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4.蘇轍兄弟貶官以后,世人和巢谷對他們的態(tài)度有何不同?(用文中詞語回答)作者這樣描寫的意圖是什么?(用自己的話回答)
世人態(tài)度: ____________作者意圖: ____________
巢谷態(tài)度: ____________作者意圖: 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3.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譯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蓋將終焉,雖知其賢,尚何以發(fā)之?
譯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自意全”這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確的一項是
A.自己沒有料到還能保全性命! .自己沒有把心意完全表示出來!
C.自己在路上沒有注意安全。 D.自己的意圖全都沒有實現(xiàn)。
1.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含義。
士大夫皆諱與予兄弟游( )
不旬日必見( )
已而道平生( )
151.蘇轍
紹圣初,予(蘇轍)以罪謫居筠州,自筠徙雷,自雷徙循,予兄子瞻亦自惠再徙昌化,士大夫皆諱與予兄弟游,平生親友無復(fù)相聞?wù)摺9?巢谷,字元修,四川眉山人)獨慨然自眉山誦言,欲徒步訪吾兄弟。聞?wù)呓孕ζ淇。元符二年春正月,自梅州遺予書曰:“我萬里步行見公,不自意全,今至梅矣。不旬日必見,死無恨矣!庇梵@喜曰:“此非今人也,古之人也!奔纫,握手相泣,已而道平生,逾月不厭。時谷年七十有三矣,瘦瘠多病,非復(fù)昔日元修也。將復(fù)見子瞻于海南,予憫其老且病,止之曰:“君意則善,然自此至儋(今海南省儋縣)數(shù)千里,復(fù)當(dāng)渡海,非老人事也!惫仍唬骸拔易砸曃醇此酪,公無止我!绷糁,不可。閱其橐中無數(shù)千錢,予方乏困,亦強資遣之。船行至新會,有蠻隸竊其橐裝以逃,獲于新州,谷從之至新,遂病死。予聞哭之失聲,恨其不用吾言,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予方雜居南夷,與之起居出入,蓋將終焉,雖知其賢,尚何以發(fā)之?聞谷有子蒙在涇原軍中,故為作傳,異日以授之。
(節(jié)選自蘇轍《巢谷傳》)
6.(1)“大概是說李將軍的吧?”或“大概說的是李將軍吧?”(2)題中的“及”“盡”兩詞只有正確理解為“到……時”“竭盡”才能算作準(zhǔn)確。如果把全句譯成“死的時候,……大家都為他哀悼”,盡管大意不錯,但未能譯出關(guān)鍵詞語,全句的譯文就不能稱為準(zhǔn)確,因而也不能得滿分。該句應(yīng)譯為“到死的時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他的人,都為他竭盡哀悼!
參考譯文:
李將軍名廣,是隴西成紀(jì)人,家里世世代代學(xué)習(xí)射箭技藝。曾從軍抗擊匈奴,由于擅長騎射,殺敵眾多;跟隨太尉周亞夫攻打吳楚軍,拔下敵軍軍旗,在昌邑城下顯現(xiàn)功名,以奮勇作戰(zhàn)聞名于世。匈奴大舉入侵上郡,有數(shù)千騎兵。李廣一百騎兵都十分恐懼,想策馬逃跑。李廣說:“我們遠(yuǎn)離大軍數(shù)十里,如果這樣領(lǐng)著一百騎兵逃走,匈奴會立刻追上把我們殺盡。如果我們留下不走,匈奴必定認(rèn)為我們是大部隊的誘兵,肯定不敢攻打我們!崩顝V命令全體騎兵:“前進(jìn)!”前進(jìn)到離匈奴陣地二里多些的地方,停下,卸了馬鞍,讓士兵都放馬躺下。這時適逢天色已晚,匈奴士兵對這一舉動感到奇怪,不敢進(jìn)擊。到了夜半時分,匈奴部隊全部撤離。李廣駐守在右北平,匈奴知道后,稱他為“漢之飛將軍”,數(shù)年之間一直回避他,不敢入侵右北平。李廣為官廉潔,得到賞賜總是分給自己部下享用,飲食也與士卒一樣。到去世為止,家中全無積蓄,始終不談?wù)摷耶a(chǎn)的事。李廣拙于言辭,話不多,只是以射藝作為消遣,一直到死。李廣領(lǐng)軍,遇上缺糧斷水的困境,找到水源,士卒沒有全部喝上水,他不喝水;士卒沒有全部吃上飯,他不吃飯。他對待部下寬緩而不苛刻,部下也樂于為他效力。后來跟隨大將軍衛(wèi)青攻打匈奴,出了塞外,從東道進(jìn)擊。行軍途中向?qū)ё呤В允Х较,延誤了與大將軍會合的日期。衛(wèi)青正要上書漢武帝報告作戰(zhàn)經(jīng)過,李廣說:“部下各個校尉沒有罪,是我自己迷失了道路!被氐焦偈,李廣對自己的部下說:“我從成年時起與匈奴打了大大小小七十余仗,這次有幸隨大將軍與匈奴單于交鋒,不料大將軍改令我部遠(yuǎn)道迂回,卻又迷失道路,難道不是天意嗎!而我如今已經(jīng)六十多歲了,再也不能面對刀筆之吏受審了。”于是拔刀自殺。李廣部隊全體將士人人痛哭。老百姓聽到死訊,無論老人還是青壯年都因此傷心落淚。太史公說:《書傳》記載道:“身居高位者,只要自身正,不發(fā)布命令人們也 會遵照實行;自身不正,即使下令人們也不肯聽從。”大概是說李將軍的吧?我見到李將軍,為人誠篤謹(jǐn)厚,像淳樸的鄉(xiāng)下人,口中說不出話來。到死的時候,天下熟知與不熟知他的人,都為他竭盡哀悼。他的忠貞樸實的心,確實取得了士大夫們的信任了吧!俗話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雖然講的是小事,可以說明大道理啊!
5.D(這一選項的問題在于“刀筆之吏”一詞的理解上,原文的相關(guān)表述是“且廣年六十余矣,終不能復(fù)對刀筆之吏”,很顯然選項中的“刀筆之吏”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律師”“智囊團”一類的角色,而事實上“刀筆之吏”是指古代掌管文書的官,在這里結(jié)合語境應(yīng)指“執(zhí)法官、審判官”之類。整句話應(yīng)理解為:況且自己六十多歲了,畢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筆吏(執(zhí)法官、審判官)的侮辱。)
4.D(第①句“解鞍,令士皆縱馬臥”,這是李廣的小部隊在遭遇匈奴的數(shù)千騎兵時,極為無奈之下作出的疑兵之計。此時如果李廣的部隊如果逃跑的話,必然遭到匈奴的追射,只有讓敵人認(rèn)為自己只是誘敵的疑兵,才能避免被追殺。這本來與“寬緩不苛”沒有聯(lián)系。第②句“得賞賜輒分其麾下”通過概括的敘述寫出了李廣“廉潔而愛兵”的才德,符合“寬緩不苛”的標(biāo)準(zhǔn)。第③句“專以射為戲”是講李廣喜歡以射箭作為消遣的性情,跟治軍無關(guān)。第④句“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形象地寫出了李廣率軍面臨缺糧斷水的窘境之時,必以士卒為先,甚至甘愿自己挨餓的難能可貴的品德,亦符合治軍“寬緩不苛”的標(biāo)準(zhǔn)。第⑤句“諸校尉無罪,乃我自失道”,這一句是李廣部隊迷失道路,衛(wèi)青向皇帝報告,而李廣可能受到處罰時,他為了保護(hù)部下而將責(zé)任全部承擔(dān)下來之后講的話,反映了他對部下的寬厚和愛護(hù)。這一句符合題干的要求。第⑥句“廣軍士大夫一軍皆哭”,是李廣自剄后他的部下的反映,體現(xiàn)了士大夫?qū)λ纳钋袗鄞鳌1M管這也是他“寬緩不苛”形成的結(jié)果,但卻不是他對部下“寬緩不苛”的具體表現(xiàn)。這一句不符合題干的要求。)
3.C(A項 “是時會暮,胡兵終怪之”中的“怪”是意動用法,從上文來看,使胡兵感到“驚怪”的是大敵當(dāng)前,是李廣軍隊卻“解鞍”、“士皆縱馬臥”的情況。所以A項的指代義并沒有錯。B項“避之?dāng)?shù)歲,不敢入右北平”從上下文來看指的是胡人懾于“飛將軍”李廣的威儀,幾年內(nèi)不敢侵犯李廣鎮(zhèn)守的右北平的情況,顯然此處的“之”稱代的應(yīng)是前文的“(李)廣”。C項“飲食與士共之”中“之”受動詞“共”的支配(上文中“賞賜”則受動詞“分”的支配),講的是李廣與士卒共飲食的情況,“之”在此處當(dāng)指前頭的“飲食”一詞,而不是前文的“賞賜”。D項“百姓聞之,無老壯皆為垂涕”中的“之”可譯為“這件事”,從上文來看當(dāng)指卓立戰(zhàn)功、敦厚端直、受人愛戴的一代名將--李廣“引刀自剄”這一悲慘史實。)
2.A(A中的兩個“以”從詞性來看均為介詞,從語法意義上前者表示率領(lǐng),后者表示工具,因而兩者是不相同的。B項中的后一句處自《陳涉世家》。兩個“會”均指“正好、恰巧”。C中的“始皇既沒,余威震于殊俗”,出自賈誼《過秦論》。這組句子中的兩個“既”均表示“已經(jīng)”“……之后”,D中的“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出自諸葛亮的《出師表》。這組句子的兩個“無”均表示“無論、不論”的意思,是連詞,表示條件不同而結(jié)果不變的意義。)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