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37930  437938  437944  437948  437954  437956  437960  437966  437968  437974  437980  437984  437986  437990  437996  437998  438004  438008  438010  438014  438016  438020  438022  438024  438025  438026  438028  438029  438030  438032  438034  438038  438040  438044  438046  438050  438056  438058  438064  438068  438070  438074  438080  438086  438088  438094  438098  438100  438106  438110  438116  438124  447348 

19、文章前一部分寫到了“地域風(fēng)光”,這對表現(xiàn)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答:文章沒有過多地描寫地域風(fēng)光,但已顯示出西部鮮明的地域特色,其壯闊的背景與搏擊長空的雄鷹相互映襯、相得益彰,更加突出了一種面對困難不屈服的精神。

試題詳情

18、文章第三段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來描寫鷹?這樣寫有什么好處?(4分)

答:比喻、擬人、反襯。非常逼真而形象地寫出了平時所見的鷹的矯健、灑脫的身姿,以此來反襯眼前所見之鷹的丑陋等。

試題詳情

17、解釋下列兩句話在文中的含意。(6分)

(1)愛變成了沒有盡頭的苦旅。

答:(1)因為對自由和未來的追求與熱情,對天空的向往與愛慕,而要付出慢長的艱辛的努力,形象地稱之為“苦旅”。

(2)鷹是從高處起飛的。

答:(2)有作為是首先要有付出,鷹之所以能夠矯健地翱翔于藍(lán)天,是基于它的首先付出

試題詳情

16、文中刻畫了行走于地面的“鷹”和翱翔于藍(lán)天的“鷹”的兩個形象,這兩個形象最大的不同之處是什么?作者描寫這兩個形象的用意是什么?(4分)

答:最大的不同是,行走于地面的“鷹”,顯得丑陋不堪;翱翔于藍(lán)天的“鷹”,則獨具矯健的身姿。兩者前后形象的刻畫形成鮮明對比,作者的目的在于運用對比反襯的手法,從而突出了鷹的頑強(qiáng)、堅韌精神。

試題詳情

16、晨顧紫禁城

晨顧紫禁城                     趙碩妍   (1)我想去看故宮,去看昨天之前的那段故事。   (2)車將我留在景山公園和故宮神武門之間,面前的就是一般意義上的故宮后門。真有些失算,我斟酌到半夜的旅游路線基本作廢。不過逆流而上,或許是別樣的體驗,能為熟悉添幾多新鮮。   (3)高大的紅色圍墻遮住了層層疊疊的宮殿,也勉強(qiáng)擋住了威嚴(yán),在我身邊延伸著,像一位和藹的老人,靜靜地打量著我,悄悄對我說:“聽,風(fēng)聲!   (4)只是笑了,我,不可打擾了這份靜謐。   (5)進(jìn)了貞順門,就是珍妃井、珍寶館,一下冒出了很多的“zhen”,不得不讓人多想。先說“貞”與“順”二字,這是古時對女人的基本要求,而偏偏就在這個門內(nèi)關(guān)著一個叛逆的女人,說她叛逆,是對腐朽的君主專制的叛逆,但卻是對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的“順”。一片翠竹之下的珍妃井,真是小得可憐,也許一個人破碎了以后才能勉強(qiáng)填進(jìn)去。是肉體的破碎,還是靈魂的破碎?抑或是維新的破碎?   (6)其實,我對參觀珍寶館并沒有很大興趣,因為這些無非是顯示皇族貴氣的玩意兒,隔著層玻璃,再美的珍寶也沒了味道.聽見一位母親對她的孩子說:“這里每一件都價值連城!蔽抑,我和孩子一樣不解,華美在此扎堆,只變成了浮躁的慵懶。   (7)我對其中一件的印象很深,能工巧匠們不惜力氣地將巨大的象牙磨成0.3厘米厚的條狀薄片,編成席子,供皇帝墊椅子用。席子很美,但只是腐爛的滿漢全席中的一道配菜。   (8)隱蔽的走廊,破碎的石地,石階上慢慢滲出的綠苔,暗淡而滿是風(fēng)雨搓的紅墻,隔在披著黃色和綠色花紋的重重門之內(nèi),等著我安靜地邁入。我有一種心痛,莫名的。想用手撫摸這一切,歷史的傷痕。故人出入此門,安靜或喧囂,享受著雍容,卻不知自己的私室正被人參觀,手下的杯碗變成了文物,心底的秘密成了巷口的傳說。有人嘈雜的話語聲,驚醒了皇家夢。門上的銅環(huán),扣響了不安與虛弱。走在故宮中,我不想自言自語,再輕的聲音都會驚動沉睡的長者。   (9)中國古建筑以木為主,清韻之美經(jīng)不起太多的風(fēng)霜,整個故宮亦是如此,優(yōu)美著,衰敗著,忍受著,支撐著,磚瓦中透出的皇氣隱藏著優(yōu)美,宮娥媵嬙裊娜的倩影,在名家筆端起筆,融在壁畫之中?上,藝術(shù)是脆弱的,她會隨著時間的流逝,隨著雨水的浸透,消失在風(fēng)中。看著這木質(zhì)的房檐、走廊,我擔(dān)心,時間會奪去什么。房梁上的畫巳風(fēng)殘,裂開的木縫中有淚流出來支撐了這么多年,她已累了。   (10)坐在長春宮與太極殿之間的夾道,一個陰涼的小角落里,聞著潮濕的泥土香、涼涼的風(fēng)從門縫中透出,青苔在腳邊圍繞。不知為何,我心里總有一些感傷,后宮是美麗的擁擠,層層院落中都曾經(jīng)住著一個美麗的女人,女人的美麗被深鎖起來,藏在這層層的院落中,也就多了幾分悲涼。走在后宮長長的巷子內(nèi),總有一個幻象在我身后反復(fù)出現(xiàn)--一個女人的身子靠著無盡而干枯的墻,綿綿地倒下了。我回過頭,卻什么也沒有,只有風(fēng)吹動著墻角的塵土。   (11)撫琴一曲回轉(zhuǎn)空巷.   (12)這里,不知在哪一處,哪一方,深鎖的門中,白發(fā)嬪妃,不知歇息地向著一個方向跪拜、謝恩。她們是美麗的花,卻已枯黃。   (13)是要離開故宮了,我收起了思緒。   (14)有詩曰:“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但是,比聲音更真實,比景色更悠長的,是氣味。離開故宮后,讓我久久品味的是故宮的氣息……                     (選自《今晚報》2006年1月5日)   18.結(jié)合上下文,回答下面的問題。(4分) 。   (1)第(3)段“悄悄對我說:聽,風(fēng)聲!敝械摹帮L(fēng)聲”象征什么?

 

  (2)第(5)段“是肉體的破碎,還是靈魂的破碎?抑或是維新的破碎?”這句話表明了作者對珍妃之死怎樣的看法?

 

  19.珍寶館中每一件寶物都價值連城,作者為什么在第(7)段中只寫了皇帝墊椅子用的象牙席子?文章在敘說時用了什么手法?舉這個“象牙席子”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6分)

 

  20.文章最后說“離開故宮后,讓我久久品味的是故宮的氣息”,“氣息”是個形象的說法,從全文看,作者由故宮的古跡品味到了哪些“氣息”?請分條具體說明。文中作者又抒發(fā)了怎 樣的感慨? (6分)

 

  21.下列對這篇散文的賞析,錯誤的兩項是             (   )(4分)   A.文章開頭,作者說從故宮的后門進(jìn)入,或許有“別樣的體驗”,他從珍妃井、珍寶館到長春宮與太極殿,一路游過,一路感慨,抒發(fā)了別一樣的情感。   B.第⑤段中,作者寫古時要求女人要做到“貞”與“順”,而珍妃卻是一個叛逆的女人,她對腐朽的君主專制是叛逆的,她對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又是很“順”的。   C.第⑨段中,“衰敗”“忍受”“支撐”等詞語的運用,照應(yīng)了段末的“累了”一詞,使語言變得生動形象,增強(qiáng)了文章的表現(xiàn)力,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作者寫出了故宮的蒼涼與衰老,寫出了珍寶館的寶物“浮躁的慵懶”,暗示著故宮已經(jīng)老了,不值得人們?nèi)チ魬,去領(lǐng)略,就讓過去的歷史成為過去。   E。作者“走在后宮長長的巷子內(nèi)”,眼前出現(xiàn)了宮女的幻象,“我回過頭卻什么也沒有”, 聯(lián)想到文章開頭提及的珍妃,讓人感到歷史是虛無飄渺的和殘酷無情的。

試題詳情

21.(4分)B、D(B項中“也鮮明的表達(dá)了作者對現(xiàn)代都市文明的排斥和拒絕”這一說法不準(zhǔn)確;D項中“因悲戚的歌子而喧鬧的土地”與文意不符。)

試題詳情

20.(4分)堅守自己的人生信條,不在物欲橫流的社會中迷失自己;踏實地工作,有耕耘,有收獲,切實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不浮躁。

試題詳情

19.(6分)人們被很多欲望驅(qū)使著在世俗社會中爭名奪利;人們的思想被周圍太多的誘惑包圍而深陷其中;人們被已“高貴”起來的身份、地位主宰而不能與普通的樸實的人為伍。(2分一點。)

試題詳情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