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47282  147290  147296  147300  147306  147308  147312  147318  147320  147326  147332  147336  147338  147342  147348  147350  147356  147360  147362  147366  147368  147372  147374  147376  147377  147378  147380  147381  147382  147384  147386  147390  147392  147396  147398  147402  147408  147410  147416  147420  147422  147426  147432  147438  147440  147446  147450  147452  147458  147462  147468  147476  211419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事故處理方法,錯誤的是(  )
A.誤服重金屬鹽溶液,喝雞蛋清或牛奶
B.天然氣泄漏時,應立即關閉閥門,打開門窗通風
C.炒菜時油鍋著火,立即蓋上鍋蓋
D.NaOH溶液濺入眼眶,立即用手揉眼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選擇相應物質(zhì)的字母填空:
A.硫酸銅          B.鹽酸         C.草木灰      D.活性炭
①不能與銨態(tài)氮肥混合施肥的是C;    
②用于配制波爾多液的是A;
③可用于除鐵銹的是D;              
④D可用于凈化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甲圖是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裝置,乙圖是煉鐵高爐示意圖.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煉鐵的主要原理是: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溫\;}}{\;}$2Fe+3CO2
B.乙圖煉鐵中原料焦炭的作用是只提供熱量
C.甲圖中實驗開始時應先點燃加熱氧化鐵的酒精噴燈
D.兩圖中得到的鐵是完全相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諺語詩詞中蘊含著科學道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真金不怕火煉”說明黃金熔點很高
B.“滿架薔薇一院香”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C.“百煉成鋼”與“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蘊含的化學原理相同
D.“眾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著火點越低,越容易著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對實驗現(xiàn)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紅磷燃燒,產(chǎn)生大量白霧
B.碳在空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體
C.點燃一小段羊毛線,產(chǎn)生了燒焦羽毛的氣味
D.將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溶液溫度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二甲醚(C2H6O)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關于二甲醚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由3種元素組成B.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9
C.碳、氫、氧元素質(zhì)量比為12:3:8D.碳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約為5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富硒大米中的“硒”是指(  )
A.原子B.分子C.元素D.單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海水制得的工業(yè)食鹽常含有少量CaCl2,現(xiàn)用如圖所示的實驗分離由NaCl和CaCl2組成的固體混合物A,根據(jù)操作流程完成下列問題:

(1)CaCl2與Na2CO3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l2+Na2CO3═CaCO3↓+2NaCl;
(2)過濾時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玻璃棒、燒杯和漏斗,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取少量固體F溶于水,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呈紅色,其原因是含有碳酸鈉,向F中滴加鹽酸,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H2O+CO2↑;
(4)為了保證得到的氯化鈉更為純凈,需要對上述操作流程進行優(yōu)化,其中最便捷合理的改進是在濾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鹽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如圖是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

(1)反應物中含硫元素物質(zhì)的化學式H2S,生成物中氧化物的化學式為H2O;
(2)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S+O2=2H2O+2S;
(3)上述反應屬于基本反應類型中的置換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用化學用語表示:
(1)2個磷原子2P;
(2)4個氫氧根離子4OH-
(3)干冰CO2;
(4)+4價硫元素形成的酸H2S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