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別 | 材料 | 實驗條件 | 觀察內容 |
① | 浸泡過的花生種子 | 清水、蘇丹Ⅲ染液、50%酒精 | 細胞中著色的小顆粒 |
② | 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 | 清水、解離液、X染液 | 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 |
③ | 人的口腔上皮細胞 | 消毒牙簽、健那綠染液 | 觀察線粒體 |
④ | 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 | 清水、解離液、0.3g/mL蔗糖溶液 | 觀察質壁分離 |
A、完成上述實驗需要的用具還有顯微鏡、刀片、鑷子、滴管、吸水紙、蓋玻片、載玻片等 |
B、①組的實驗的目的是鑒別花生種子是否含有脂肪,50%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
C、②中的X染液可以是酸性染料龍膽紫溶液,③中細胞可一直保持活性 |
D、④在顯微鏡下看不到質壁分離現(xiàn)象,原因是原生質層被破壞,失去了選擇透過性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蛋白質(%) | 脂類(%)(主要是磷脂) | 糖類(%) | |
變形蟲細胞膜 | 54 | 42 | 4 |
小鼠肝細胞膜 | 44 | 52 | 4 |
人紅細胞膜 | 49 | 43 | 8 |
線粒體內膜 | 76 | 24 | 0 |
菠菜葉綠體片層膜 | 70 | 30 | 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肺炎雙球菌的體內轉化實驗的思路是將物質分離、提純,單獨觀察其作用效果 |
B、赫爾希和蔡斯通過使用含35S和32P標記分子的培養(yǎng)基進行噬菌體的培養(yǎng)和標記 |
C、如果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上清液檢測到放射性,原因可能是保溫時間過長 |
D、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及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實驗證明了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選項 | 實驗目的 | 實驗設計 |
A | 驗證pH對酶催化速率的影響 | 向三只試管分別依次加入1mL新鮮唾液2ml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再均加入1mL不同pH的緩沖液,適宜溫度保溫5min后用斐林試劑檢驗 |
B | 驗證酶的高效性 | A組:2mL3%的H2O2溶液+1mL過氧化氫酶,觀察氣泡冒出情況 B組:2mL3%的H2O2溶液+1mLFeCl3溶液,觀察氣泡冒出情況 |
C | 探究酶作用的適宜溫度 | 5mL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mL新鮮唾液+碘液,每隔5min將溶液溫度升高10度,觀察溶液顏色變化 |
D | 驗證酶的專一性 | 實驗組:2mL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1mL新鮮唾液,保溫5min后碘液檢驗 對照組:2mL3%的蔗糖溶液+1mL新鮮唾液,保溫5min后碘液檢驗 |
A、A | B、B | C、C | D、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圖中表示漿細胞的是細胞Ⅵ |
B、巨噬細胞與被感染細胞相比,附著有核糖體的內質網(wǎng)較發(fā)達,這是由于巨噬細胞需要合成大量ATP |
C、圖中屬于非特異性免疫的是途徑①和② |
D、圖示①~④的4個途徑中,一定會發(fā)生膜上受體與細胞外分子相互識別過程的只有①和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對照組(未處理) | 經2,4-D處理的實驗組 | ||||
濃度(ppm) | 1000 | 850 | 720 | 630 | |
平均結果率(%) | 27 | 100 | 100 | 100 | 100 |
平均株產量(kg) | 0.16 | 0.73 | 0.92 | 0.91 | 0.72 |
平均單果重(g) | 186 | 247 | 277 | 273 | 243 |
A、該實驗結果表明2,4-D能促進果實的發(fā)育 |
B、該實驗結果表明高濃度和低濃度的2,4-D抑制果實的發(fā)育 |
C、不同濃度的2,4-D對同種植物的結果情況影響不同 |
D、該實驗的對照組花蕾是經授粉的,而實驗組花蕾是未經授粉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