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3167  433175  433181  433185  433191  433193  433197  433203  433205  433211  433217  433221  433223  433227  433233  433235  433241  433245  433247  433251  433253  433257  433259  433261  433262  433263  433265  433266  433267  433269  433271  433275  433277  433281  433283  433287  433293  433295  433301  433305  433307  433311  433317  433323  433325  433331  433335  433337  433343  433347  433353  433361  447090 

3.《中國雜文鑒賞辭典》

項  鏈

咸寧市赤壁一中  但芬芳

[教學目標]

試題詳情

2.《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4第8期

試題詳情

1   從文章最后一段切入,提出兩個問題,整體把握全文:

①我若為王,為什么最終不能為王?

②既然不能為王,為什么又會成為古今中外最大的王?

a學習2――5段,讓學生認識到王的兩面性--顯赫之至與寂寞之至。

b學習6--7段,明確中心,思考“我終于不能為王”的原因。

重點理解 “我將變成一個暴君,或者反而正是明君:我將把我的臣民一齊殺死,連同尊長和師友,不準一個奴種留在人間” 這個句子。   明確:在上文中,作者對于王權和奴才這一對“孿生子”表示了深深的憎惡和憤慨!吧钤谂艂冎虚g,作奴才們的首領,我將引為生平的最大的恥辱,最大的悲哀!弊髡咴谶@里又翻出一層意思,認為奴才比王權更可怕,因而要“不準一個奴種留在人間”斬釘截鐵地表示鏟除一切奴種的強烈愿望,體現了作者語言的犀利和思想的深刻。 c齊讀最后一段,聯系全文,理解“最大的王”及“真的人”的含義。

明確:世界上沒有了奴才,“我”終于不能為奴才們的首領,那么,“我”和所有的人都變成“真的人們”了。對這種景象,“我將和全世界的真的人們一同三呼”。

2  師生再次品讀第5段,感受作品的文學性,歸納奴性的特點。

3   開放性討論: 什么是奴才?奴性和王權有何聯系?

最盲目的服從乃是奴隸所僅存的唯一美德。---盧梭

對于羊顯兇獸相,而對于兇獸則顯羊相。

專制者的反面就是奴才,有權時無所不為,失勢時即奴性十足。--- 魯迅

4   課外拓展:議一議現實生活中的奴性。

5  教師小結:魯迅說:我們能有一個怎樣的未來,全在于我們今天能培養(yǎng)怎樣的青年。海子說: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而我們要說:從明天起,做一個真的人。

板書設計:

我若為王--顯赫之至 ―――奴才

      孤獨寂寞    惟命是從

             奴顏婢膝

不能為王--殺盡奴種   欺軟怕硬

最大的王--做真的人   喪失自我

[參考文獻]

1.《教師教學用書第二冊》(人民教育出版社)

試題詳情

3.   培養(yǎng)學生的民主意識、健康個性和健全人格。

[教學過程]

試題詳情

2.   理解作者對王權意識和奴性思想的深刻認識,在批判王權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奴性的危害。

試題詳情

1.  解文章大開大合的結構, 假設的論證方法和幻想虛擬的寫法,理清全文思路。

試題詳情

逝去的已為陳跡,一個凄迷的王朝背影已漸行漸遠,欣賞這凄美的曲詞,汲取其文字的滋養(yǎng),這遠不是我們學習的全部,悲歌一曲慟山河,只有興亡觸后賢,讓我們再次用心靈去感悟這泣血帶淚的末世哀歌吧!(再次誦讀)

[參考文獻]

1、語文第四冊《教師教學用書》  2、《中學語文參考》

試題詳情

文中不著一“哀”字,但我們分明感受到了那濃得化不開的哀情,那么這節(jié)課我們就以 “凄涼畫面悲傷情”為探究小話題,通過語言的品味,看看作者是怎樣表達這份哀情的?提出要求:

(1)   既然是探究,就必須立足于文本,揣摩語言,不能做架空的分析和主觀猜測。可以運用學過的詩詞鑒賞的方法:誦讀悟情、化詩為文、揣摩字詞、表現技巧等

(2)   探究強調的是合作精神,探究的順利推展要靠同學們集體的力量。所以,我們可以采用自愿結合的方式組成學習小組來圍繞話題進行探究。

(3)   探究必須從點上細化升華,七支曲子不可能要求大家面面俱到,所以,可以選取你認為最能表現哀情的一支曲子或幾句話進行探究。

在學生展示過程中,將賞和讀結合起來,并且貫穿“哀”字的三重意蘊:物是人非、亡國破家、千古興亡進行賞析,體會這“殘山夢”中,既包蘊著對“權奸誤國”的不堪回首和一腔怨憤,也包蘊著對殉難諸臣的憑吊懷念,一往情深。

(教師小結)“當年真是戲,近日戲如真。兩度旁觀者,天留冷眼人!碑斈甑呐杂^者看到的是當時南明王朝像曲折生動的戲劇一樣的疾變,現在回頭卻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歷史留下的真實。正是這種真實,給他一種極為濃厚的人生悲傷感。正如孔尚任詩中所說:“漁樵同話舊繁華,短夢寥寥記不差。曾恨紅箋銜燕子,偏憐素扇染桃花。笙歌西第留何客?煙雨南朝換幾家?傳得傷心臨去語,年年寒食哭天涯!”(學生齊讀)

試題詳情

蘇昆生由遠及近,看見了南京面目全非的變化,百感交集,撫今追昔,慷慨悲歌,一口氣唱出了七支曲子,現在就讓我們帶著初讀時體會到的情感,來品讀這七支曲子。(全班齊讀前兩支曲子,兩個學生各讀兩支曲子,教師范讀第七支曲子)

明確全文沉郁悲愴、哀切的情感。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