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25726  425734  425740  425744  425750  425752  425756  425762  425764  425770  425776  425780  425782  425786  425792  425794  425800  425804  425806  425810  425812  425816  425818  425820  425821  425822  425824  425825  425826  425828  425830  425834  425836  425840  425842  425846  425852  425854  425860  425864  425866  425870  425876  425882  425884  425890  425894  425896  425902  425906  425912  425920  447348 

1、文學常識(3分)

孟子是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    ,是   學派的代表人物。本文選       ,該書

在宋朝時被朱熹列為《四書》之一。

試題詳情

3、簡答題

①從全文看,本文先后運用了論證和論證的方法,有力地證明了當義和生不能兩全時,應舍生取義這一觀點。生活中有許多人將這個觀點奉為行為的準則,請你根據(jù)對這個觀點的認識,列舉一個奉行這種行為準則的事例,加以簡要闡述(要求:舉例典型,敘議結合)。

                                               

                                             

②作為繼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師,孟子為我們留下了許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請根據(jù)自己的積累,試寫出其中的兩條(不得從本文中選取)。

a.                                          

b.                                          

試題詳情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①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②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③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④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試題詳情

1、解釋句中加點詞的含義。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

(茍得:       )

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③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鄉(xiāng):       )

(患:      )(辟:      )

④是亦不可以已乎?(已:       )⑤此之謂失其本心。(本心:        )

試題詳情

(1)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

                     

(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

(3)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4)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5)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6)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魚我所欲也〉

魚,所欲 熊掌,亦我所欲

   (比喻論證)

(論點)

生、義不可兼 1、正面闡述人們能夠“舍生取義”的道理

得,舍生取義 2、反面指出不貪生、不避死之心,人皆有之

3、舉例說明不舍禮義,寧死不食“嗟來之食”

試題詳情

(1)二者不可得兼    (2)故不為茍得     

(3)非獨賢者有心也    (4)賢者能勿    

(5)爾而與之,乞人不屑         

(6)此之謂失其本心     

試題詳情

得 二者不可兼(     )     則 弗得死     (     )

  之則生   (    )      凡可以得生者   (    )

  所識窮乏者我與(    )     萬鐘不辯禮義   (     )

而 二者不可得兼,舍魚取熊掌者也(    )

  由是則可以辟患有不為也    (    )

于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生者,故不為茍得也(  )

  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我何加焉(   )

為 宮室之美為之(   )  呼爾而之(  )

身死而不受(   ) 與 所識窮乏者得我(   )

何不也  (   )

試題詳情

4、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試題詳情

3、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