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如圖所示,在△BCD所在平面α內(nèi)有一點E,BE=7cm,A為平面α外一點,AB⊥BC,AB⊥BD,且AB=5cm.
計算:
(1)直線AE和平面α所成的角的大。
(2)線段AE的長.(精確到0.1cm)

分析 (1)推導(dǎo)出AB⊥α,則∠AEB是直線AE和平面α所成的角,由此能求出直線AE和平面α所成的角的大。
(2)由AB⊥α,得AB⊥BE,由此利用勾股定理能求出AE.

解答 解:(1)∵在△BCD所在平面α內(nèi)有一點E,BE=7cm.
A為平面α外一點,AB⊥BC,AB⊥BD,BD∩BC=B,且AB=5cm,
∴AB⊥α,∴∠AEB是直線AE和平面α所成的角,
∴tan∠AEB=$\frac{AB}{BE}$=$\frac{5}{7}$,
∴∠AEB=arctan$\frac{5}{7}$,
∴直線AE和平面α所成的角的大小為arctan$\frac{5}{7}$.
(2)∵AB⊥α,BE?α,∴AB⊥BE,
∴AE=$\sqrt{{5}^{2}+{7}^{2}}$=$\sqrt{74}$≈8.6(cm).

點評 本題考查線面角的求法,考查線段長的求法,是中檔題,解題時要認(rèn)真審題,注意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已知數(shù)列1$\frac{1}{2}$,2$\frac{1}{4}$,3$\frac{1}{8}$,4$\frac{1}{16}$,…
(1)求該數(shù)列的通項公式;
(2)$\frac{10241}{1024}$是該數(shù)列的第幾項?
(3)求該數(shù)列的前10項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已知函數(shù)f(x)=cos(2x-$\frac{π}{3}$)+2sin(x-$\frac{π}{4}$)sin(x+$\frac{π}{4}$)
(Ⅰ)求函數(shù)y=f(x)的對稱軸方程,并求在區(qū)間[-$\frac{π}{12}$,$\frac{π}{2}$]上的最值;
(Ⅱ)設(shè)△ABC的內(nèi)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滿足c=$\sqrt{3}$,f(C)=1,且sinB=sinA,求a、b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當(dāng)下社會熱議中國人口政策,下表是中國人民大學(xué)人口預(yù)測課題組根據(jù)我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預(yù)測的15-64歲勞動人口所占比例:
年份20302035204020452050
年份代號t12345
所占比例y6865626261
根據(jù)上表,y關(guān)于t的線性回歸方程為y=-1.7t+68.7
附:回歸直線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計公式分別為:$\widehat$=$\frac{\sum_{i=1}^{n}({t}_{i}-\overline{y})({y}_{i}-\overline{y})}{\sum_{i=1}^{n}({t}_{i}-t)^{2}}$,$\overline{a}$=$\overline{y}$-$\overline$$\overline{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已知集合A={0,1,2},B={0,2,4},則A∪B中的元素個數(shù)為( 。
A.6B.5C.4D.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已知集合$A=\left\{{x|\frac{{{x^2}-4}}{{\sqrt{x}}}=0}\right\}$,則集合A的真子集的個數(shù)為( 。
A.3B.4C.1D.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設(shè)i是虛數(shù)單位,復(fù)數(shù)$\frac{a-i}{1+i}$(a∈R)的實部與虛部相等,則a=( 。
A.-1B.0C.1D.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設(shè)變量x,y滿足約束條件$\left\{\begin{array}{l}{2x-y+2≥0}\\{4x-y-2≤0}\\{x≥0,y≥0}\end{array}\right.$,目標(biāo)函數(shù)z=abx+y(a,b均大于0)的最大值為8,則a+b的最小值為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平面PAD⊥平面ABCD,AB=AD,∠BAD=60°,E、F分別是AP、AD的中點.求證:
(Ⅰ)直線EF∥平面PCD;
(Ⅱ)平面BEF⊥平面PA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