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由機械能守恒求出A在碰撞前的速度;然后由機械能守恒與動量守恒求出第一次碰撞后瞬間A和B的速度;
(2)在第一次碰撞后到第二次碰撞前的過程中,當二者的速度相等時距離最大,由牛頓第二定律以及運動學的公式即可求出運動的時間以及A距B的最大距離,由功的定義式即可求出重力對A做的功.
(3)由動量守恒與機械能守恒求出第二次碰撞后二者各自的速度,然后由牛頓第二定律以及運動學的公式分析即可.
解答 解:(1)A與B碰撞前沿B向下的位移是3m,該過程中重力做功,由機械能守恒得:
$\frac{1}{2}m{v}_{0}^{2}=mg•\frac{L}{2}•sinθ$
代入數(shù)據(jù)得:v0=6m/s
A與B碰撞的時間短,可以認為沿斜面的方向二者的動量守恒,選取沿斜面向下的方向為正方向,則:
mv0=mv1+Mv2
由機械能守恒得:$\frac{1}{2}m{v}_{0}^{2}=\frac{1}{2}m{v}_{1}^{2}+\frac{1}{2}M{v}_{2}^{2}$
聯(lián)立得:v1=-3.6m/s,v2=2.4m/s
(2)A與B碰撞后,A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沿斜面的方向:mgsinθ=ma1
所以:${a}_{1}=gsinθ=10×sin37°=6m/{s}^{2}$
可知A先向上減速,然后再向下加速,
B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A對B的壓力、斜面對B的摩擦力,沿斜面的方向:
Ma2=Mgsinθ-μ(m+M)gcosθ
代入數(shù)據(jù)得:a2=0
可知B沿斜面向下做勻速直線運動.當A的速度恰好與B的速度相等時,二者之間的距離最大,設時間為t,則:
v2=v1+a1t
代入數(shù)據(jù)得:t=1s
二者的相對位移:x=${v}_{2}t-{v}_{1}t-\frac{1}{2}{a}_{1}{t}^{2}$
代入數(shù)據(jù)得:x=3m
當A再次與B相碰時,二者的位移相等,則:${v}_{2}t′={v}_{1}t′+\frac{1}{2}{a}_{1}t{′}^{2}$
代入數(shù)據(jù)得:t′=2s
此過程中B的位移:xB=v2t′=2.4×2=4.8m
重力做的功:W=Mgx′•sinθ=4×10×4.8×sin37°=115.2 J
(3)此時A的速度:v3=va+a1t′=-3.6+6×2=8.4m/s
A第二次與B碰撞的過程中:mv3+Mv2=mv4+Mv5;
$\frac{1}{2}m{v}_{3}^{2}+\frac{1}{2}M{v}_{2}^{2}=\frac{1}{2}m{v}_{4}^{2}+\frac{1}{2}M{v}_{5}^{2}$
聯(lián)立得:v4=-1.2m/s;v5=4.8m/s
此后A的運動是先向上減速,然后再向下加速,B仍然做勻速直線運動,當A的速度恰好與B的速度相等時,二者之間的距離最大,設時間為t″,則:
v5=v4+a1t″
代入數(shù)據(jù)得:t″=1s
二者的相對位移:x″=${v}_{5}t-{v}_{4}t-\frac{1}{2}{a}_{1}{t″}^{2}$
代入數(shù)據(jù)得:x″=3m
所以A不能離開B板.
答:(1)第一次碰撞后瞬間A和B的速度分別為3.6m/s,方向向上和2.4m/s方向向下;
(2)在第一次碰撞后到第二次碰撞前的過程中,A距B的最大距離是3m,重力對A做的功是115.2J;
(3)第二次碰撞后小物體不能離開木板.
點評 此題考察到了能量的轉(zhuǎn)化與守恒定律,牽扯到了重力和摩擦力做功,要注意的是重力做功與路徑無關(guān),至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關(guān);摩擦力做功會使機械能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等于在整個過程中機械能的損失.
在應用牛頓運動定律和運動學公式解決問題時,要注意運動過程的分析,此類問題,還要對整個運動進行分段處理.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最大行駛速度v/(m•s-1) | 0-100km/h的加速時間t/s | |
甲車 | 60 | 12 |
乙車 | 40 | 8 |
丙車 | 50 | 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t甲=t乙 | B. | t甲<t乙 | C. | v甲>v乙 | D. | v甲<v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系統(tǒng)運動穩(wěn)定時,彈簧秤的示數(shù)是50 N | |
B. | 系統(tǒng)運動穩(wěn)定時,彈簧秤的示數(shù)是26 N | |
C. | 在突然撤去F1的瞬間,m1的加速度大小為13 m/s2 | |
D. | 在突然撇去F1的瞬間,m1的加速度大小為15 m/s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鈣中的電子脫離鈣需做功3.20eV | |
B. | 鈣表面的電子脫離鈣需做功3.20eV | |
C. | 鈣只需吸收3.20eV的能量就有電子逸出 | |
D. | 入射光子的能量必須大于3.20eV才能發(fā)生光電效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β射線是高速電子流,它是來自于原子的外層電子 | |
B. | 一個氫原子處于n=3的激發(fā)態(tài),在向較低能級躍遷的過程中能發(fā)出3種不同頻率的光 | |
C. | 一束光照射到某種金屬上發(fā)生光電效應,從金屬表面逸出的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隨照射光的頻率增大而增大 | |
D. | 按照波爾理論,氫原子的核外電子從半徑較小的軌道躍遷到半徑較大的軌道時,電子的動能增大,原子總能量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β衰變現(xiàn)象說明電子是原子核的組成部分 | |
B. | 只有入射光的波長大于金屬的極限波長時,光電效應才能產(chǎn)生 | |
C. | 氫原子從基態(tài)向較高能量態(tài)躍遷時,電子的動能減小 | |
D. | α粒子散射實驗表明核外電子軌道是量子化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0 | B. | $\frac{1}{3}$EC | C. | $\frac{2}{3}$EC | D. | $\frac{4}{3}$E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傳送帶一定逆時針轉(zhuǎn)動 | |
B. | $μ=tanθ+\frac{v_0}{{g{t_0}cosθ}}$ | |
C. | 傳送帶的速度等于v0 | |
D. | t0后一段時間內(nèi)滑塊加速度為$2gsinθ-\frac{v_0}{t_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