同一篇《荷塘月色》中讀出屬于自己的一片荷塘月色。這就是創(chuàng)造性閱讀,這就是閱讀名作的樂趣!
4、“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是不是有點矛盾?
這里作者實際上強調(diào)的是“冷靜”和“獨處”,因為“ 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敝攸c還是在后面的“冷靜”和“獨處”。用平時的熱鬧來反襯現(xiàn)在的冷靜,用平時的群居來反襯現(xiàn)在的獨處。因為接下來后面有一句“這是獨處的妙處”。
小結(jié):揣摩語言要聯(lián)系上下文。
5、“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的似的!弊髡咴趯懞苫ǖ南阄叮趺从滞蝗粚懙礁杪暳?
這是一種特殊的比喻,錢鐘書先生把它叫做“通感”。請大家看到課文后面的練習二。
舉幾個例子來說明:宋代詞人秦觀有詞曰“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夢與花互比,愁與雨互喻。還有詩人艾青曾寫詩這樣描繪日本著名指揮家小澤征爾:“你的耳朵在偵察,你的眼睛在傾聽……”這也是通感。其實,通感并不僅僅在文學作品中才被使用,實際上日常用語中,也常常有通感。比如,說某位同學的聲音很粗,難道他的聲音是有直徑的嗎?現(xiàn)在每一個同學臉上都呈現(xiàn)出甜美的笑容?墒,你們決不認為我是在說你們的笑臉是抹了糖的吧!
6、“這令我到底掂著江南了”的“這”是指什么?
指流水。前面寫“只不見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怎么又想到流水的呢?由《西洲曲》里的“蓮子清如水”而來。
這是一首情歌!吧徸忧迦缢薄褪恰皯z子情如水”的諧音。
中國古典詩詞中的對情感的表現(xiàn)是極富藝術(shù)性,含蓄而美。比如劉禹錫的“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情!倍F(xiàn)在的一些流行歌曲,開口是就“讓我一次愛個夠”!你們看,同樣是表現(xiàn)愛情,中國的古典文學詩詞與現(xiàn)在的一些庸俗的流行歌完全是兩種藝術(shù)境界!同學們要學會鑒賞真正的美。
7、課文第四段說“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一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既然只有“一絲”,為什么會“像閃電一般”呢?
這里的“一絲”既指程度很輕,也指速度很快,稍不注意,就閃過去了。所以,“像閃電一般”。
8、“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為什么作者要用裙來比喻葉子呢?
荷葉和舞女的裙子都很柔美。句中有’亭亭’二字。舞女的裙,有一種舒展、旋轉(zhuǎn)
的動感,很美。荷葉本來是靜的,但作者想像它是動的,是舞女的裙。這是以虛寫實,以動寫靜。
9、繼續(xù)揣摩:描寫荷花的“裊娜”、“羞澀”、“明珠”、“星星”等詞語,還有“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等佳句以及作品中疊字運用的妙處。
小結(jié):如果大家繼續(xù)品味、繼續(xù)推敲和繼續(xù)研究,還會有更多感受、更多的發(fā)現(xiàn)和更多的問題。這就是揣摩!逗商猎律肥俏覀兏咧袑W的第一篇課文,同學們可能已經(jīng)感到了老師的教學特點,同學們千萬不要指望李老師講得有多么精彩,而應(yīng)該自己參與教學,大家討論研究,共同交流。在我們的語文課上,應(yīng)該是學生、教室、作家三者平等對話。老師當然也要參與交流,但我的意見只是一家之言,僅供同學們參考?煜抡n了,下面我就簡單談?wù)勎易x這篇課文的感受。
10、總結(jié):我這樣概括我對《荷塘月色》的理解――借景抒情,是閱讀本文時應(yīng)抓住的一個關(guān)鍵。具體說,作者正是借“荷塘月色”之景,抒“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之情。 如許多論者分析的那樣,開篇一句“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的確是全篇的“文眼’,定下了文章的基調(diào)。這”頗不寧靜“,正是作者對嚴酷現(xiàn)實的不滿和苦悶心情的寫照。因此,他才”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斑@說明作者夜游荷塘,目的是使”頗不寧靜“的心情寧靜下來。而置身于”無邊的荷香月色“,他也的確感到了某種超脫:”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耙舱窃谶@淡淡的喜悅之中,那彌望的荷塘,那田田的葉子,那裊娜的花朵,那屢縷縷的清香,那凝碧的波痕,那脈脈的流水,那薄薄的青霧,那淡淡的云影,那柔和的月光以及那光與影和諧的旋律……都讓他的心得到了暫時的安寧。然而,這安寧的確只是暫時的,因為,作者心靈深處的惆悵是難以排遣的,所以,當耳邊傳來”樹上的蟬聲和水里的蛙聲“時,他便發(fā)出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的感嘆。一直到”這到底令我惦著江南了“,一直到”猛一抬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作者便從夢幻般的”另一世界“回到了依然令人苦悶的現(xiàn)實。
如果說,“借景抒情”表現(xiàn)了作者面對黑暗現(xiàn)實對時代苦悶的排遣;那么,“托物言志”則表達了作者對高潔品格和正直人格的主動追求。近代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寫道:“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北緛,無論是荷塘還是月色,都不過是自然界的客觀景物,但在朱自清眼里,它們都成了寄托自己思想感情和理想人格的載體。許多論者在分析本文時,多抓住“荷塘月色”的“朦朧”大作文章,認為這反映了作者撲朔迷離、如煙似夢的愁緒,所謂“借朦朧之景抒朦朧之情”。這當然是有道理的,但只說對了一半。自然界的“朦朧之景”多的是,可作者為什么要選取“荷塘”與“月色”來抒情呢?
問題的實質(zhì),在于這里的“荷塘”是月下之荷塘,這里的“月色”是荷上之月色。朦朧固然是二者的共同點,但朱自清賴以言志的是二者更鮮明的相通處,這便是“荷”“月”之高潔!所以,在作者筆下,荷葉清純,荷花素潔,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霧,月景如歌……而這一切,無不是作者那高尚純潔、樸素無華品格的象征。作者原名“自華”,后更名“自清”,由此我們可以讀出荷月之美景與作者之品格的相通處,這就是一個“清”字:出淤不染,皎潔無暇!而作者一生都無愧于“自清”二字:清正、清貧、清白、清廉……
只有從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出發(fā),我們才能真正領(lǐng)會文章在寫法上的藝術(shù)魅力。
朱自清在寫這篇《荷塘月色》時,只是一個自由主義知識分子,他當然不可能想到自己20年后的命運。但是,我們從這篇文章所體現(xiàn)出的高潔品格,卻完全可以理解20年后朱自清所作出的選擇。作為一直追求真理追求進步的知識分子,他有過苦悶和彷徨,然而他一旦將祖國的命運和自己的命運聯(lián)系起來的時候,他就毅然走向了時代的潮流,成了一個堅強的革命民主主義戰(zhàn)士。1946年10月,西南聯(lián)大遷回北平后的兩年是黎明前最為黑暗的時期,卻是朱自清一生中最輝煌的時期。面對一個行將滅亡的腐朽政權(quán),貧并交加的他自己毫不猶豫地加入了“反饑餓,反內(nèi)戰(zhàn),反迫害”的民主斗爭的洪流,并以大義凜然的骨氣,寫下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行壯美的詩句!他瑰麗的詩文成了永遠流傳的文化珍寶,他樸素的名字成了萬代敬仰的人格豐碑!
拿來主義
[教學目標]
1. 理解文意。揣摩語言內(nèi)涵,分析形象意義,把握文章主旨。
2. 培養(yǎng)學生“雜文語感”。
3. 加強學生的情感教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教學設(shè)想]
1. 重點:“拿來主義”的內(nèi)涵分析。
2. 難點:(1)“送去主義”的內(nèi)涵分析。
(2)作品語言的內(nèi)涵。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教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
天津有位作家叫馮驥才,他出訪法國時,曾有一件趣事,同學們知道嗎?(略作停頓說)在一次訪法歡迎宴會上,外國記者蜂擁而至,接二連三地向馮先生發(fā)問。其中一位記者問:“尊敬的馮先生,貴國改革開放,學習西方資產(chǎn)階級的東西,你們不擔心變成資本主義嗎?”同學們,如果你就是馮先生,會怎樣回答呢?(多方啟發(fā),讓學生進入角色)馮先生說:“不!人吃了豬肉不會變成豬,吃了牛肉也不會變成牛!彼哪瑱C智的回答,博得了滿堂喝彩。是的,馮先生的意思是說我們學習資本主義先進的東西,不會變成資本主義。繼承文化遺產(chǎn)和我們的改革開放一樣,只要我們堅持“拿來主義”的原則,就一定成功。為什么要拿來,怎樣拿來,這正是我們今天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nèi)容(板書課題:拿來主義)。
二、復習舊知,補充新知
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中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魯迅”是1918年5月發(fā)表《狂人日記》(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時所用的筆名。
他的作品集主要有:
小說集兩部:《吶喊》《彷徨》
歷史小說一部:《故事新編》
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又名《舊事重提》)
詩文集一部:《野草》
雜文集十六部:《熱風》《墳》《華蓋集》《華蓋集續(xù)編》《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diào)集》《偽自由書》《準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集外集拾遺》。
本文選自于1935年結(jié)集的《且介亭雜文》。當時魯迅寓居上海四川北路山陰路,是帝國主義越出“租界”范圍以外修筑馬路的區(qū)域,俗稱“半租界”!扒医椤本秃鞍胱饨纭敝狻!扒医橥るs文”即指在半租界亭子間里寫的雜文。
本文寫作背景:本文寫于1934年6月。當時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東北之后,又企圖吞占中原地區(qū),但國民黨政府卻推行“攘外必先安內(nèi)”的政策,對外出賣主權(quán),對內(nèi)軍事圍剿。同時,一些御用主義則大力鼓躁“尊孔讀經(jīng)”“全盤西化”“少談主義”等,魯迅先生在此加“主義”二字就含諷刺之意。而進步文學在探討文藝大眾化時,又對舊形式采取全部否定的態(tài)度,這又涉及到如何正確對待文化遺產(chǎn)的問題,魯迅先生在文章中則以“拿來”進行了分析闡釋。
針對以上介紹,魯迅先生此文一方面揭露國民黨喪權(quán)辱國的同時,闡明了對待文化遺產(chǎn)的正確態(tài)度。
三、文章導析:
1. 在通讀全文的基礎(chǔ)上,提問:什么是拿來主義?是針對什么情況提出來的?
答:“拿來主義”就是吸取精華,剔除糟粕的主張。是針對“如何繼承文化遺產(chǎn)”的爭論而作,反對“閉關(guān)主義”和“送去主義”。
2. 全文寫“拿來主義”為何又從“閉關(guān)主義”起筆?
答:第一段主要寫了“閉關(guān)主義”和“送去主義”,這兩種“主義”都是錯誤的,“閉關(guān)主義”是盲目排外的,與世隔絕的保守政策,而“送去主義”又是賣國求榮的奴才政策,這是魯迅先生樹的靶子,否定這兩者才能讓“拿來主義”的出現(xiàn)有理有據(jù),這是“先破后立”的寫法。
(分析:“送去主義”的本質(zhì)和“閉關(guān)主義”是相同的,都是國力虛弱,而又自以為是的,實際又是無知和愚昧的,而正確對待問題的態(tài)度應(yīng)是正視現(xiàn)實,取長補短,以求文明與進步,這就應(yīng)實行“拿來主義”)
3. 根據(jù)課下注釋,分析作者舉三個“學藝”上的例子的作用。
答:是為了論證“什么都是‘送去主義’了”,因為本文著重講文化繼承的問題,所以文章用了“別的且不說罷”轉(zhuǎn)到“學藝”方面,緊扣文章主題。同時講此三例還意在揭露反動政府媚外賣國的丑行。
(分析:A“近來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覽……但終不知‘后事如何’”一句,用反語進行了強烈的諷刺與鞭撻,“后事”批借展覽一事行盜賣之實。B“以催進‘象征主義’”一句,根據(jù)課下注釋,“催進”一詞應(yīng)無從談起,因“象征主義”在蘇聯(lián)已趨沒落,可“催進”的實則“全然是舊社會的維護者。“送去主義”已無真正的藝術(shù)貢獻于世界。)
4. 如何理解第3段中“要不然……討一點殘羹冷炙做獎賞”一句的含義?
答:這實際上是實行“送去主義”的后果。一味“送去”只能是亡國滅種,禍延子孫!翱念^賀喜”嘲笑了反派對帝國主義奴顏婢膝的丑態(tài)!皻埜渲恕眲t生動描繪了做了奴才的人受到的必然待遇。當我們的財富被掠奪殆盡的時候,只能仰人鼻息,靠列強的所謂“援助”過活了。
(分析:尼采的例子和掘煤的事,都意在論證一味的送與只能讓自己“發(fā)瘋”毀滅,讓子孫后代受累,這都是切切實實的后果,從而使“討一點殘羹冷炙”的悲慘結(jié)局更加警人深省)
5、揣摩課文前半部分語言:在對各種“非拿來主義”概念的清理和清算中,一面認識它們的實質(zhì),一面去發(fā)現(xiàn)“拿來主義”的立場怎樣在文章的論述過程中逐漸浮現(xiàn)出來,使學生看到課文清晰的思路,使語言和思維能力同步得到提高。
如果把對外部世界的態(tài)度分為同意交往和拒絕交往兩大類,那么,“閉關(guān)主義”代表了拒絕交往的態(tài)度。但是,自從槍炮打破了國門以后,“閉關(guān)”的道路(或選擇)已不復存在,因此中國人只有學會同外部世界交往而別無他途。
如果把交往分為“輸出”和“引入”兩種方式,“送去主義”是只包含“輸出”內(nèi)容的單一交往方式。一味送去的后果是恐怖的,將來,終于無物可送的子孫只能仰人鼻息,搖尾乞憐。于是,交往中必須包含“引入”觀念成了不言自明的道理。
如果再把“引入”分成主動和被動兩類,那么自己主動去拿叫“拿來”,被動接受外國的給予叫“送來”。當魯迅指出了“送來”總是不懷好意后,“拿來”就理所當然地成了中國人對外交往中無可逃避和惟一可能的選擇,文章確立了鮮明有力的觀點。魯迅先生就是用這種不斷兩分和排異的方法彰明“拿來主義”立場的,邏輯極為嚴謹。
6、“占有”和“挑選”是拿來主義的精髓,闡示此中道理時,魯迅巧設(shè)比喻,語言生動形象。對繼承來的“宅子”只有占有一途,經(jīng)過前半篇的論證應(yīng)不再有疑義,故此有了對“孱頭”“昏蛋”的指斥,這“宅子”唯其大而舊,才需要占有和挑選,所以“廢物”也就喪失了存在的理由。要“挑選”就必須有對象,作者將“魚翅”“鴉片”“煙槍”“煙燈”和“姨太太”一一排出,既然它們價值不同,作用各異,照單全收誠不可以,慎重挑選以趨利避害也就順理成章。教學這一部分可以充分利用作品用相互聯(lián)系的一組比喻說理的特點,調(diào)動學生形象思維的能力,聯(lián)想到新主人和舊家當?shù)拿?想到最符合新主人利益的解決辦法只能是對舊家當來一番清理,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這樣有助于把抽象的關(guān)于如何批判地繼承文化遺產(chǎn)的理論問題,轉(zhuǎn)化成一個簡單的、經(jīng)驗性的問題,而且學生在品讀中還可以獲得語言藝術(shù)的享受。
7、對文章語言諷刺色彩的學習,可以集中在兩點上。一是作品將準備批判的觀念形象化,然后著意刻畫它可笑可憎的面目,予以無情否定,如描寫徘徊的孱頭、放火的昏蛋和欣然入室吸鴉片的廢物,就是用了這種方法。另一種方法是將要否定的現(xiàn)象漫畫化,示其滑稽,如描寫捧著古畫掛過去的大師,讓人忍俊不禁。對諷刺語言的揣摩讓學生了解魯迅辛辣的筆觸和風格,更要讓學生在笑過后感悟魯迅無情的戰(zhàn)斗精神。至于對徐悲鴻、梅蘭芳的評價,教師可參讀魯迅《花邊文學》中《誰在沒落?》和《略論梅蘭芳及其他》等文,但一般無須給學生深講。
《拿來主義》板書
閉關(guān)主義
↓ ┏行為、表現(xiàn)(①②)
送去主義┃
│ ┗實質(zhì)、后果(③④)
│ ┏“送來”X(嚇怕)(⑥)
↓ ┃ ┏不敢進門(逃避主義)-孱頭┓
拿來主義┃ ┏錯誤態(tài)度┃放火燒光(虛無主義)-昏蛋┃
│ ┃ ┃ ┗接受一切(投降主義)-廢物┛
│ ┗拿來!┃ ┏或存放
│ ⑦ ┃ ┏占有┓ ┏方針┃或使用
│ ┗正確態(tài)度┃挑選┃總之,┃ ┗或毀滅
│ ┗區(qū)別┛要拿來┃ ┏沉著勇猛
│ ┗條件┃有辨別
│ ┗不自私
└───────────────────結(jié)果:新
四、熟讀課文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