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5979  435987  435993  435997  436003  436005  436009  436015  436017  436023  436029  436033  436035  436039  436045  436047  436053  436057  436059  436063  436065  436069  436071  436073  436074  436075  436077  436078  436079  436081  436083  436087  436089  436093  436095  436099  436105  436107  436113  436117  436119  436123  436129  436135  436137  436143  436147  436149  436155  436159  436165  436173  447090 

    這里的“心”是指中心。所謂向心性,是指所寫的一段話要有明確的中心,這段文字中的所有語句都要直接或間接地陳述中心,指向中心,而不能偏離中心,更不能游離中心之外。

    例1:請在下面的橫線上緊接上文再寫一個句子。

    要求:①另舉一個事例;

②句式上標有    寫的一句相同。

    古往今來,彪炳史冊的杰出人物,都曾做過非同尋常的努力,因而在事業(yè)上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業(yè)績。試想,如果沒有李時珍跋山涉水、遍賞百草,沒有他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筆耕不息,哪里會有藥學(xué)巨蓍《本草綱目》的問世!

    這是上個世紀90年代的一道高考試題,看起來有點難,其實不然。綜觀所給的材料,可知它是一段議論性的文字,第一句是論點,也就是中心所在,第二句是以李時珍的事例為論據(jù)來證明論點。從該句的內(nèi)容看,它是對首句作直接陳述的,也就是指向中心的。據(jù)此,“另舉一個事例”,其一必須是“彪炳史冊的杰出人物”,“曾經(jīng)做出過非同尋常的努力”,而且“在事業(yè)上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業(yè)績”。考生所舉的“事例”只有滿足這三項要求,才符合題意,也就是符合“向心性”的要求,否則就失去了得分的前提。其次才是按加線句子的句式(假設(shè)復(fù)句)組織答案。當(dāng)年有許多考生因“舉例”不當(dāng),甚至舉某一名唱流行歌曲的歌手為例,非但不能得分,還引起眾人捧腹大笑,這教訓(xùn)應(yīng)該記取。

    其實,許多類型的表達題,都存在一個“向心”的問題,選取語句重組一段話有這樣的要求,運用原材料“重組”語句包含著這樣的問題,擴寫、變換句式等也包含著這樣的要求,仿寫也包含著這樣的要求。

    例2:在下面橫線處填入適當(dāng)?shù)恼Z句,組成前后呼應(yīng)的排比句。

    即使書中沒有黃金屋、顏如玉,書籍仍舊是精神追求者的寵兒,因為讀出不僅僅是一種需要,更是一種性情的愉悅,它如同春日扁舟里的放歌、       、       、隆冬爐火旁的傾談,它是心緒的慰藉、        、是生命的落腳處。

    遠是2002年北京春季高考的第26題。從命題的意圖看,是考“仿寫”、兼及“前后呼應(yīng)”(即連貫)和排比的修辭技巧。但是,要正確解答這道題,首先要把握住材料的“中心”。中心是什么?只能是“一種性情的愉悅”。只有圍繞著這個“中心”你寫出的比喻句,才能在內(nèi)容上符合要求。然后再去考慮按春、夏、秋、冬的時序排列等問題。答案舉例:①仲夏亭榭里的異弦;②深秋山林中的獨步;③是靈魂的依傍。

試題詳情

13.D

試題詳情

12.D(應(yīng)是“千差萬別”)

試題詳情

11.B

試題詳情

10.D(“噤若寒蟬”,形容不作聲,“上行下效”是貶義,C項詞義過重)

試題詳情

9.C(“韋編三絕”形容讀書勤奮)

試題詳情

8.A

試題詳情

7.C(“不免”免不了,“未免”有意是“實在不能不說是……!薄笆冀K”,從開始到最后,“一直”側(cè)重于不間斷或狀態(tài)始終不變!靶了帷眰(cè)重“辛”)

試題詳情

6.D(A“會”就為“能”,B“與”應(yīng)為“向”, C項“而”應(yīng)刪去)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