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2、找出描寫戰(zhàn)爭場面的詩句,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3分)
答:
1、指出“烽火照西京”這句詩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有什么表達效果。(3分)
答:
3、“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承上文寫把酒送行,從室內(nèi)轉(zhuǎn)到戶外的所見。這時候,高高的樹陰遮掩了西向低沉的明月;靜靜的長河淹沒在破曉的曙光中。這里一個“隱”字,一個“沒”字,表明時光催人離別,不為離人暫停須臾,難舍難分時刻終于到來了。
從軍行
楊炯
烽火照西京, 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 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 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 勝作一書生。
2、“琴瑟”指朋友宴會之樂,源出《小雅·鹿鳴》“我有嘉賓,鼓瑟鼓琴”,是借用絲弦樂器演奏時音韻諧調(diào)來比擬情誼深厚的意思。“山川”表示道路遙遠,與“琴瑟”作為對仗,相形之下,不由使人泛起內(nèi)心的波瀾。
1、用了擬人的手法!巴隆薄皩Α狈謩e寫出了離別的筵席將結(jié)束,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緒和寂靜狀態(tài)。
3、有人說頸聯(lián)“明月隱高樹, 長河沒曉天”中的“隱”和“沒”兩個字用的很好,談?wù)勀愕目捶ā?3分)
答:
2、說出“離堂思琴瑟”中的“琴瑟”和 “別路繞山川”中的“山川”分別是什么意思?(3分)
答:
春夜別友人二首(其一)
陳子昂
銀燭吐青煙, 金樽對綺筵。
離堂思琴瑟, 別路繞山川。
明月隱高樹, 長河沒曉天。
悠悠洛陽道, 此會在何年。
1、指出“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這兩句詩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3分)
答:
1、清人李子德說:“只敘明妃,始終無一語涉議論,而意無不包。后來諸家,總不能及。”這個評語的確說出了這首詩最重要的藝術(shù)特色,它自始至終,全從形象落筆,不著半句抽象的議論,請結(jié)合全詩來分析清人李子德的話。(8分)
答: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詩人只用這樣簡短而雄渾有力的兩句詩,就寫盡了昭君一生的悲劇!啊B’字寫出塞之景,‘向’字寫思漢之心,筆下有神!苯o人一種天地無情、青冢有恨的無比廣大而沉重之感!爱媹D省識春風面,環(huán)珮空歸月夜魂。”這是更進一步寫昭君的身世家國之情。畫圖句是說,由于漢元帝的昏庸,對后妃宮人們,只看圖畫不看人,把她們的命運完全交給畫工們來擺布。所以就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劇。(4分)杜甫的詩題是《詠懷古跡》,顯然他在寫昭君的怨恨之情時,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國之情。他當時正“飄泊西南天地間”,遠離故鄉(xiāng),處境和昭君相似。他寓居在昭君的故鄉(xiāng),正好借昭君當年相念故土、夜月魂歸的形象,寄托自己想念故鄉(xiāng)的心情。(4分)
[格式總結(jié)]
⑴詩中描繪的 (人物)是一個 (根據(jù)詩歌分析出的人物性格特點) 的 (身份本質(zhì))形象。
⑵詩中的(客觀事物)意象具有 (特點),融入了作者(詩中表現(xiàn)的感情) 的情感。
⑶這首(句)詩描繪了一幅 (客觀圖景)的畫面,營造了一種(主觀感受情境的特點)的意境。
2、以梅花的遭遇,來影射自己被排擠的政治遭遇,表現(xiàn)了他高潔的品質(zhì)。
詠懷古跡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