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35564  435572  435578  435582  435588  435590  435594  435600  435602  435608  435614  435618  435620  435624  435630  435632  435638  435642  435644  435648  435650  435654  435656  435658  435659  435660  435662  435663  435664  435666  435668  435672  435674  435678  435680  435684  435690  435692  435698  435702  435704  435708  435714  435720  435722  435728  435732  435734  435740  435744  435750  435758  447348 

  詩歌的傳情達意,往往還要借助一定的藝術(shù)手法。了解詩歌這方面的“特色”,有助于對內(nèi)容的理解和對妙處的品味。

   比如,元代才子王冕的詩:“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風起,散作乾坤萬里春”,詩歌中運用襯托手法,以冰雪林襯托梅之堅毅;還運用對比手法,拿梅與“混芳塵”的桃李對比,顯其清高守志,表達了作者堅持自己的理想和操守,不與世俗合流的高格。

   再如《觀祈雨》(李約)“桑條無葉土生煙,簫管迎龍水廟前。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弦”,突出運用對比手法,對百姓苦難的深刻同情,對貴族統(tǒng)治階級荒淫腐朽生活的諷刺,全包含在對比之中。

試題詳情

古典詩詞中,不同季節(jié)的景物往往帶有詩人不同的感情色彩,早春的景物是欣欣向榮的,流露出的多半是喜悅,暮春則是感傷、惋惜和留戀,秋冬則是凄清、肅殺和悲涼。同時,把握作品的基調(diào)底色,捕捉形象的典型特征,找到景與情的結(jié)合點,有助于體味詩歌獨特而深邃的意境。

如杜甫《絕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痹姼杳枥L的是初春季節(jié)的景物。春日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溪水映日,春風和煦;百花初放,芳草如茵,芳香濃郁:春光明媚。春暖花開,泥融土濕,燕子正繁忙地飛來飛去,銜泥筑巢:生機勃勃、春意盎然。青日和融,日麗沙暖,鴛鴦也要享受春天的溫暖,在溪邊沙洲上靜睡不動。整個畫面和諧統(tǒng)一,色彩鮮明,生意勃發(fā),流露出詩人對初春時節(jié)自然界一派生機的歡悅情懷。

而錢起《暮春歸故山草堂》“谷口春殘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寫的是暮春之景。前兩句一“稀”、“一盡”、“一飛”,三字一氣而下,渲染出春光逝去,了無蹤影的凋零空寂的氣氛。

  又如李煜的《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無言”而又 “獨上”,見出了“斯人獨憔悴”的孤獨身影;“月如鉤”,“缺月”象征著人事的缺憾。“無言獨上”是寂寞,“梧桐深院”是寂寞,“鎖清秋”是寂寞,眼前一切都著上了冷落凄清的色彩,抒發(fā)出幽囚生活的愁苦。

       牛嶠《定西番》:“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樓寒,夢長安!

       鄉(xiāng)思望中天闊,漏殘星亦殘。畫角數(shù)聲嗚咽,雪漫漫”,描寫邊塞風物。下闋月夜望鄉(xiāng),殘夜行將消逝,望中只見高天遼闊,殘星暗淡,漫漫飛雪中鄉(xiāng)關(guān)迷茫,戍樓之間回蕩的畫角數(shù)聲,嗚咽沉郁,愁人聽來,真是如泣如訴。景物的色調(diào)悲涼、凄冷,表現(xiàn)了征人的鄉(xiāng)愁。而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則快船快意,彩云輕舟,色調(diào)明朗清新,正烘托出詩人突然遇赦的喜悅暢快。

試題詳情

2、抓抒情主人公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心理。

登幽州臺歌(唐·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注釋]幽州臺:即薊北樓、燕臺,為戰(zhàn)國時燕昭王所建,原名黃金臺,是燕昭王招納賢才之地。

[析]分析感情只能從人物的形象特點中來。抓人物語言:“念”、“悠悠” 抓抒情主人公的神態(tài):“獨”“愴然而涕下”。本詩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蒼茫廣闊的圖景中,通過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憂國憂民、胸懷大志、孤獨的懷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可見,詩歌表達的是對封建統(tǒng)治者不能重用賢才的不滿和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悲哀。

總結(jié):

因此可見,把握詩歌的藝術(shù)形象或者說意象是鑒賞詩歌的鑰匙,緣景入情,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詩歌。如何具體鑒賞詩歌的藝術(shù)形象呢?我認為,主要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試題詳情

詩中的抒情主人公,一般指“我”,即詩人自己。

1、知人論世,關(guān)注背景。

寄托是古人賦詩的普遍現(xiàn)象:或借詩歌以抒寫懷才不遇、沉居下位之苦;或感發(fā)其報國無門、不為當?shù)浪刂畱;或逞其離愁別緒、物是人非之感;或敘其命運無常、孤苦無助之難。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在這方面,最為典型的是唐代著名的三首詠蟬詩,雖然都是托物(蟬)寓意,都工于比興寄托,但由于虞世南、駱賓王、李商隱的地位、遭際、情趣、理念不同,因而情貌殊異。

蟬(唐·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詠蟬(唐·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尺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蟬(唐·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析]虞詩“垂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借蟬“垂緌”狀和“流響”聲;“清露”之潔、“疏桐”之高挺來喻其不與流俗相同的高潔品格。這樣,“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的寄托之筆,便水到渠成了。

駱賓王的《詠蟬》則由蟬及人,由人到蟬,從而達到物我合一的境界!奥吨仫w難進,風多響易沉”既是指蟬,更是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別有興寄。我們自是不難從“露重”、“風多”中窺見作者那因環(huán)境窘迫而自傷遲暮、無人理解的凄惻苦楚的心境。至此,“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余心”也就順理成章了。

而李商隱的《蟬》則情調(diào)與前兩首相異,李詩借“本已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的蟬的處境來抒寫自己的本性清高而孤苦無告的凄苦之情!案唠y飽”和“很費聲”哀中有恨,“疏欲斷”之聲和“碧無情”之樹兩兩相對,無理反襯,這哪是詠蟬呢,簡直是述說自己的身世遭際嘛!至此,“我亦舉家清”的長嘆才會令人扼腕。

總之,我們在解讀詩歌時,只有立足于作品中意象的聲響、色彩、情調(diào)方能體味出作品所寄托的身世之感。

試題詳情

觀獵(唐·王維)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乜瓷涞裉,千里暮云平。

[析]首聯(lián)起得突兀,大有先聲奪人的氣勢。頷聯(lián)寫發(fā)現(xiàn)獵物奮力追擊的情形,生動而又逼真。頸聯(lián)寫獵罷歸營,不著痕跡地表現(xiàn)了將軍策馬疾馳的風姿。尾聯(lián)以“回看”一詞寫將軍躊躇滿志的神情。這首詩通過寫一次狩獵活動,勾畫出了一位將軍英姿颯爽、意氣風發(fā)的形象。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析]初看是寫雪景,大雪之中,一葉扁舟,一個老漁翁,獨釣寒江之上。描寫了在寒冷的環(huán)境中,那個老漁翁竟然不怕天寒地凍,大雪飄飛,忘掉一切,專心地釣魚,形體孤獨,性格卻顯得孤傲,甚至有點凜然不可侵犯似的。這個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漁翁形象,正是詩人那種擺脫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寫照。

試題詳情

3.抓意象的特殊內(nèi)涵。

在中國古代詩歌中,詩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來表達主題思想及感情,這些事物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詩人賦予了某種特定的內(nèi)涵。分析古代詩歌可以從這些事物的特有內(nèi)涵入手。下面舉例說明。

①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我的心像晶瑩的玉壺的冰一樣,樣高潔如故。

“冰心”高潔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壺冰”比喻一個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應念嶺海經(jīng)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嶺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樣晶瑩、高潔。

②對月思親--引發(fā)離愁別緒,思鄉(xiāng)之愁。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唐·李白《靜夜思》)--望月思鄉(xiāng)異常感傷。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南唐·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國,表現(xiàn)了亡國之君特有的傷痛。

“磧(沙漠)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唐·李益《從軍北征》)--茫茫沙漠中幾十萬戰(zhàn)士一時間都抬頭望著東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鄉(xiāng)之情。

③以折柳表惜別!傲,“留”的諧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因此“柳”帶有傷離別的意味,故柳永在《雨霖鈴》中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來表達別離的傷感之情。

“秦樓月,年年柳色,霸陵傷別!(李白《憶秦娥》)--西安霸陵橋的兩邊長滿垂柳,而霸陵橋是首都的門戶,這里是是送別的地方,在霸陵橋折柳送別特別能表達傷離別的情感。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笛聲中《折楊柳》的曲子倒是傳播得很遠,而楊柳青青的春色,從來不曾看見!墩蹢盍窞閭簢@別的內(nèi)容。

④以蟬喻品行高潔。古人認為蟬餐風飲露,是高潔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蟬的高潔表現(xiàn)自己品行的高潔。

⑤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以抒發(fā)盛衰興亡的感慨。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姜夔《揚州慢》)--春風十里,十分繁華的揚州路,如今長滿了青青薺麥,一片荒涼了。此句用野草、麥子的繁盛反襯如今的荒涼。

“階前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杜甫《蜀相》)-代賢相及其業(yè)績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綠石階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黃鸝白白發(fā)出這婉轉(zhuǎn)美妙的叫聲,詩人慨嘆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劉禹錫《烏衣巷》)-朱雀橋邊昔日的繁華已蕩然無存,橋邊已長滿雜草野花,烏衣巷已失去了昔日的富麗堂皇,夕陽映照著破敗凄涼的巷口。

⑥菊花--堅貞高潔的品質(zhì)

菊花雖不能與國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與身價百倍的蘭花并論,但作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親睞,有人稱贊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清高的氣質(zhì)。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痹娙艘燥嬄恫突ㄏ笳髯约浩沸械母呱泻图儩。唐人元稹《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北磉_了詩人對堅貞、高潔品格的追求。其他“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鄭思肖《寒菊》)、“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靨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陽后菊花二首》)等詩句,都借菊花來寄寓詩人的精神品質(zhì),這里的菊花無疑成為詩人一種人格的寫照。

⑦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擊挫折,純凈潔白

梅花在嚴寒中最先開放,然后引出爛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與菊花一樣,受到了詩人的敬仰與贊頌。宋人陳亮《梅花》:“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痹娙俗プ∶坊ㄗ钕乳_放的特點,寫出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的品質(zhì),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王安石《梅花》:“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痹娋浼葘懗隽嗣坊ǖ囊蝻L布遠,又含蓄地表現(xiàn)了梅花的純凈潔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藝術(shù)效果。陸游的著名詞作《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苯杳坊▉肀扔髯约簜涫艽輾埖牟恍以庥龊筒辉竿骱衔鄣母呱星椴佟T送趺帷赌贰罚骸安灰丝漕伾,只留清氣滿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潔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質(zhì),言淺而意深。

⑧松--堅貞高潔

松樹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眾人謳歌的對象。李白《贈書侍御黃裳》:“愿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表f黃裳一向諂媚權(quán)貴,李白寫詩規(guī)勸他,希望他做一個正直的人。三國人劉楨《贈從弟》:“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痹娙艘源司涿銊钐玫芤袼退砂啬菢訄载,在任何情況下保持高潔的品質(zhì)。

⑨蓮--表達愛情

由于“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借以表達愛情。如南朝樂府《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薄吧徸印奔础皯z子”,“青”即“清”。這里是實寫也是虛寫,語意雙關(guān),采用諧音雙關(guān)的修辭,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所愛的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晉《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霧氣露珠隱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蓮葉可見但不甚分明,這也是利用諧音雙關(guān)的方法,寫出一個女子隱約地感到男方愛戀著自己。

⑩梧桐--凄涼悲傷的象征

梧桐則是凄涼悲傷的象征。如王昌齡《長信秋詞》:“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睂懙氖潜粍儕Z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涼寂寞的深宮里,形孤影單、臥聽宮漏的情景。詩歌的起首句以井邊葉黃的梧桐破題,烘托了一個蕭瑟冷寂的氛圍。元人徐再思《雙調(diào)水仙子·夜雨》:“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币晕嗤┤~落和雨打芭蕉寫盡愁思。其他如“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唐人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李清照《聲聲慢》)等。

○11杜鵑鳥--凄涼哀傷的象征

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后靈魂化為杜鵑。于是古詩中的杜鵑也就成為凄涼、哀傷的象征了。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弊右(guī)鳥即杜鵑鳥。起句寫即目之景,在蕭瑟悲涼的自然景物中寄寓離別感傷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豐富想象,表達對友人的無限懷念與深切同情。宋人賀鑄《憶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勝凄斷,杜鵑啼血!比鹿庹赵谕ピ豪镅┌椎睦婊ㄉ希霹N鳥在凄厲地鳴叫著,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親人,傷心欲絕。詞人通過描寫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鄉(xiāng)思。其他又如“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唐人秦觀《踏莎行》)、“子規(guī)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鵑鳥的哀鳴,來表達哀怨、凄涼或思歸的情思。

○12鷓鴣鳥--離愁別緒

鷓鴣的形象在古詩詞里也有特定的內(nèi)蘊。鷓鴣的鳴聲讓人聽起來像“行不得也哥哥”,極容易勾起旅途艱險的聯(lián)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如“落照蒼茫秋草明,鷓鴣啼處遠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聞鷓鴣》)、“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等,詩中的鷓鴣都不是純客觀意義上的一種鳥。

○13鴻雁--游子思鄉(xiāng)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

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游子思鄉(xiāng)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歸》:“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痹缭诨ㄩ_之前,就起了歸家的念頭;但等到雁已北歸,人還沒有歸家。詩人在北朝做官時,出使南朝陳,寫下這思歸的詩句,含蓄而又婉轉(zhuǎn)。以雁寫思的還有“夜聞歸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華”(歐陽修《戲答元稹》)、“殘星數(shù)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唐·趙嘏《長安秋望》)、“星辰冷落碧潭水,鴻雁悲鳴紅蓼風”(宋·戴復古《月夜舟中》)等。也有以鴻雁來指代書信。鴻雁傳書的典故大家比較熟悉,鴻雁作為傳送書信的使者在詩歌中的運用也就普遍了。如“鴻雁幾時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懷李白》)、“朔雁傳書絕,湘篁染淚多”(李商隱《離思》)等。

在詩歌中,以景傳情達意的往往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如:以“故鄉(xiāng)明月”傳達“鄉(xiāng)思情”;以“松風山月”傳達“隱逸情”;以“寒林殘月”傳達“詩人的憂愁”;以“中秋圓月”傳達“相思情苦”;以“風雨落花,雙燕孤飛,重閣玉枕”傳達“閨怨情”;以“長亭折柳”傳達“惜別情”;以“江湖扁舟,月落烏啼”傳達“詩人的羈旅之苦”;以“夢后酒醒,煙柳斷腸,寒雨斜陽,殘燭啼鵑”傳達“悲歡離合情”;以“昔榮今非,幾度夕陽紅”傳達“對世事滄桑的感嘆”;以“空城落花”傳達“對國勢衰危的哀嘆、一腔的愛國情”;等等。

熟悉意象的傳統(tǒng)色彩,有助于我們對詩歌形象的理解。如“梅”,由于古代詩人反復的運用,這一意象已經(jīng)固定地帶上清高芳潔,傲雪凌霜的意趣。“鳥”的意象往往和男女戀情及婚嫁有關(guān)。日落、夕陽、秋天、流水等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暫,時光的流逝等。月能思鄉(xiāng),星可傳恨,水喻愁多;松喻堅貞,荷、蘭喻高潔,菊喻隱逸,竹多勁;松傲雪斗霜、有凌云之志,梧桐是凄涼、悲傷的象征;桃花象征美人,楊花多有離散、漂泊之意;柳有柔情之意,又顯輕薄,更表惜別懷遠之意,鴻鵠、駿馬、大鵬喻志向遠大的人,鸞鳥、鳳凰喻忠誠的賢士,杜鵑鳥是凄涼、哀傷的象征,表達歸家之念,鷓鴣、寒蟬能引起人的離愁別緒、羈旅傷感,鴻雁借指書信,也表思鄉(xiāng)之情;灞橋易水多與送別有關(guān);夕陽、西風、殘照既表示個人沉浮的身世命運,又代表歷史的滄桑變化,秋風往往表思歸之意,《陽關(guān)三疊》多寫故人友誼,《關(guān)山月》、《梅花落》與鄉(xiāng)思鄉(xiāng)愁有關(guān);杜康是酒的代稱,賈生、屈原多指懷才不遇之人,陶朱多指富商;琴瑟喻夫婦感情和諧,也喻兄弟朋友的情誼等。

試題詳情

2.抓物與志的“契合點”:挖掘物象內(nèi)在的品格、精神。

小松(唐·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 而今漸覺出蓬蒿。時人不識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釋:刺頭:指松樹苗長滿松針,又直有硬。

[分析]該詩是典型的詠物言志詩,先要欣賞作者對所詠之物特點的抒情和刻畫,找到與“志”的契合點,從而掌握主題。先抓小松的特征,抓一個煉字“刺”,不僅準確勾勒出外形特點,而且把其堅強不屈的性格、勇敢戰(zhàn)斗的精神勾畫了出來。

杜荀鶴雖年青時就才華畢露,但由于出身寒微,“帝里無相識”,以至屢試不中,后因設法得到朱溫賞識才居要職。該詩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諷喻時俗。小松初時不為人注意,而最終長成凌云之木,聯(lián)系作者身世,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出生輕微也能成就大業(yè)”的觀點;另一方面諷喻世俗小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淺、趨炎附勢的本質(zhì)。

試題詳情

詩人借助具有某種特定內(nèi)涵的事物來表明自己的心跡或某種情感。如詠物抒情詩。

1.抓物象的特點。

次北固山下(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注釋:北固山:在今江蘇鎮(zhèn)江市以北,三面臨江。懸:端端正正地高掛。

[析]抓住物象組合所體現(xiàn)的特征,分析寓于景物形象中的思想感情。關(guān)注詩歌的有效信息--詩歌的題目、點題句、作者、注釋、表達感情的最重要的語句,找到理解的切入點!按巍保厚v扎,停泊!翱汀 為詩人。第一句點題,聯(lián)系注釋,可推知洛陽是故鄉(xiāng)!翱吐贰保鹤约阂叩穆猛,“行舟”“鄉(xiāng)書”“歸雁”這些意象表達了身在江南旅途,而神思在洛陽故里,表現(xiàn)了詩人思念親人的感情。

試題詳情

3.透過表面意義,挖掘深層含義

古代詩詞常是感情深沉,含蓄不露,富有哲理,在表面意義之下,還可以挖掘到其深層含義,這正是作者要表達的主題。如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從字面是看是寫一段行程,水流急,船行快,實質(zhì)是寫心情的輕松和愉悅。

謁金門   (唐·馮延巳)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挼紅杏蕊。   斗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析]詞一開頭,作者就用生花妙筆“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把特定環(huán)境中的春天景色用特定的鏡頭推到讀者的面前。但它的妙處不僅僅在寫景,而在于它以融情于景的手法,把女主人公不平靜的內(nèi)心世界巧妙地揭示了出來。春風攪動了池水,也攪亂了思婦的內(nèi)心。她,一位富貴人家的少婦,因為丈夫遠出,遲遲未歸,心中的掛念自不必說。隨著光陰的流逝,季節(jié)的更迭交替,春天又悄悄地來到她身旁。春風乍起,春色迷人,這一切怎能叫她無動于衷而不勾起春思的愁緒呢!這種由景入情、以景寓情的手法,把景與情如膠似漆地糅合在一起,交織成一幅完整而鮮明的畫面。

試題詳情

2.析意境,探知詩人的感情。

“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觀感情,“境”是指的是作者所創(chuàng)設的生活圖景,主要是由景物構(gòu)成!耙饩场本褪菍⒆髡叩乃枷敫星楹蜕顖鼍叭诤显谝黄鹚茉斓哪腿藢の兜乃囆g(shù)境界。

在意境的創(chuàng)設上,畫面或雄渾壯麗,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或幽清明凈,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或沉郁孤愁,如“野曠天底樹,江清月近人”;或和諧靜謐,如“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或開闊蒼涼,如“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或高遠遼闊,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意境常見的表達程式有兩兩相對的四組概念:

宏闊--蒼涼、雄渾、莽蒼、遼闊、高遠、壯闊、深遠       

細膩--空寂、纏綿、幽靜、幽美、寧謐、婉轉(zhuǎn)、朦朧

繁復--繁麗、熱烈、高亢、繁華、淳樸、喧鬧

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蕭條、荒涼、冷寂

“一切景語皆情語”,在古代詩歌中,詩人常把要抒發(fā)的情感寄寓于所描寫的景物之中,即人們常說的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臺城(唐·韋莊)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析]南京古城陰雨連綿,青草茂盛。昔日的六朝已成為一場舊夢,如今只聽到凄涼的鳥鳴。古城的柳樹不管它誰興誰亡,依然枝繁葉茂,如綠煙籠罩長堤。開頭描寫陰雨、江草、鳥鳴,渲染了一種凄涼的氣氛,后兩句寓情于景,于常見的景物中寄寓了無限的惆悵,抒發(fā)了盛衰興亡的感慨。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