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圖1表示興奮傳導過程中膜電位變化,圖2表示當有神經沖動傳到神經末梢時,神經遞質從突觸小泡內釋放并作用于突觸后膜的機制.
(1)圖1中a、c、e三處中表示的靜息電位的是a和e,c處時的膜外電位是負. 電位由a變成c是由于Na+內流引起的,由c變成e由于離子外流引起的,該離子的運輸方式是協(xié)助擴散.
(2)圖2中神經遞質釋放的方式是胞吐.如果某種藥物與某神經遞質的受體結合,會抑制興奮的傳遞.如果神經遞質發(fā)揮作用后不能及時分解或運走,會使突觸后神經元持續(xù)興奮或抑制.
(3)突觸前膜釋放的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特異性受體結合,可提高突觸后膜對某些離子的通透性,若促進Na+內流,則引起后一個神經元興奮,若促進Cl-內流,則引起后一個神經元抑制,為探究乙酰膽堿作用于某種神經元后,引起該神經元興奮還是抑制,生物興趣小組做了如下實驗:
①將電表接于B神經元細胞膜內、外兩側,此時電表指針的偏轉如圖2所示,這是因為突觸后膜處于靜息狀態(tài),膜兩側的電位表現(xiàn)為內負外正,存在電位差,使電表指針向左偏轉.
②在突觸間隙注入一定量的乙酰膽堿,觀察電表指針偏轉方向,若電表指針向右(向左,向右,不)偏轉,則說明乙酰膽堿引起該神經元興奮,若電表指針向左偏轉且幅度更大,則說明乙酰膽堿引起該神經元抑制,在做該實驗時最好除去軸突中的突觸小泡,目的是排除原有神經遞質對實驗結果造成影響(干擾).

分析 1、靜息時,神經細胞膜對鉀離子的通透性大,鉀離子大量外流,形成內負外正的靜息電位;受到刺激后,神經細胞膜的通透性發(fā)生改變,對鈉離子的通透性增大,鈉離子內流,形成內正外負的動作電位.興奮部位和非興奮部位形成電位差,產生局部電流,膜內從興奮部位流向未興奮部位,膜外從未興奮部位流向興奮部位,興奮傳導的方向與膜內電流方向一致.
2、興奮在神經元之間需要通過突觸結構進行傳遞,突觸包括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后膜,其具體的傳遞過程為:興奮以電流的形式傳導到軸突末梢時,突觸小泡釋放遞質(化學信號),遞質作用于突觸后膜,引起突觸后膜產生膜電位(電信號),從而將興奮傳遞到下一個神經元.

解答 解:(1)圖1中a、c、e三處中表示的靜息電位的是a和e,c處時的膜外電位是負電位. 電位由a變成c是由于Na+內流引起的,由c變成e由于離子外流引起的,該離子的運輸方式是協(xié)助擴散.
(2)圖2中神經遞質釋放的方式是胞吐.如果某種藥物與某神經遞質的受體結合,會抑制興奮的傳遞.如果神經遞質發(fā)揮作用后不能及時分解或運走,會使突觸后神經元持續(xù)興奮或抑制.
(3)①將電表接于B神經元細胞膜內、外兩側,此時電表指針的偏轉如圖2所示,這是因為突觸后膜處于靜息狀態(tài),膜兩側的電位表現(xiàn)為內負外正,存在電位差,使電表指針向左偏轉.
②在突觸間隙注入一定量的乙酰膽堿,觀察電表指針偏轉方向,若電表指針向右偏轉,則說明乙酰膽堿引起該神經元興奮,若電表指針向左偏轉且幅度更大,則說明乙酰膽堿引起該神經元抑制,在做該實驗時最好除去軸突中的突觸小泡,目的是排除原有神經遞質對實驗結果造成影響.
故答案為:
(1)a和e    負      Na+      協(xié)助擴散
(2)胞吐    抑制     持續(xù)興奮或抑制
(3)①靜息 內負外正
②向右 向左偏轉且幅度更大 排除原有神經遞質對實驗結果造成影響(干擾)

點評 本題考查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和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等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wǎng)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tǒng)一考試生物(全國卷2參考版) 題型:綜合題

[生物——選修3:現(xiàn)代生物科技專題]

下圖表示通過核移植等技術獲得某種克隆哺乳動物(二倍體)的流程。

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表示正常細胞核,染色體數(shù)為2n,則其性染色體的組成可為____________。過程①表示去除細胞核,該過程一般要在卵母細胞培養(yǎng)至適當時期再進行,去核時常采用_______的方法。②代表的過程是__________。

(2)經過多次傳代后,供體細胞中______的穩(wěn)定性會降低,因此,選材時必須關注傳代次數(shù)。

(3)若獲得的克隆動物與供體動物性狀不完全相同,從遺傳物質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

(4)與克隆羊“多莉(利)”培養(yǎng)成功一樣,其他克隆動物的成功獲得也證明了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①~⑦分別細胞器或細胞的某一結構模式圖.請據(jù)圖回答有關問題:

(1)分離細胞器的常用方法是差速離心法.觀察②需用到染色劑健那綠.
(2)圖1的①~⑥中,沒有膜結構的細胞器是⑤(填序號),具有單層膜的細胞器有①③(填序號),⑥對細胞的生命活動至關重要的特性是選擇透過性.
(3)胰島B細胞產生、加工、運輸和分泌胰島素到細胞外,依次經過的膜結構是③①⑥(填序號).若用35S標記一定量的氨基酸來培養(yǎng)該細胞,測得細胞內三種細胞器上放射性強度發(fā)生的變化如圖2所示,則圖中的Ⅰ、Ⅱ、Ⅲ所示細胞器的名稱依次是核糖體內質網(wǎng)高爾基體.
(4)在合成和分泌胰島素的過程中,膜面積增大的細胞結構是細胞膜,膜面積減小的細胞結構是內質網(wǎng).
(5)蛋白質的合成與⑦中的染色質關系密切,染色質與染色體的關系是同樣的物質在不同時期的兩種存在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有關生物遺傳、變異與進化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基因重組可以產生新的性狀,但不能改變基因頻率
B.科學家通過基因工程育種,培育出了生產青霉素的髙產菌株
C.花藥離體培養(yǎng)過程中,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均有可能發(fā)生
D.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都屬于可遺傳變異,兩者都為生物進化提供了原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說法的錯誤的是( 。
A.達爾文通過實驗推測胚芽鞘尖端在單側光照下能產生某種影響傳遞到尖端下方,溫特通過實驗證明了這種影響是一種化學物質
B.植物幼嫩葉片中的色氨酸可轉變成生長素
C.生長素橫向運輸發(fā)生在尖端,發(fā)生效應的部位也在尖端
D.生長素在根部的極性運輸方向為由“根尖端”運往“根近莖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關于酶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低溫破壞了酶的空間結構使其活性降低
B.酶通過降低化學反應的活性能提高反應速率
C.唾液淀粉酶經高溫烘干會使酶活性升高
D.可用H2O2和H2O2酶研究溫度與酶活性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某植株一對同源染色體的一條染色體發(fā)生了異變,如圖所示(字母表示基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染色體甲發(fā)生了變異,基因數(shù)目發(fā)生了改變
B.染色體甲發(fā)生了變異,基因種類發(fā)生了改變
C.染色體乙發(fā)生了變異,基因數(shù)目發(fā)生了改變
D.染色體乙發(fā)生了變異,基因種類發(fā)生了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是科學家利用酵母菌的不同類型研究分泌蛋白的分泌示意圖,它揭示了囊泡的運輸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B型蛋白質進入內質網(wǎng)但不能形成囊泡,可能是內質網(wǎng)結構不正常導致分泌過程出現(xiàn)障礙
B.D型可能是高爾基體功能異常導致分泌過程出現(xiàn)障礙
C.囊泡運輸?shù)木哂忻鞔_的方向性,需要載體蛋白和能量
D.囊泡和靶膜的識別并融合表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穿過細胞膜的層數(shù)為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5.幾種性染色體異常果蠅的性別、育性等如圖所示.

(1)正常果蠅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細胞內染色體組數(shù)為2.
(2)白眼雌果蠅(XrXrY)最多能產生Xr、XrXr、XrY、Y四種類型的配子.
(3)用紅眼雌果蠅(XRXR)與白眼雄果蠅(XrY)為親本雜交,在F1群體中發(fā)現(xiàn)一只白眼雄果蠅(記為“M”).M果蠅出現(xiàn)的原因有三種可能:第一種是環(huán)境改變引起表現(xiàn)型變化,但基因型未變;第二種是親本果蠅發(fā)生基因突變;第三種是親本雌果蠅在減數(shù)分裂時X染色體不分離.請設計簡便的雜交實驗,確定M果蠅的出現(xiàn)是由哪一種原因引起的.
實驗步驟:M果蠅與正常白眼雌果蠅雜交,分析子代的表現(xiàn)型.
結果預測:
Ⅰ.若子代出現(xiàn)紅眼(雌)果蠅,則是環(huán)境改變;
Ⅱ.若子代表現(xiàn)型全部為白眼,則是基因突變;
Ⅲ.若無子代產生,則是減數(shù)分裂時X染色體不分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