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28946  428954  428960  428964  428970  428972  428976  428982  428984  428990  428996  429000  429002  429006  429012  429014  429020  429024  429026  429030  429032  429036  429038  429040  429041  429042  429044  429045  429046  429048  429050  429054  429056  429060  429062  429066  429072  429074  429080  429084  429086  429090  429096  429102  429104  429110  429114  429116  429122  429126  429132  429140  447090 

(二)隋唐時期的其他知識要點:

1.隋唐時期儒學家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張,儒學進一步吸收佛、道教義,得到新的發(fā)展,唐太宗印成《五經正義》成為儒經的標準讀物。

2.唐代是中國詩歌鼎盛時期,著名詩人有初唐的王勃,陳子昂;盛唐的高適、岑參、王維、李白(詩仙)、杜甫(詩圣);中唐的白居易;晚唐的杜牧、李商隱。由于城市的繁榮,唐代出現(xiàn)了適合市民欣賞的短篇小說-傳奇。唐代楷書名家有初唐的歐陽詢、盛唐的顏真卿、晚唐的柳公權,草書大家則有張旭、懷素等。初唐閻立本的傳世作品有《步輦圖》;盛唐吳道子被譽為“畫圣”《送子天王圖》。

[教學反思]

試題詳情

(一)唐太宗的政績(626-649年)

1.繼位前:

①追隨李淵在晉陽起兵,推翻了隋朝,鏟平割據勢力統(tǒng)一全國;

②通過“玄武門”事變取得帝位繼承權

2.繼位后:

①善于總結前代興衰教訓,樹立“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存百姓”,“仁義為本”和“文德治國”的治國思想。

②選賢任能,虛懷納諫,勵精圖治,勤于政事。

③完善三省六部制、完善科舉制,提高進士科地位;按仁義為本、刑罰為末的原則制定《唐律》。

④實行休養(yǎng)生息政策,不奪農時,輕徭薄賦;推行均田制(8世紀中期遭到破壞)。

⑤崇儒尊孔,尊孔子為“先圣”“宣父”,建國學,校五經,刊行《五經正義》作為儒經的標準讀本,推動了隋唐時期“三教合一”的發(fā)展。

⑥實行民族團結政策。采取“戰(zhàn)而后和”的策略,解決了東西突厥的問題,在突厥降服后實行羈縻府州的制度;攻取西突厥后,設安西都護府管轄西域地區(qū),對吐蕃則實行和親政策,文成公主入藏加強了漢藏之間,中原和西藏之間經濟文化交流,推動了吐蕃社會的進步和民族融合。

⑦推行對外開放政策。設鴻臚寺作為接待外國使者的官方機構;鼓勵外商來唐貿易、居住,可以做官和通婚,對外來文化宗教采取兼收并蓄方針,支持玄奘西行取經和翻譯佛經,景教、回教和摩尼教在唐朝時期先后傳入中國;朝鮮和日本學者和僧人、使節(jié)大量來唐學習唐文化,推動了朝鮮和日本的封建化過程。

⑧晚年,撰寫《帝范》,反省自己的過失,并對自己一生作出“益多損少”的較客觀評價。

3.對唐太宗政績的評價:

①上述政績使唐太宗統(tǒng)治時期政治清明、穩(wěn)定,人口增加,經濟恢復和發(fā)展,文化昌盛,國家統(tǒng)一,民族融合,對外經濟文化交流頻繁,形成了“貞觀之治”的局面;

②唐太宗的治國思想,內外政策和勵精圖治的務實作風,唐太宗是我國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③從根本上都是為了維護封建王朝和地主階級的政治經濟利益,不可能真正解決封建社會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

試題詳情

總的特點:中國封建社會的繁榮(589-906年)

試題詳情

(二)關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包括馮太后主持的前期改革和孝文帝親政后的后期改革。

北魏是鮮卑族的拓拔部建立的政權。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國,后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都平城,439年統(tǒng)一北方。拓跋珪在統(tǒng)治期間實行編戶、勸課農桑、重用儒生、實行漢制,拓跋部由游牧生活轉為定居生活,初步封建化。

1.改革背景:①  宗主督護制使豪強地主勢力膨脹,嚴重影響政府賦稅收入和徭役征發(fā),同時加重了農民的負擔,社會矛盾激化;

②鮮卑族與漢族及其他少數民族的民族矛盾激化,導致各族人民起義不斷爆發(fā);

③馮太后臨朝聽政,掌握實權,孝文帝深受漢文化影響;

④拓跋珪執(zhí)政措施開始了鮮卑族封建化的進程,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初步基礎。

2.改革內容:

前期:實行俸祿制、三長制;整頓吏治、嚴懲貪污;實行均田制和租調制。

后期:遷都洛陽,推行習俗漢化(易服裝、講漢話、改漢姓、通婚姻、改籍貫);尊儒崇經、興辦學校;采用漢制(官制、禮制、律制);興修水利、重鑄銅幣。

3.評價:

改革的作用:①加速了北魏政權和鮮卑族的封建化進程,促進了鮮卑族對漢族文化的認同,爭取到漢族地主對北魏的支持,從而擴大了政權的基礎,鞏固了統(tǒng)治;②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民族矛盾,促進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和中華民族的發(fā)展;③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階級矛盾,調整了生產關系,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fā)展;④上述這一切,為后來隋朝結束長期分裂,實現(xiàn)國家統(tǒng)一奠定了基礎。

改革的特點: ①由少數民族政權進行改革;②具有緩和統(tǒng)治危機和改變社會形態(tài)的雙重性質;③涉及面廣,影響深遠。

結論:北魏孝文帝是我國古代少數民族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試題詳情

(一)基本知識

1.中央政治制度由東漢的尚書臺演變?yōu)樯袝,繼而又設立中書省、門下省,逐步形成三省體制。

2.土地制度方面,屯田制和均田制都有利于北方農業(yè)生產的恢復和發(fā)展,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和安定人民生活。

3.思想文化方面,這一時期佛教盛行和道教廣為流傳,佛教和道教的教義融合到儒學之中,使儒學有新的發(fā)展。此外,中國小說的興起也源于這一時期,還涌現(xiàn)出顧愷之畫家,王羲之、王獻之等書法家。

試題詳情

封建國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公元220--589年)

試題詳情

16、FeCl3 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過量鐵粉完全反應,溶液的總質量在反應前后不變,則原溶液中FeCl3 和CuCl2的物質的量之比是多少?

試題詳情

15、 將一定量氧化銅粉末加入到100mL0.5mol/L的硫酸溶液中,微熱至氧化銅全部溶解,再向該藍色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鐵粉,充分反應后,收集到H2在標準狀態(tài)下的體積為0.224L;求:

(1)參加反應的鐵的質量

(2)原加入的氧化銅的質量為多少克?如果最后所得溶液100L,其所得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是?

試題詳情

14、下圖①到⑩分別代表反應中的一種物質,且它們都是化學中常見的物質,其中⑦是一種常見的金屬,⑩是紅褐色固體。

(1)①的化學式為             

(2)⑤和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3)①→③的離子方程式                               。

   ①→②的離子方程式                               。

(4)⑨轉變成⑩的化學方程式                            

反應現(xiàn)象                。

試題詳情

13、將8.4g鐵粉和3.2g硫粉混合于密閉容器中加熱至紅熱,冷卻后加入足量的鹽酸,標準狀況下收集到氣體的體積為         。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